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 advances》上前几天发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文章
《science advances》上前几天发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文章,研究者在分析了一个在线约会软件的聊天数据后总结了一些很有趣的发现:
1.他们发现男性和女性都会追求受欢迎度高于自己25%的伴侣。
2.一些有策略的行为可以提升自己对更受欢迎的伴侣的吸引度,但效果并不明显。
3.普遍能够看到,婚姻或约会伴侣在年龄,教育,身体吸引力,生活态度等方面非常相像。有两种假说解释了这种现象:一种认为“好伴侣”的判断标准是不同的,人们会通过一个匹配的过程找到与自己相符的伴侣;另一种认为“好伴侣”的判断标准是相同的,人们会通过一个竞争的过程来追求普遍认为是受欢迎的伴侣;这样最终的结果是最受欢迎的人们互相匹配,然后次受欢迎的人们互相匹配等等。
4.如果人们对受欢迎的人有统一的标准,那么将形成一个受欢迎程度的森严等级,每个人都处于一个特定的等级,他们所处的等级可以用来预测他们将会如何被追求。在过去,这种等级很难量化,因为需要观察不求回报的和希望回报的主动示好来判断谁更受欢迎。而现在,在线约会app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观测这两种行为的平台。
5.通过对用户浏览和发消息的行为的研究,研究者发现,在身体吸引度和收入等方面,人们倾向于追求更受欢迎的伴侣;而在种族,宗教信仰或者受教育水平等方面,绝大多数人都倾向于寻找与自己相似的人。(这里是否可以认为,人们在有统一标准的方面进行竞争,而在没有统一标准的方面进行匹配)
6.这篇文章致力于从一个社交APP的全局数据角度分析在线约会市场潜在的等级制度。
7.在跨越美国的四个大城市里,人们的行为具有一致性。总体来说,尽管女性比男性收到更多的消息,但男性和女性所收到的消息都呈现出经典的“长尾”模式,即大部分人都只能收到少数几条消息,而一小部分人收到了大量的消息。在上述四个大城市里最受欢迎的人是一位居住在纽约的30岁的女性,在统计数据库里,她共收到了1504条消息,相当于不分昼夜地每30分钟收到一条消息,持续一整个月。
8.受欢迎程度并不只在于有多少人联系你,还包括联系你的人都是什么样的人。作者用PageRank分数来衡量一个人的受欢迎程度,那些从受欢迎的人那里收到最多消息的人PageRank分数最高,被认为是最受欢迎的人。
9.统计表明,女性越老越不受欢迎,而男性却相反。在年龄方面,对女性来说,平均的受欢迎度在18岁达到最高,从18岁到60岁一直在下降。对男性来说,平均的受欢迎度在50岁达到最高,之后才开始下降。在种族方面,亚洲女性和白人男性是最受欢迎的潜在伴侣。在受教育水平方面,对男性来说,受教育水平越高越受欢迎。对女性来说,本科学位最受欢迎,研究生教育会带来受欢迎水平的下降(这里对年龄进行了控制,也就是说这个现象并不是由于具有研究生学位的女性更老导致的)。
10.男性从比自己受欢迎度高的女性那里收到回复的概率不会超过21%,但是绝大部分男性还是会给受欢迎程度比自己高的女性发消息,事实上,这并不是一种抱有侥幸心理的偶尔之举,而是一种常态。
11.寻找伴侣的人,特别是那些把眼光放在最受欢迎的潜在伴侣身上的人很少采用一种多样化的策略(就像大学填志愿那样的分层次的策略)来减小被拒绝的风险。
12.当人们追求受欢迎程度远高于自己的伴侣时,并不会通过发送大量消息来增加收到回复的机会。相反,他们会采取一种求质不求量的方案,更精确地辨认吸引自己的伴侣,花更多时间写个性化的消息,代价就是发送信息数量减少。
13.一方面,男性和女性在与更受欢迎的潜在伴侣通信时都会发送字数更多的消息。另一方面,女性在与更受欢迎的潜在伴侣通信时使用积极词汇的比例会上升,而男性则会下降。此外,男性发送更积极正面的消息时收到回复的概率稍稍降低,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他们在给更受欢迎的潜在伴侣发送消息时更少采用积极的词汇。但是必须说明的是,采用各种不同的策略所收到的成效差别非常小,这很可能暗示,除了努力让两人平等之外,花在写更长或更积极的消息上的努力很可能都是白费的。
14.回到开头说的匹配和竞争两种假说上,文章作者认为,人们通常会采用一种掺杂了匹配和竞争两种元素的混合策略-他们知道他们在等级制度中的位置,据此来调整他们的行为,同时,他们也会为了更受欢迎的伴侣而适度竞争。
15.线上交往和线下交往有很多不同。在线上,由于潜在伴侣的数目更多,发送信息的门槛更低,吸引潜在伴侣注意力的竞争要比线下激烈得多。这可能造成线上的关于受欢迎程度的等级制度更加森严,人们回应不那么受欢迎的伙伴的意愿会被削弱,也就是说,当大海里有足够多的鱼时,一个人不会介意扔掉几条。
16.研究者最后说,他们很难研究线下的求爱早期人们的行为,因为他们的方法需要在线下交往中很难观察到的不计回报的示好行为。线上线下的这些区别很可能暗示,线上的受欢迎等级制度要比线下明显得多。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就这篇文章采访了西北大学心理和管理学科的教授Eli Finkel(他不是文章作者)。他说,在线上交往的背景下变得很有志向(追求受欢迎程度高于自己的潜在伴侣)的代价非常低,而在真实交往中,被拒绝通常会很受伤。他表示,这种策略看起来很理性,但是在真实世界中却很不一样,比如在一次聚会中,如果你看到一个被一群求爱者包围的人,你通常都会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人身上。
他说,在线交往中,你并不知道别人得到了多少关注,这意味着我们中的很多人会去追逐那些在照片和简介上看上去很吸引人的潜在伴侣。在线交往对一些个人,特别是女性来说成为了一种困扰,她们会发现自己被淹没在一群求爱者之中,对她们来说,这种过程很快就感觉像是一种工作而不是一种快乐。
事实上,文章作者在接受CNN采访时也说,最受欢迎的人在一个app上得到的关注要远比在酒吧里得到的多。(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很多夜店小姐姐纷纷转向网络直播平台,而在斗鱼这样的直播平台,头部效应更为明显,90%以上的流量都来自于知名大主播,而大部分小主播的流量则非常不起眼)。
Finkel教授说,事实上,一个人在在线交往简介中是吸引人或者不吸引人的并不能拿来预测你面对面见到的这个人能不能与你融洽相处。最好不要基于一份毫无意义的交往简介来给某人写信。他说,“我推荐人们少花点时间来浏览简介,多花点时间来与人见面喝杯咖啡或者啤酒。”
© 本文版权归 conan peng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