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穿搭篇:鞋文化,复古球鞋科普~
相信对每个人来讲,运动鞋都是鞋柜里不可或缺的组成。但是在我心里,AJ12永远都是最好的。

运动鞋的起源和发展
运动鞋可以说是工业革命的产物。1839年,查尔斯·固特异通过将天然橡胶、氧化铅和硫磺混合加热的方式获得了人工橡胶,解决了天然橡胶性质不稳定受温度影响的问题。而且他发明的这种材料还可以轻易附着于其他材质表面,这就使得橡胶成为了一种稳定优质的人工材料。但是直到1870年代中期之前,并没有人想到这种新出现的材料可以用作鞋底的制作。终于,橡胶与鞋类的结合找到了痛点——当时的人们在玩门球(没错,就是八九十年代在中国离退休老干部中风行的那个运动)时,觉得用皮革制作的鞋底想踩住大理石或陶瓷制成的门球简直就是杂技一般的挑战,用了橡胶,就舒服多了。

于是,这种橡胶底的鞋在英国慢慢流行开来,并逐步侵占了运动用鞋的市场。在开始的时候,这种鞋有很多名字,比如“daps”、“sandshoes”等等,但是后来大众倾向于统一接受的名字是“plimsoll”。

现在查字典,“plimsoll”这个词就直接翻译成橡胶底帆布鞋了。但是这个词的本意是一个航海专业术语,表示船舶的最深吃水线,如果吃水超过这个深度,那么航行时甲板就有可能进水了。上图就是一双经典的“plimsoll”,之所以以此命名,是因为这种鞋在橡胶底的上缘会有一道不同颜色的细线,表示在这条线以上这个鞋就不防水了。这条线在当时就被称为“plimsoll line”。
在美国,第一双“plimsoll”由美国橡胶公司于1916年生产。他们为其注册了名为“Keds”的商标,作为一种运动鞋向市场进行推广,并标榜其在进行剧烈运动时相比皮底运动鞋具备无可匹敌的优异性能。

让运动鞋第一次声名大噪的,是1917年马萨诸塞州的制鞋商匡威发布了他们的All Star篮球鞋。与之前的橡胶底运动鞋不同,All Star鞋款第一次采用了高帮造型,并将橡胶延伸至脚踝周围。这就使得运动鞋可以提供像靴子一样的支撑性,但是重量更轻,包裹性也更好。
1920年代时,篮球明星Chuck Taylor为匡威公司提供了All Star篮球鞋的改进建议,并在1923年时将这款改进后的运动鞋指定为他的专用篮球鞋。从那以后,这个款式被固定下来,并基本保持至今。

All Star篮球鞋风靡美国的同时,在大洋彼岸的德国,制鞋匠阿迪·达斯勒1924年以他自己名字的缩写注册了阿迪达斯公司。阿迪达斯公司成立之初致力于专业足球鞋和田径鞋的开发,随即成为了世界上最著名的专业运动鞋生产商。在1936年的柏林运动会上,杰西·欧文斯穿着阿迪达斯运动鞋获得了传奇的四枚田径金牌。

但是,这时候的社会风气还是偏于保守。运动鞋虽然在运动场上十分风光,但是并没有能够走上街头。然而到了上世纪50年代的时候,非主流文化的兴起把运动鞋和牛仔裤结合到了一起,成为了叛逆文化的符号。运动鞋满足了他们的所有要求:价格便宜,不需要进行保养,并且穿着运动鞋本身就是对传统的保守文化的公然冒犯。于是马龙·白兰度和詹姆斯·迪恩把运动鞋的这些符号化意义带上了大银幕。

到了50世纪末期,美国公立学校的着装规范开始放松。基于同上面非主流文化同样的原因(当然除了公然对抗社会之外),家长们愿意让他们的孩子穿着Keds和Converse上学。于是,在婴儿潮中出生的一代,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接受了运动鞋可以作为休闲服饰出现的暗示。

到了70年代早期的时候,这一代已经长大成人,于是他们把运动鞋带到了成人的世界。市场产生了,那品牌自然就如雨后春笋一样出现:Nike、Vans、Reebok、Puma(阿迪·达斯勒的哥哥建立的品牌)、Onituska Tiger、K-Swiss等一众现在耳熟能详的品牌都是那个时候产生的。

在这时点之前,“运动鞋”是作为一种而非一类鞋子的名称出现的。那时的运动鞋就像上面这双Stan Smith一样,人们在进行各种运动时都穿着同样的鞋。在品牌增多,竞争加剧之后,运动鞋生产商力争蛋糕做大,想方设法在人们的鞋柜中多塞上几双运动鞋。他们想出来的办法就是专业化。于是跑步鞋、网球鞋、篮球鞋、拳击鞋等细分专业运动鞋就产生了。从这时候开始,球鞋行业和人体工程学、运动科学开始发生紧密联系,为穿着者提供越来越科学的支持和保护。

在这个章节的最后,我还是想用这个人来结束:1984年,Nike设计了一个新的篮球鞋产品线,并且签下了芝加哥公牛队的一名新秀得分后卫为这款鞋代言。于是这款鞋很快有了它的专门名字Ari Jordan I。由于配色与NBA官方规定不符,这款鞋被禁止上场使用。Nike坚持让Jordan穿这款鞋上场比赛,不惜为之缴纳每场比赛5000美元的罚金。

这在当时颇具争议的举动带来了轰动的效果,而Nike的这一投资也为其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伴随Jordan一步步走向辉煌,Nike和Jordan的合作也成为了一代传奇,Nike用他的Air Jordan产品线将运动鞋从实用领域带到了时尚领域。与牛仔裤一样,运动鞋在不到100年的时间里将其从专用服饰变成了通用服饰,那么下一个百年,又会发生什么?
复古球鞋品牌介绍
目前复古球鞋主要有两个流派。一个可以叫做活着的历史,指的是大品牌为了迎合时尚的需要,把自己历史上生产的经典鞋款重新包装推出,基本沿袭当年的规格,但根据目前的工艺进行了改良。Converse All Star、Nike Air Force 1、Adidas Stan Smith以及Onituska Tiger等等都属于这一种。这一类的鞋大家都比较了解,也不在我的爱好范围之内,在这边就不多加赘述了。

那么还有另一种类的复古球鞋:他们要么是复活曾经辉煌的球鞋品牌,或者是找到一双当年的球鞋为样本,或者考证当初的制鞋工艺后进行严谨的复刻,总之就是力图恢复20世纪30-50年代的球鞋样子。这种复古球鞋价格不菲,但因其与原牛十分搭配,在复古文化小圈子内十分流行,也有不少生产复古服饰的品牌兼做这类运动鞋。那么下面我们就介绍几个不错的复古品牌。
PF Flyers

虽然在中国没什么名气,但是在美国,PF Flyers却是一家大名鼎鼎的球鞋生产商。PF Flyers是著名橡胶轮胎生产商B.F. Goodrich的副线,他们从1920年代开始研究橡胶在儿科中的应用,并在1944年的时候结合他们的研究成果,向市场推出了第一款带有足部支撑的高帮帆布鞋。

相比当时其他一块平板的帆布运动鞋,PF Flyers的这项专利使得在穿着时人体重量在足部骨骼上分布更合理,直观感觉就是穿起来更舒服。于是PF Flyers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到了1958年,PF Flyers的年销量达到了1400万双,一时风光无两。为了纪念Goodrich橡胶公司成立100周年,PF Flyers与当时的羽毛球巨星Jack Purcell合作,推出了以其名字命名的专属运动鞋款。

你没看错,这款鞋就是Converse目前还在生产销售的Jack Purcell款式,国内俗称开口笑。因为在1972年,Converse对因Goodrich退休而持续经营不善的PF Flyers发起了收购。这桩收购最终被美国联邦法院以违反反垄断法而叫停,但是Converse公司却拿走了属于PF Flyers的开口笑鞋款。自此之后,PF Flyers公司陷入最低谷,甚至一度被遗忘。

造化弄人,1993年一部名为《沙地传奇》(The Sandlot)的电影又唤起了人们对PF Flyers 的回忆,最终,在2001年时,PF Flyers被New Balance收购,并作为复古服饰品牌慢慢恢复。所以,如果你厌烦了千篇一律的All Star,又不是那么的特立独行,不妨尝试下在国内基本不会撞鞋的PF Flyers。
The Hill-side

The Hill-side这个牌子我们之前曾经在介绍衬衣的时候曾经推荐过。这是一个家族运营品牌,由Emil Corsillo和Sandy Corsillo兄弟创立。提到这哥俩,我的评价只有两个字:大写的“牛逼”。2009年的时候,Sandy上着上着班忽然想自己干点什么,于是就建立了一个叫做Hickoree's的网站(戳这里),卖一点领带眼镜之类的小配件。由于自己忙不过来,他就叫哥哥周末来帮帮忙。于是两个人的生意就这么开始了,后来他们开始拓展产品种类,加上了他们都喜欢的工装服饰。

干着干着,哥俩觉得卖别人的东西不过瘾了。于是,他们就以自己长大的街道作为品牌,精选各种优质材料,在美国和日本开始生产自己设计的复古风格的配件和工装服饰。

然后……到2015年的时候,这哥俩竟然被评为了GQ当年的美国最佳新晋男装设计师!LeBron James是他家的粉丝,平时经常穿着他家的衣服。现在,他们的产品包括工装服饰、复古球鞋、各种男士配饰,目前又开始拓展家居装饰和陶艺了……想想09年嘿老师也参加工作了,人和人的差距,唉不提了。

他家复古球鞋严格比照历史原型复刻,选用优质日本帆布,采用复古的硫化工艺在日本制造,反正我现在是挺喜欢这个造型风格的。
RRL

RRL这个品牌我们之前曾经不止一次进行过介绍,在这里就不赘述了,Ralph Lauren高端子品牌,专攻复古与工装市场。相比前面的品牌,RRL的特点在于因为自己牌子够大,所以在复刻经典款服饰的基础上老爷子经常高兴了就自己加点设计,然后卖的更贵……

他家这一季主打1930年代美军作训款式,样子就像是经典牛津鞋的帆布橡胶版本,这个产品线的特点是不参加官网统一活动,但是时不时会打折清货。
一直以来,嘿老师写东西总是在美国和日本的牌子上打转,自己也觉得不太好意思了,那么我们今天就来说说唯一能够拿得出手的国货复古球鞋品牌——飞跃。
关于飞跃的故事,相信大家已经耳熟能详了(如果不知道请戳这里)。但是嘿老师在这里更想吐一个槽,这是一个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故事。2008年,当我第一次听到上面那个故事的时候,也是抱着支持国货的心情,憧憬着上面图片的画面,同时还有一点占了洋鬼子便宜的窃喜,冲到了上海虹口龙之梦不远的仅剩的一家飞跃专卖买了一双白球鞋,然后……就是所有买家秀的心情了。


上图是法国人重新设计的feiyue,下面是我们自己的飞跃。人家不仅重新设计了版型,而且同样是上海工厂出来的产品,做工的差距用天上地下来形容我觉得都是抬举他们了……我们的飞跃,鞋底感觉就是从一卷橡胶上直接压出来的,压根就不能叫鞋底啊……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又去淘宝上看了一下飞跃,应该说经过了这几年的改进,飞跃最新的版本做工和版型也开始向法国版本靠拢了,但是差距还是明显能够看出来的。我们为上海飞跃能够坚持商业精神没有照抄法国飞跃而鼓掌,同时也希望老英雄、老飞越们能够奋发图强,早日重现往日的辉煌!
但是,在那之前,如果你想找到网上追捧的网红版飞跃,还是去英国法国亚马逊海淘一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