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人交往和倾听前辈是最直接有效的学习方式
在电信公司实习的时候就我最小,大一。另外基本都是大三。和他们一起学到很多东西,关于工作考研考公务员。这些不然本来要我花两三年去了解的东西。在和他们的沟通中,几句话就能学到。比如老总为了劝我们进公司,会讲很多电信公司优于公务员的地方,我什么都不懂当然要被洗脑。可是那些学长学姐却会给你客观分析这两者的优缺点。再比如助学金,奖学金,辅导员等等,你所不知道的学校内幕,都会听他们给你讲。就像以前有个姐姐跟我说过“你的确要多多了解一些东西,但是了解的方法并不一定都是亲身试验。”这句话对适用于尝试失败,也适用于学习经验。 今天和老总吃饭,老总提到每个人都讲讲自己大学里最有趣的事。我想了想,感觉宿舍里每天都是戏,可是真让我找个讲一下又讲不出来。老总说,这就是与人交往啊。有些人听过很多就是讲不出来。的确 ,和别人聊天少不得说些有趣的事,把事情讲的生动是件本事。这件事给我的启发就是,生活中的趣事要记录下来,这是很重要的谈资。 又想起来寒假在鞋店兼职,在我过去固有的印象里,这种小店老板不过是唯利是图,只会买卖而已。 在过年前的销售高峰前,老板给我们开了一次会。不得不说,鞋店店员素质不高,很多初中高中毕业的少妇,但是老板的管理方法确实简易合理。从市场需求到消费者结构,从消费心理到员工鼓励政策。每一个很小的点后面都是很专业的支撑。还有时不时的幽默,对每个员工的关心,实实在在改观了我对小商人的固有印象。 其实我们老板做的确实不错,据说他不过是个外地人,只身来这个陌生城市创业,现在在我们这个四线小城市已经开了很多分店了。我在外经常听见一些什么都不懂的八卦妇女讲老板店总爱装修,不停开分店,钱都用在这上面,和员工合伙也是骗钱之类的八卦。(我并不了解真相,但是这些妇女因为一些原因我知道他们只是在凭空捏造而已。)但是在他手下工作后,才会知道每个成功的人都是有理由的。而且,学历见识真的限制也促成一个人。了解到他的大学文凭,而不是其他商人的小学毕业水平;去过他的办公室,看到那些茶具书籍,而不是酒瓶烟头;见到那些到店里的地方一把手二把手,而不是狐朋狗友后,就真的完全能理解为什么他能成功。或许我以后没这个能力机会去开店,但是他给我开的这一次会,教会我很多很多。无论是销售管理,还是成功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