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在小区私建小型图书馆,邻居投诉后议会要求拆除
在美国,有一种图书馆叫做“little free library”,是社区居民自发发起的小型图书馆运动。

这个想法很简单:书籍爱好者在他们的院子前放一个装满书的盒子或架子。邻居想看其中的书,可以拿走一本,同时需要放进去一本。这种美好的事情受到一些居民的响应,纷纷在自己的院前设立小型图书馆。

这个运动要追溯到2009年,美国威斯康星州一名男子建立了第一个小型免费图书馆,以纪念他已故的母亲。受他的启发,短短几年时间,已经有数千个小型图书馆设立在了美国及世界各地。

加利福尼亚州76岁的谢尔曼奥克斯就是其中一员,他设立的图书馆大致相当于一个玩具屋的大小。他向美国洛杉矶时报表示,“通过小型图书馆,将陌生人变成了朋友,让非人格化的社区变成了有温度的社区,一个9岁的男孩有一天早上来敲门,说他多么喜欢这个小图书馆。”

但事情也有另外一面。去年夏天在堪萨斯州,一名名叫柯林斯的9岁孩子设立了一个小型免费图书馆,但两个居民投诉到了议会。利伍德市议会表示已收到一些关于柯林斯小型免费图书馆的投诉。他们称小型图书馆为“非法的独立结构”,并告诉柯林斯,如果在6月19日之前没有将图书馆从他们的院子里移走,他将面临罚款。

最近,洛杉矶和什里夫波特两个城市把精力放在打击分享书籍的小型社区图书馆,官员告诉所有自建图书馆的居民,他们违反了城市规范,有引发火灾的危险,并要求拆除所有小型图书馆。

这让我想起曾经风靡一时的“友善之墙”,任何人都可以将自己多余的衣服挂在墙上,供有需要的随时取用。但却因为考验人性难于管理而纷纷关闭。

相比于院前的小型图书馆和街道里设置的友善之墙,我更喜欢那些借助互联网的美好事物。比如台湾的赠物网,连续运营8年,还受到了台北市长的支持。

而在国内,也有类似的读书运动,人们可以通过一款名叫“松鼠送书”的手机软件,将闲置的书籍送给需要的人,让对方出邮费。我特别认可这种付邮送书的模式。当你特别喜欢一本书,愿意付邮费得到,那说明真的想看。这种送书的方式也杜绝了纯粹免费送引发的贪婪和浪费。和院前设立的小型图书馆相比,也不会引发居民的投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