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100次 跨越沟通障碍
前几天看了一本书《没有永远的拒绝,你只是暂时不被接受》,深受启发,准备跟随作者的脚步。一开始我也准备在生活中体验“拒绝”,但是今天想想,还是拿“沟通”作为体验。之所有做出这个决定,当然不是为了标新立异,而是我觉得沟通对我们的生活更重要,更具有挑战性。尝试跟陌生人沟通,不仅可以体验被拒绝,而且在这过程中,我们会跨越沟通的心理障碍,提升了沟通技巧。这里我想强调的是,我体验的主题是“沟通”,而不是“聊天”。“沟通”往往是带有目的性的,我可能是为了问路而沟通,想要跟对方做朋友而沟通,或者是为了获得别人的帮助而沟通,等等。这个过程中,我们更具有主动性,为了达到我们的目标,我们会集中自己的注意力,会学着捕捉对方的情绪,会思考该如何组织语言,甚至会思考如何让对方跟着自己的思路去走,而不是被对方带偏;而“聊天”往往不带有目的性,比较轻松,在整个谈话过程中,我们可能主动或者被动,所以我们的思想往往会开小差,漫无目的的跟别人交谈,不仅没有效率,而且会养成不好的沟通习惯,甚至当自己跟陌生人很好的沟通时,我们会错以为自己是一个良好的沟通者,于是带着这种认知在生活中跟别人沟通,这会给我们带来一个很大的风险:当我们在跟自己领导、同事、朋友沟通不畅时,我们就会怀疑这个“沟通”体验过程的实用性,怀疑自己不擅长沟通。
沟通001
今天沿着河边跑步,跑到了一个施工地段,遇到两座相隔不远的桥,两座桥都很有特色,我想上桥看看,很不巧,两座桥都被封着了,门口都有保安。于是我开启了我的第一次“沟通”体验。
(1)第一座桥,有两个岗亭,桥头有个电动闸门挡住了上桥的路。因为我是一时兴起,也没有想太对,所以心里没那么紧张。我先去了第一个岗亭,问保安:“能不能让我过桥?”虽说不紧张,但是我的身体是诚实的,明显感觉自己身体在往后退缩。保安指着闸门旁边的岗位亭说“那个大叔,不让进去。”我没做过多的思考,就直接走到那个大叔的跟前,“大叔,能不能让我过那个桥,我想到河对岸?”大叔回答的很直接:“这是单位,不让过”(大叔心里肯定想:蒙谁啦,这地方这么偏,你过来的路上有过桥你不过,偏要从这个桥过,诚心找茬是不?)大叔的话还没说完,我就已经转头离开了。
反思:为我第一次的勇敢,小小鼓励一下,但是当时我应该再坚持下,问下这是什么单位,要不是什么国家机密的地方,可不可以登记下,让我进去,站在桥上看江景,两分钟就出来;或者直接说我进去找人,是不是也有可能让我过。如果我表现的坚定点,是不是就能得到我想要的结果,但是我并没有,我是抱着一种尝试的心态去跟别人沟通的,被别人拒绝后,就告诉自己,我早就知道不会成功的。所以,现在告诉自己要不就不去做,如果去做不论结局如何,都要抱着百分之百成功的心态去做,而不是尝试着去做!不要愚蠢的用结果去证明自己的不成功!
(2)第二座桥,这个桥的桥头延伸到建筑工地里,从沿河的小径看不到桥头是否封着。这次主动沟通,其实我的内心是有些紧张,明显能感受到自己有点心慌,在没有靠近桥的时候,我在心里预演,如果被拒绝了我该如是说:你看,这条河的边上是不是有指示牌“禁止钓鱼”?但不是还有很多人在钓鱼吗?你们的门口又没写禁止入内,为什么不让我上桥,我只是上桥看看而已,又不是做什么违法的事。但是当我走到离桥还有5米左右的岗亭发现,桥是封着的,连门都没有,心里瞬间释怀了好多,不用去跟沟通了。但是我还是主动跟岗亭里面的小帅哥聊了几句,这个小帅哥挺热情的,告诉我:桥上不去,前面的路是通的。
反思:一开始的心里预设:这个是建筑工地,肯定是不让过的,我过去询问肯定会被拒绝,我害怕被拒绝所以心里会紧张。但是故事没有按照我预先设想的剧本走,而是很喜剧性发展成了,桥是封死的,上桥没门,但是前面的路是通的,行人是可以通过的。所以,在打算做一件事的时候,提前准备是有必要的,但是不要给自己预设结果,因为大多数时候,事情不按你的“剧本”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