做一个快乐的厨子
一,从前
高二问同桌,你小时候想做什么
做一个大厨
哈哈哈哈哈,做一个大厨
我心里很是惊诧,甚至觉得,这也太没有追求了吧
毕竟,印象里大厨都是没读过多少书,满嘴脏话,浑身汗啧啧的满脸大胡渣子的野蛮男人
毕竟以前几乎没有做过饭,就算做过,被别人说来,归于难吃一类
二,饮食情节
我不是一个精致的人,甚至有些粗犷,尤其记得,高中读书吃早饭哗哗哗的就吃完饭紧赶慢赶的去上学,常常被父母批评,没有一个女孩子样,甚至有一阵,被我爸要求,嚼够36下才能下咽,当然,遵守的次数屈指可数
但,我心里有着隐秘的饮食情节,我觉得它是可尊敬的,我喜欢它,吃饭,能吃到好吃的就觉得很幸福
初二有一个月,只有我一个人在家,那个时候天天按照食谱给自己做一日三餐,很少重样,甚至放学后赶紧跑回家就是为了给自己做饭,想着吃什么好,天快黑跑去超市买红豆馅回来做红豆饼,睡觉之前一定要想想明天早上吃什么好
可以说,早上早起的目的就是为了做饭
无关美味,吃着自己做的饭,悠闲地看着电视,就是莫大的快乐
也许是从那时,觉得做饭是与自己相处的过程
三,食物的传承
我的爸爸总是很享受做饭的过程,他也常常把我叫到厨房,让我看他如何做饭,常常的时候在锅盖快要拿起,菜要出锅之际,爸爸总是会眯起眼睛,对我说,它供给我们吃我们喝,没有它,哪有健康的身体,尽管一口山东河南腔,但每至那刻,我总觉得很感动,很神圣
后来,我做饭,快要锅盖拿起之际,我也时常在心里默默的对着它说,谢谢你,你是最美味的
做出来的饭感觉真的更好吃了点
我想,这是家庭的传承
食物,更是文化的传承,在儒家心目中,民以食为天,饮食不仅是满足人根本的需求,更重要的是与天理相通,民意应合天理,天理必随民意。仁,便是“人”与“天地”(二,上为天,下为地),人生于天地之间何为根,何为本,“民为邦本,食为民天”,人生立于世,上对天,下对地顶天立地真君子,根基便是“食”便是“人”“需”了
受儒家道家思想,中国传统哲学观念讲究“天人合一”,是一种偏感性的理念,在饮食文化上的体现就是追求一种“和”的味道
论饮食文化,真没有一个国家比得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饮食文化,虽然我们的饭菜在西方人看来常常显得很粗鄙,但是文化精髓却是他们望而不及的
同样,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南米北面,南方人一般饮食较为精致,喜爱的食物也偏甜,北方人相对来说较为粗犷,常常一锅乱炖,当然,比起南方的小桥流水人家,我还是觉得幅员辽阔大山大漠大湖的北方更具有自然的原始吸引力
就像,对煎饼总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喜爱,山东人,常常就是煎饼卷大葱
食物,也有灵魂,流于骨髓,传承千年,伴随一生
四,粗浅的认知
可能常常活在梦里,对很多事情总是想的很美好,但是如果一直能够活在梦里那也挺好,甚至会觉得是一件极其幸运的事情
我觉得做饭,饮食,就是一个和自己相处的过程,甚至常常会有莫名的平和,喜悦
它就像画画,看书,听音乐,跑步,旅行,是一个可以疗愈人的事情,做饭,是一个自我创造的过程,从买菜,洗菜,切菜,炒菜,端盘,任由你的指挥,当它从生到熟甚至美味,这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
之前,想着毕业要离开父母去外地工作,一想起来就会感到难过,于是,我决定给他们天天做饭
半个月的买菜,做饭,刷锅,一日三餐,我成了一个只忙于厨房的人,但是却深刻的感到,做一个厨子,一定有快乐的和不快乐的那种,我一定会是那种超级快乐的
会希望家里没人,只有自己,那我一定会做一顿好吃的给自己吃,舒服的在沙发上看电影,或者什么都不做,就是单纯的一个人吃饭,就觉得特别好
所以,我一个人的时光,常常都会很快乐
如果你想做一个快乐的厨子,你一定是一个很棒的人啊
-
西瓜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8-07 09: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