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命三郎,我的妈妈
妈妈有五个女儿,一个儿子,家里同时供五个孩子上学。在农村靠种地为生,在那个年代,粮食收入不高,别说是五个孩子上学,就是供一个孩子上学都很难。但是妈妈,从来没有想因为家庭条件让哪一个孩子放弃学业。其中的艰辛,就是到现在想起来,都会觉得辛酸,忍不住掉眼泪。
86年二姐是应届高三,5月份摸底考试她被刷下来了,没有机会参加7月份的高考。她的行李、书本和卷子先到了家,等她到家的时候,看到扔得满院子的被、衣服、书本。二姐战战兢兢地进屋里,妈妈在屋里坐着,看到她进来,那眼神扫过来,二姐身体一哆嗦。小心翼翼地挪到妈妈身边站着,没敢说什么,也没敢动。妈妈什么也没有说,但那个气氛沉重压抑得,还不如平时犯错误时的打一顿骂一顿来得痛快呢!
第二天,二姐就跟爸妈开始了如地狱般的劳动。早晨3点多钟,妈妈就起来了,吃完饭收拾完了,不到五点天还没有亮就去离家有2.5公里的水田地,5月份地里的水温还很凉,看妈妈光脚光腿进去,二姐也跟着进去,两个人并排开始插秧。妈妈的速度很快,二姐要跟进她的速度,一上午连直腰的机会都没有几次。中午在地头吃点儿早晨从家里带的饭,喝点儿水,歇一会儿,又开始干活儿。一直干到晚上8点左右,都看不到苗了。从地里到路面有30多度的小坡,妈妈几乎是四肢并用地爬上去,二姐恨不得直接躺地睡觉,但看妈妈累得筋疲力尽,过去想扶一下,却被妈妈狠狠地甩开了。
家里种了50多亩地,一个人工没有雇,爸爸负责搬运稻苗,扔到水田地里,妈妈和二姐每天从早晨5点钟干到晚上8点,中间顶多休息半个小时,一天种得再多也就2亩地,光插秧就将近一个月,这边插完了,那边紧接着开始除草,50多亩地,一遍,二遍,三遍,一直到9月下旬,又开始割稻子。从插秧到收割,没有一天休息。
平常家里真的找不到一分钱,没有火柴,跟邻居借几根火柴棍;断了盐,用自酿的酱油替代盐;没有豆油,那就不放豆油了,,,用二姐的话说,幸亏有韭菜,那是万能韭菜,每天早晨喝韭菜汤,中午带拌韭菜,,,一天干16、17个小时活儿,每天就用这些东西充饥,累得干着干着都要坐到水里了,每天回家时浑身让泥汤和汗水湿透了,迈步回家时衣服往下坠,两条腿就像是灌了铅似的,那种惨淡的日子,二姐是真的深切体会到了父母的艰难,并在这种艰难中还不放弃的妈妈的犹如拼命三郎似的坚韧与不顾一切,,,
过了国庆节,家里水稻收割结束了,妈妈才与二姐正面谈话,“还想回学校学习吗?”
二姐点点头,她知道妈妈给的这个机会是多么来之不易,给子女重来一次的机会的同时做为父母需要付出多少,,,第二年她考上了大学,是我们家的第一个大学生,,,妈妈非常骄傲,在屯子里走路都是腰肝挺得很直,年少的时候以为那只是一种虚荣心。可是,慢慢长大,自己也当了妈妈,也经历了各种艰难,我才知道那是一种类似于信仰的东西。虽然这个信仰极其朴素,但是褪去了其外衣之后,就如钻石般闪耀,其光亮经久不衰,在那光亮的照耀下,六个子女个个考学,工作,也在培养子女,认真工作,努力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