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食记
查看话题 >澳门食色之:马介休与花生糖,土壕金与莲叶绿
第一次去的,门外汉眼里的、主观的澳门之食色。
6月去佛山的时候,多年不见的高中好友居小姐带我去了趟澳门。怀着各自不同的期待,我们一起从珠海的拱北口岸乘坐公交来到澳门官也街。一条仅100多米长,却有各式美食和地方手信的小街。
周六早晨10点左右,官也街冷冷清清,店铺还没开门,游客也都没到位。

“这哪像什么著名商业街啊。”居小姐感慨到。的确,和大多旅游城市商业街相比,这里的店铺早晨似乎过于懒散,不够积极。我反而有些得意,小雨中在这条街上漫步,没有过多游客,还别有一番情调。

前后走了一圈后,店铺陆续开门。有人举着大利来记猪扒包的牌子,指引我们去吃。
猪扒包看上去非常简单,在两块面包中夹一块猪扒。值得一试。因为面包不差,猪扒香嫩。

据说大利来记猪扒包是用老式柴炉烘制而成。为了保证质量,店里每天只会准备出产一炉的面包原料,等到下午三点半准时出炉,出炉即卖。
显然,正如大多数紧跟时代的商家一样,传统早已被现代化取代。无须等到下午三点半,任何时候,你都能吃上热的猪扒包。

而且面包也更新了花式。除了最简单的脆皮面包外,还有法式酥皮可颂可选择。价格也贵些。但要我说,还真是前者更好吃些。

吃猪扒包,配港式奶茶便是一顿实实在在的早餐,抗饿。
话说猪扒包作为澳门特色的地方美食是不无道理的。葡萄牙殖民时期,带来了大量的欧式面包,结合本土口味,将生抽胡椒粉等腌制过后的猪扒油炸至金黄,组合成一道融合中西口味的地方特色食物。
现在还能回味的澳门味道里有一层是猪扒包味。

吃完便开始了赌场暴走模式。这是居小姐颇为欣赏的澳门之色——壕金。
某种程度上,居小姐和我代表了我们社会的两类80后人。她俨然走在都市金融lady的路上,企业大亨王石是她的偶像,生活于她是解决问题打怪升级的战场。而我一心只想远离都市车流,厌倦繁复的人情社交,向往小森林里的田园四季,感知一天一天无用的日子。
即便如此不同,当看到她发自内心地对每个娱乐场都发出“好壕啊!真漂亮啊”的赞叹,并一心想要带我去见识时,我还是被她打动了。她是如此真心,看上去如此快乐。要不是有她带我去,我可能永远不会主动踏进如此壕气的场所吧(为了食物除外)。
“赌场那个英文词怎么说的?”居小姐把我问住了。后来看到巨大的Casino时,我怀疑它是否是个英语词汇。后来查到一种可靠解释是说,casino是借的意大利词汇,原意指小房屋。如今的大赌场。

从威尼斯人,到澳门新地标新濠影汇,居小姐如数家珍地和我讲着它们背后创始人的资本故事。还坚持要带我去坐8字型的摩天轮,尽管她已经感受过了。当得知因为雷雨天气,摩天轮不开放,我体验不成时,她看上去比我感到更遗憾。
威尼斯人里,人造的天幕笼罩着你。赌场、购物、吃喝、住宿都在这人造蓝天白云下进行,没日没夜。赌场里走几圈,没有想象的赤裸裸金钱和欲望,有的只是标价了的筹码和一张张普通的面庞。有的桌子上写着最低300,有的是最低2000。看看那些穿着低调的阿姨和大叔不动声色地挥霍着手中的筹码,你大概明白,金钱也就只是数字而已。

“周末去澳门赌几把,赢了钱就去给媳妇买个包。输了钱也当这钱是给媳妇买包了。”我想起朋友告诉我,他的澳门故事。

暴走到下午,也消化差不多。我们又走回官也街,找了一家茶餐厅,喝茶吃云吞面。面很清爽,碱味较浓。



就在官也街往上坡上走,就是龙环葡韵景区。包括葡韵住宅式博物馆、嘉模教堂、凼仔图书馆、凼仔市政花园和十字花园。

住宅博物馆其实就是以前的葡萄牙人住宅。前面是一片湿地,盛夏,满眼绿色的莲叶和挺拔的莲花,让人彻底忘掉了娱乐场,仿佛进入另一个天地。我突然觉得,这或许才是澳门的本色,也是区旗想要表达的,🇲🇴,大片绿色里一个白色的莲花。
那些在娱乐场里工作的大多数澳门人,博彩游戏里的荷官们,他们太清楚赌博和生活的游戏规则。对他们来说,赌场的工作不过是揾食啫,生活不是人造天幕下的金碧辉煌,而像莲花池的四季,夏去秋来。活得明白的澳门人真是像极了莲花的隐喻。
这大片的莲花也让居小姐触景生情。莲藕是她很爱的植物,因为这让她想起了家乡。她说,自己目前所努力的一切,也是为了让自己和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是啊。我也还一直信奉着努力,相信越勇敢越幸运。

居小姐也执意带我去吃好的葡国餐厅。妈祖庙旁边的船屋餐厅。来时被告知,没有预约不可以进。居小姐坚持要进去看看,竟也被告知正好有张桌子,前提是一小时内吃完就好。
餐厅内整体装修就是一艘海船。

马介休属于必点系列。是葡国人最爱的咸鱼。马介休是葡语音译而来,到是挺异域风情的。这道吃起来并没有那么印象深刻的马介休,对于葡国人来说可谓意义重大。相传500多年前,葡萄牙海员们在挪威海里发现了这种鱼。航行漫长,用盐将鱼腌制,一年不坏。

马介休有很多种做法。船屋餐厅是炸成球来吃。

葡国鸡吃起来和以往大多吃过的咖喱鸡并没有太多不同,都是改良过后比较温润的咖喱口感。

橄欖油香蒜炒蜆也是餐厅推荐菜品,每桌必点。

要说食物本身,不差也谈不上特别好吃。特别的是这个体验本身,和十多年未见的老同学在一个陌生城市共进一次正式晚餐,聊着曾经的往事。你说你喜欢过的男生们都拒绝了你。我说你很勇敢。而我却怯于表达,男生给我的留言是孤傲。

继续暴走。夜色里的葡京,鸽子笼形状若隐若现。

走到大菠萝状新葡京。在我看来,这些娱乐场里面都大差不差,早已审美疲劳,昏昏欲睡。然而居小姐依然亢奋不已,赞叹不止,我不得不服。哈哈。

那天夜里回住处时,澳门电视台正在用粤语直播世界杯小组赛,德国对瑞典。德国队最后几十秒的绝杀,为我们的澳门之夜增添了些起伏波动的、奇迹般地稍显激动的回忆。这是关于18年世界杯,也是关乎澳门这个城市,我们共同的一次回忆。
几乎一夜未眠。
第二天离开的时候,去了人满为患的大三巴拍了游客照。路过满大街的钜记饼家,想起曾经看过的《巨轮》,就是根据钜记起家故事改编的电视。我曾被深深打动,跟着哭过笑过。但是看着人满为患的礼品店,却也没什么兴致走进去买点什么手信。





没想后来在坐澳门航空,肚子饿得咕咕叫时,收到了免费赠送的钜记小食盒。吃到了曾经看巨轮时心心念念的花生糖。花生很香,一口清甜,可真好吃啊。
时隔数月后写下这篇澳门食色,看着在澳门所吃所拍的所有照片,发现回味的正是标题里所提到的马介休与花生糖,土壕金和莲叶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