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里的武汉,从热干面开始说起……

早餐里的中国——武汉篇
文/白夜行
早餐对我来说,一直是可有可无的存在,毕竟觉都不够睡,能省下几十分钟时间补觉,怎么看都是一件相当划算的事儿,直到我开始有了胃病的征兆——胃搅疼得身体无法直立,冷汗直冒,我才渐渐明白——生活要好好过,饭一定得好好吃。
----------------------------------------------------------------------------------------------------------------------------------------
◆早餐里的中国:绽放在味蕾间的浓浓人情味儿◆
想起儿时,早餐是极其丰富的,粉面笼包胡辣汤、清粥小菜蛋奶肠……湖北的早餐吃食丰富美味,母亲来不及做早餐的日子里,街上各式各样的早餐店就成了我家最受用的“御膳房”,街里街坊见了熟人自然是分量加足、菜码更胜,那一口口绽放在味蕾上的滋味,更是乡邻间浓浓的人情味儿。

中国的饮食文化由来已久,早餐里便可见端倪。每当鸡鸣鸟啼,晨光渐渐从云层里透出,一座城市开始苏醒的迹象便是街巷里缓缓蒸腾的香气。
美味自然离不了用心二字,我吃过最可口难忘的早餐店,老板大都是凌晨3点左右就开始准备,6点左右已经开门营业,当然粉面馆熬制的大骨汤却是提前一晚就已经煮上了,十几个小时熬出一锅鲜香,开锅的第一口滋味,在唇齿间“嗖”地一下蔓延开来,一身的困倦和昏乏都随着这口滋味消融在晨光中。
早餐,好似侠客纵横江湖的一门武器,好坏带来的后果不容小觑,很多时候,它决定了一天的精气神,所以,吃早餐重要,吃一顿称心如意的早餐更重要。

◆早餐里的武汉:一碗热干面的传奇人生◆
提起武汉,许多人脑子里想到的第一样吃食便是热干面。
有着“过早之都”美誉的武汉,热干面当然是绕不开的情结。热干面的做法看起来并不复杂,作家池莉在小说《烦恼人生》里写到热干面的做法:碱面下沸水去焯,然后扣进碗里,淋上酱油、麻油、芝麻酱、味精和胡椒粉,最后撒一撮葱花。
但看起来简单的热干面,也有着很多讲头。热干面最重要的元素是芝麻酱、面和小料。芝麻酱的口感如何直接决定了一份热干面是否可吃。

单说芝麻酱,超市里卖的小盒装的芝麻酱多数只能拿来下火锅,真正好的芝麻酱必须是极细腻的,吃进嘴里没有颗粒感,和面搅拌起来不费劲,滑溜溜,香喷喷。所以,好的芝麻酱非要自己磨出来的才可靠,武汉正宗的面馆,对芝麻酱的制作和选用都极其讲究,这样才能留住那些味觉灵敏的武汉老饕。
吃热干面,当然要配一份蛋酒,这种干湿搭配的吃法也是武汉早餐的一大特色。蛋酒的做法很简单,新鲜的生鸡蛋被滚烫的热水冲开,不用搅拌,留下嫩黄的蛋花才漂亮,然后兑上甜甜的孝感米酒,喝一口,幸福到骨子里。

我因为自小生在湖北,吃惯了热干面,后来工作到苏州,再想吃一碗正宗的热干面当早餐便难上加难。有一次实在馋得很,在附近找到一家店,店名就叫“武汉热干面”,我和老杨一起去吃,店里生意清淡,服务员一脸心事,等了二十分钟面端上来,我一看立马食欲全无,面条全部粘连在一起,怎么拌也拌不开,酱有杂色,入口粗糙,根本吃不出芝麻的香味,配的胡萝卜丁寡淡无味,味同嚼蜡,那顿饭吃得我分外想家。

除了热干面,武汉的过早美食还有很多。豆皮、烧麦、小笼包、汤包、糯米包油条、面窝、各类粉面、豆浆豆腐脑……去年我在武汉住了4个月,每天早上去楼下蔡明纬买一杯黑芝麻豆浆,一碗热干面,再从小料区添一点酸豆角、油辣子,在小店的人群里吃得满面红光。
偶尔想换口味,往前走五十米就是美食一条街,各类早点咸甜俱全,爱吃什么吃什么,两三分钟送到你面前,从不让你久等。有些晚归的夜里,肚子空空,还能找到两三家未关门的牛肉粉店,随意进去一家,点上一碗牛肉粉,上了年纪的婆婆耐心做好,偶尔和你聊两句,胃里暖了饱了,身心舒畅,那会儿就想:这日子咋这么美呢!

◆武汉过早秘诀,吃货的自我修养◆
武汉的早餐从不让人失望,起码对我来说是这样,当然要想吃得舒服也有秘诀,只有好店好厨师,才能吃到好东西。集齐这些元素的秘诀就是跟着本地人的脚步走,在这儿住了几十年往上的老武汉,自然知道这个年头,哪里藏着真正的好味道。
所以,即便初来乍到也不打紧,晨光里早些起,沿着本地人的声音走,多半可以寻到不期而遇的美味。或者提早问问身边的武汉人,他们绝大多数可以给你一个满意的答案。
此外,户部巷之类名声在外的美食街,大可以不去,过度商业化意味着那些传统而颇费心思的手艺注定只能渐渐销声匿迹,有时候看到一些手艺人的采访,谈到对未来的担忧,不免有些心酸,一粥一饭里的用心,还能坚持多久呢?

一直觉得,食物是串联人情的最好介质。做一顿美味可口的饭,不光是花点时间就可以,做饭人的心思是最重要的材料。
耐心找全食材,一一挑选,回来之后洗净切好,每一样食材都不能懈怠,火候的分寸,力度的大小,调味料的多少……样样讲究。这样做出来的饭才有了感情和温度,吃到的人才觉得幸福。
今年,我也新学了许多菜,每每看到成果,听到夸奖,心里都是暖的甜的,用心做好一件事所获得的快乐比起其它,更持久也更让人心安。
好好吃饭,用心对待每一餐,这样的改变也许微不足道,但坚持下去,自然回甘无数。有时候生活已经那么难了,何不在食物里找到一方慰藉,让胃持续地温暖下去、幸福下去……
最后分享近来做过的菜,当然是为了等你们夸我好棒,嘻嘻。

这道孔雀开屏鱼,是我第一次做,这里不得不夸一下“下厨房”这个软件(不是软广,没收钱,真心实意分享),我用了3年,从一个烹饪白痴变成了自诩“中华小厨娘”,这里面下厨房功不可没。
鱼看着复杂,做起来其实很简单,唯一的难点是把鱼肉切片,因为那一侧鱼骨很硬,我切不动,老杨上来吭哧吭哧切了十来分钟搞定,鱼肉均匀裹上盐,腌制一会儿再上锅蒸,几分钟就熟了,出锅倒出多余汁水,淋上蒸鱼豉油,或者其他喜欢的调味料,摆好青红尖椒,就可以上桌。第一次做味道没有预想得好,但也很不错了。

油焖大虾是我和老杨成就感最高的一道菜,这菜不仅做出来漂亮,味道也赶得上饭店,端上桌不久盘子就见底,只剩姜片油汁。
但这道菜做得也颇艰难,先去菜市场买新鲜活虾,买回来用水桶泡着,倒了一碗白酒进去,泡了一下午一只只捞出来用刷子刷干净,有的虾实在生命力顽强,我和老杨戴了厚厚的手套,都被钳子夹得生疼。刷干净之后,接着去虾线剪须脚,去除虾头里的脏东西,最后是开背,这样便于翻炒的时候更入味。
炒的时候啤酒是关键,我放了整整一罐,最后出来的味道果然非常可口,我开心到转圈圈。硬要说不足的话,就是虾壳略硬,另外虾子被我们清理得太干净,反倒少了自己徒手撕扯美食的快感。

2016年以前,我绝对不相信自己可以准备出十几个人的吃食,但如今几场下来,也逐渐应付自如。搬新家热屋的那天,我们准备的是火锅,虽然大部分材料都是现买,我还是熬了排骨汤,另做了几样菜。

人们借由食物传达情谊,饭菜热气腾腾,食物的香气萦绕四周,每只筷子都指向一个秘密,吃着喝着笑着闹着,胃里舒舒服服,感情也更进一步。
我想,我逐渐爱上做饭,不是为了让谁满意,纯粹是讨自己开心。那些专注在烹饪上的瞬间,好像是与自己的一场对话,我通过刀锋、通过锅铲、通过味蕾……通过一切接触的事物,完成和自己的清算,也慢慢学会与自己和解。
我一直不是个容易快乐的人,如果能有一件事让我获得细微的幸福和自在,这件事就很值得坚持去做。
做饭看似是件小事,吃饭却是头等大事。为自己做饭,为所爱的人做饭,是很快乐的事。但愿这种快乐能够持久,不会成为别人的理所应当。

看更多文章,欢迎扫码关注公众号“白夜行”,ID:baiyexing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