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故事:导论
没有艺术这回事,只有艺术家而已。有待商榷。
我们喜欢一个东西大致有个理由。特别是把生活中思想中投射或表现在现实中可感的事物中。一般爱屋及乌,比如喜欢自然风光田园景象的怡然自得时,会容易喜欢上相应的艺术作品。就是喜欢在画上看到现实中喜欢的东西。亮丽活泼的小孩有可爱漂亮之美,皱纹满面的年老妇人有桑榆晚景的苍凉之情,后者是另一种感情,不能说是不美。多彩靓丽的天使有妩媚优雅的美,朴素清淡的天使有单纯的美。我们领悟到一幅画的趣味的不同角度。
艺术的表现力也是如此。有些人喜欢丰富的表情和细腻的刻画,有些人喜欢言辞简短、姿势不多,留有想象的余地。
刚接触艺术的人喜欢“像,逼真”,认为有所谓的正确的艺术创作。这是个误区。一副优秀的作品并不以精细或者画风的粗糙来区别高下。当判断一个作品是否正确前,请先向自己提两个问题:一,艺术家是否无端的改变了真实形态;二,自己有不正确的合适理由吗?如:毕加索通过对公鸡外形的改变来表达对象的内在精神(争强好胜,粗野无礼)。
我们的一些观念来自于历史过往的积累,但这个过往有时也不是正确无误的,休谟说:只有纯理性推理和现在的经验才是可靠的。一代代的哲学家,后浪拍倒前浪,保持一颗真心和自我教育和总结是必须的。摈弃偏见的方法:自己通过直接接触去得出感受和理解,并给出合适理由可自圆其说。(习惯性马腿的画法错误,地形说等)。我们重新观看世界,脱离先入为主,创作出最振奋人心的作品。(卡拉瓦乔的两幅圣马太像)
中国画也是吧,为什么规则整齐的书法才得到认可? 和谐的是应该追求的唯一目的吗?不和谐才是自然的。
误把假设当真理,真理也是变化的。对于艺术家来说,很少谈论美和表现,对他们来说是理所当然,也带来什么益处。我觉得在哲学层面的讨论或思考可以激发一些灵感。
追求到底什么是和谐,合适的事情,增一分,减一分会破坏平衡,其中只有一种关系是理所当然的。经过费心的推敲(反复的修改后),得出在不完美世界中的完美典范。东方艺术讲究的是一气呵成。(区别,所以书中应该特指西方艺术)
和谐和美不能单一的理解。美和丑,精细和粗糙都可以创造出出色的作品。艺术创作中的修改,往往寻不到具体的道理,是摸索的前进。
如何认识到和谐?
作品之间上下之分,境界有高低(如贝多芬与施特劳斯的音乐)。多看作品,会发现以前忽视的地方,渐而久之,见识就增长了,对历代艺术家的追求的和谐能多体会一些。
作品对于作者来说,作者饱尝艰辛,呕心沥血,希望观者至少能清楚作者追求什么。
有过艺术史的知识,不应该去找标签去定义面前的作品,限制了范围。
我喜欢的画家:卡拉瓦乔,伦勃朗,透纳,塞尚,梵高,康定斯基,珂勒惠支,蒙德里安。
Q:为什么要追求和谐?
艺术方式,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