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降级启示录
查看话题 >消费降级启示录
以前准备写点关于城乡差异的事情。后来想想觉得没啥必要——已经有人写过了,交给他们操心吧。
可惜,今天又看到这个——消费降级。看到这里我就觉得人性中矫情的一面被扩大了。
粗略来看——对于农村人来说,城市人的消费降级是自己消费的天花板,而且是大部分人都无法触及的天花板;对于城市人来说,农村人的消费降级很有可能和乞讨的过活没什么区别。
以上言语比较重,我也没打算描述的更细致一点。我不否则我们生活在同一个世界下,但是谁能告诉我世界上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不同的房间?
要讲城乡消费差别问题,就要讲城乡主要消费地点。本来列个表格细细衡量比较好,求简考虑,简单的比较一下也已经足够了。顺便一提,笔者没有经历过多少城市生活,所说的更倾向于结合自身生活经历来描述农村状态,城市消费具体请参考上文或者思考一下自身消费。
目前笔者正在上大学,算上学费,一年开销大概在一万五左右。家里稳定收入大概有四万左右。每年在家两个月左右,开销另算。这是主要情况,这并不乐观,父母需要两万五的资金过完一年的生活。这就意味着家庭对于严重的疾病并没有抵抗能力——像是癌症。
吃饭:一日三餐,全部自己做饭。我不在家的时候非常简单,一碗面条,一碟小菜,或者就着下饭菜吃点稀饭,苞谷糁之类的,我在家时候,情况也大底相似,不过,多少要丰盛一点。顺便一提,面条是那种三四十,四五十块钱二十斤装的那种。菜是自己种植的,因为城市化进程接近了我们这里,我们已经失去了大部分菜地,只能在宅基地附近寻找部分空间来为自己提供足够的蔬菜来源,其他人的情况要比我们好很多,他们有着更为丰富,充足的种菜地皮。蛋白质依赖市场,附近的超市和菜市场提供了所需的大部分蛋白质——鸡蛋,肉类,鱼类都需要市场进行提供,每个月在这上面的花费大概有四百元。
杂务:与此相对应的是凡事皆需要亲力亲为。家务事是常态,打理菜园非常重要,此外,需要偶尔前往市场去购买一些消耗品,比如洗衣粉。
衣服:上百的衣服都嫌贵,所以说淘宝真是个好东西。
家电:其实家里的电器并不多,电视有了八九年的历史,现在它的职能已经被手机和电脑代替。冰箱,空调,电脑,洗衣机这些主要的东西都有——买的时候犹豫了很久。
这就是生活的全部,没有城市人所想的那些娱乐设施,没有舶来品拿铁,星巴克之类的东西,没有化妆品,也没有健身。现在居住的这个地方,附近有数十户人家,和我们情况比较类似的大概占半数。
其实已经很好了,我那个没有见过几面的爷爷奶奶生活在更加偏远的大山沟里,没有电器,靠着小小的菜畦和自己儿子们提供的资金购买酒和粮食过活——自己养了几只鸡。他们现在搬进了国家为平民设置的安置房。也不知将来会怎样。
写到这,总结成一句老生常谈的话,各有各的生活。
与较低的生活水平相对应的是偏向贫乏的精神生活,这点,请不要拿个例来做比较。比如寒门贵子。更应该关注的是那些挣扎在社会底层的人士。
在写完这些之后,我又突兀的觉得没必要写下这些文字,我们生活在同一个世界下,房间如此之多,择一而居之即可。但想想,看的人又有多少接近过其它的房间呢?就当凑个热闹罢了。

即便如此,我这新生一代,仍旧想望向天空,这是在家附近拍摄的天空,我没有把周围的楼房拍进去,因此现在看到的只是一片透彻的云彩——消费降级是为了让你的生活充满更多的质感,是让你觉得你在逐渐的掌控生活,而非被其支配,此过程非殚精竭虑,思虑阻塞不可,尔后自然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