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的历史冷知识
查看话题 >诸葛亮手里拿的到底是什么
诸葛亮对中国人来说,是非常熟悉的人物形象,他每次出场,手里必摇一把扇子。因为他手不离扇,渐渐地,在大家眼里,“摇羽毛扇的”就成为智囊或谋士的代名词了。如今,好多有关三国的旅游景点都在大量出售周边衍生物品,于是,当我们来到某景点会发现粉诸葛亮的大人、孩子们纷纷摇起了鹅毛扇。问题是历史上的诸葛先生,根本不拿鹅毛扇呀。

三国杀里的诸葛亮

三国华容道里的诸葛亮

小学生cosplay之一

小学生cosplay之二
之前看孙机的《从历史中醒来》,有一篇文章讨论了这个问题。里面提到,诸葛先生拿羽扇,源自晋代的《语林》。但这本书,今天已经看不到了。参考唐朝和宋朝的类似书刊,研究人员发现,他拿的不是羽扇,而是“毛扇”。所谓毛扇,并不是羽毛扇,而是麈尾的别称。麈是一种大鹿,麈尾是用来拂尘之物,与用来扇风的扇子不同。所以,用羽扇多称摇,用麈尾多称挥。也就是说,使用两者的姿势不同。

麈尾
在古人眼里,麈尾比羽扇高贵得多。古代名士都是一边挥着麈尾,一边谈事情。后人也称清谈为“麈谈”,但从来没有称为“羽谈”或“扇谈”的。其实,在晋与南北朝时代的形象资料中,常常能够见到手执麈尾的人物。
所以,现在我们明白诸葛先生手里拿的是什么了吧?既然明白了,也就不会将两者混为一谈了。更不该随大流给孩子买鹅毛扇,还告诉他此乃诸葛先生的标配。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