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知晓
看完《小偷家族》,昨晚又去翻了是枝裕和十四年前的《无人知晓》,这部造就了戛纳最年轻影帝的作品,与《小偷家族》有着相似的叙事结构,相似的角色命运,相似的情感淡出,相似的日本清新蓝背景,然而却更让人伤心压抑。虽然时长一百四十分钟,但至始至终没有一个人哭,甚至连眼泪都没有(母亲清晨眼角的那滴泪恐怕只是起床泪而已),能在市井所能讲出的所谓剧情冲突大概也就是母亲出走、小雪从高凳上摔下而死这些了。没有所谓的励志,没有诸如小男人成长记之类的烂俗,只有像纪录片一样的镜头和慵懒明亮的配乐(大概仅有最后的《宝石》能让人觉得压抑和忧伤了),以及最后停格在因为纱希加入而重新形成的四人组走在淡蓝色背景的夏日马路上的画面……然而如《红楼梦》中这厢宝玉欢喜成婚,那厢黛玉黯然渐逝一般,《无人知晓》那厢是清新、平淡、缓慢、克制、隐藏的镜头情感,这厢却是观众压抑、伤感、痛心、哭泣的众相!
《无人知晓》让我想起了数年前发生的两起贵州留守儿童惨案——集体服毒自杀事件和垃圾箱取暖闷死事件,抛开政治和社会角度而言,这些事件更让人痛心疾首。如果也拍成电影,是枝裕和的风格怕是完全掌控不了。但又如果以纪实的手法去拍,恐怕难以成片;就算能成片,也怕是难以过审;就算是勉强过审,也怕是难以刺激民众和zf,因为民众要过自己的日子,无论怎样魔幻,活着都是我们唯一的生存哲学,而zf要维护自己的统治,无论怎样发展,统治都是他们唯一的目的!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