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南京(2018年8月)
在辞职之后,我去了苏州和南京。
苏州之前一直想去。在做的研究里经常引用苏州园区的案例,但是居然没去过,既然有时间就补上这一课呗。南京属于临时起意,时间有富裕,顺便逛逛。
现在我坐在立秋以后充满阳光的房间里,回顾这次旅行,还是觉得蛮惬意的。
一/苏州
第一天下午到了苏州之后,先去了金鸡湖的苏州中心。从二层平台,透过秋裤楼,可以看见湖对岸的金融大厦(苏州最高)。简直是教科书一般的城市设计!借力自然山水格局,营造城市形态格局,形成城市活力中心。听出租车司机师傅说,新开业的苏州中心已然成为苏州夜生活的主要目的地。

新区建的好,老城才能保护的好。
第二天去了苏州老城。先进了拙政园,人多天热,没品出啥滋味。隔壁的苏州博物馆需要预约或排队,没去成。随便瞎逛,去了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不得不说,这种成片的文化街区,还是很舒服的。首先是要比外面的经典安静。偶然去了耦园,还听了个曲子。在耦园消磨了半个下午。
第三天约了朋友。但是偷闲去了苏州博物馆。久仰大名,如雷贯耳。苏州博物馆感觉真好,尤其是在室外35度排了一个小时队以后进入博物馆以后。苏州博物馆建在拙政园和忠王府旁边是那么妥当,不得不说贝大师高,真高。带有机械美感的江南风情

二/南京
南京是一座没有历史的六朝古都。近200年内两次毁灭性的战争,再加上房地产大开发,老城里只残留下碎片式的文化符号。夫子庙/秦淮河显得格外俗气,但是这种俗气还带着腔调,远不止如武汉户部巷俗的彻底。书店很多,但是除了先锋书店,新华书店里以教材为主。
整个南京最有历史感的是两座坟:明孝陵和中山陵。
顺便吐槽下南京新街口:城市里最繁华的地方一律不得在地面过街,全是地下过街。然后安排人查地面过街的,进行“现场教育”。
三/一个对比
从城市热力图上看,(10公里半径范围内)南京成单中心,,苏州偏向多中心。如果简单的将城市分为内陆权力型与沿海商贸型,那么无疑南京偏向内陆,苏州更近沿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