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修散文 | 她眼中的行茶十式
茶修,旨在“借茶修为,以茶养德”,从一杯茶中汲取智慧,落实到具体实践,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王琼老师创立的“行茶十式”。很多人喜欢上行茶十式,往往是从老师的一段行茶视频开始的,因为具有仪式感的过程,因为大道至简的茶席表达,因为老师从容静定的行茶状态。但是令很多人选择追随和静茶修,却不仅仅局限于行茶十式的技法表达,而是在一路学习的过程中,在日日行茶的践行中,开启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和生命意义的思考。
王玲,是和静茶修学堂第五期讲师资质班的同修,在灿烂而热烈的七月,刚刚结业的她为我们写下了这一篇饱含深情的文字,这是她从一阶课程到讲师班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也是她对“行茶十式”从学习到理解的过程。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她眼中的行茶十式。

文/王玲
初识行茶十式,是在一阶的课堂上,看王琼老师用行茶十式泡茶给所有学员喝。瞬间,我被感动了,内心忽然觉得无比的柔软。当时看到好几位同修都流泪了,感觉很奇怪,怎么茶还没喝,看完老师行茶后大家的眼眶都湿润了呢?带着这个不解,开始了一阶课程的学习。学习之后,我就和朋友分享行茶十式泡茶的感觉,觉得用这样的技法行茶特别舒服,行茶过后,自己是愉悦的。一阶的课程中,我们每天都有行茶十式的伴随,当时每位指导老师都耐心的按照行茶十式中的秩序和规范来指导我们。在那时,我觉得行茶十式只是技法。
一阶课程结束后,我有个思考,行茶十式真的只是技法?为什么我泡茶,别人就没有流泪的感觉呢?带着新的思考,我进入了五期讲师班学习。用行茶十式泡茶是需要日日行茶,时时修持地践行。在讲师班里很多的讲课实践中也在讲行茶十式。把行茶十式中每一式为什么这样表达,拆开分解,让我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此时觉得行茶十式是提升“技艺在手,能量在心”的方法之一。只是在使用这个方法的时候,每每都感觉能量在心里慢慢的增长。看到老师及同修们专注认真的泡茶都有很多莫名的感动。那时觉得行茶十式是方法。

看到张俐老师用行茶十式行茶,干练利落,于举手投足之间都是全力以赴的认真,专注。大家称为岩茶王子的跃龙老师泡茶充满着中正之气,茶杯里的香飘出来仿佛在山间密林里。直到有一天看到了舒卿老师静静地从容地泡茶,那个当下让我忽然明白了,每个人用行茶十式行茶感动到我们的过程中,是看到了她背后的生命历程以及当下的生命状态。这一泡茶是这位行茶人的当下,她把这泡茶的前世今生与她的生命中的一段旅程,完完全全的交付给你的一个过程,是一段带着光带着爱的旅程。这个当下,是对茶,对所有陪伴这泡茶的眼前人的认知与感动。是品茶人这一生与泡茶人这一生在背景、情景、意境共通之处思想的交融。是一起共同度过生命中一段美好的永恒的时光。此刻在这杯茶里我懂了……
在这里我想说,未来的日子里,我以及我们会用行茶十式去感动及引领更多的有缘人走到茶修的道路上来。在这里要特别的致敬我们的王琼老师和老师创立的行茶十式,在人生行茶的路上,因为有您的引领与陪伴让我们感觉到无比的幸福与温暖。感恩王琼老师,感恩和静园所有的老师们!感恩所有的一起行茶的同修们!在这里怀着深深地祝福,祝福所有在茶修践行之路上的同修,我们永远在一起!

从技法到心法,随着王玲不断深入的学习,她最初的不解,最终在日日行茶中以自己的领悟获得了答案,并愿意用这份领悟和感动去引领更多的有缘人走向茶修。当我们看到这篇文字时,无不感到无比的温暖和幸福,欣喜于她的收获和成长,感动于她的分享和承担。很快,我们将开辟一个新的专栏,邀约每一位和静茶修学堂的同修们,将你们曾经的经历和心得体会在这里发声,与更多的人共同分享茶修的幸福美好,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