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一个皇后该有的德行与修养——戏说《延禧攻略》

上周五晚上,富察.容音皇后终于在《延禧攻略》40集溘然去逝,走完了她孤冷孤绝里外不落好的一生。
戏里戏外,所有人都在感叹她的“傻白甜”,说她好无辜,说她好悲惨......
而本座的感受却跟乾隆爷如出一辙:身为皇后,如此懦弱,如此没用,朕.....决不原谅!
换而言之,客观来说,作为母仪天下统领六宫的大清皇后,富察.容音短暂而又凄凉哀婉的一生,未尝不是她自己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结果。
怎么讲?

1、不恰当的“善良”,害己害人。
没有原则的善良,其实就是软弱,换个角度也等同助纣为虐。
一路看下来,别说高贵妃从来不把富察皇后放在眼里了,就连小小的嘉嫔和舒贵人都敢逮着机会就随便“递嘴儿”,动不动便出言呛声儿或者趁火打劫一番。
不信且看第7集,在富察容音寿诞之日,看到皇上特意送给皇后的钟表寿礼,醋意大发的高贵妃立刻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地扔下一句:“臣妾昨日感染了风寒,食不下咽,不能参加您的寿宴了,在此谢罪。”然后,未及皇后答允,翻着白眼扭头就走。
按照大清后宫严格的等级制度,高贵妃这岂止是无礼啊,简直可谓“大不敬”。
再看11集,御花园高贵妃故意用京巴犬“雪球”吓唬愉贵人那一段——
愉贵人怕狗,皇后于是吩咐:“先送愉贵人回去”。
而高贵妃呢,一旁冷眼睥睨,不说先行拜见皇后,倒是甫等皇后话音落地,便即刻紧随其后喝止愉贵人:“站住!怎么见了本宫就匆匆忙忙地走啊,本宫又不是老虎,难道会吃了你不成?”
之后皇后再次强调“愉贵人身体不适,应该让她先行回去休息”。
而高贵妃则再次不顾长幼尊卑,不仅对皇后的话充耳不闻,干脆直接针对皇后、阴阳怪气地冷嘲热讽:“说起来,皇后身边真是聚集了一群奇怪的人,要么胆小如鼠,要么胆大包天。这是一种什么样儿的缘分呢。”
紧接着又对皇后的贴身宫女魏璎珞和明玉疾言厉色咄咄逼人:谁敢动本宫爱犬一根寒毛,本宫撕了她!”言来语去威风八面,以绝对气势压倒皇后,差点让观众疑惑究竟谁才是真正名正言顺的六宫之主。
以上,不知道别人怎么看,反正我是看不下去的——一个贵妃而已,就算再恃皇宠生娇,也没权利没资格这样明目张胆以下犯上。正常情况下,怎样腹诽都有可能,呵呵,居然有底气当面锣对面鼓公开叫板皇后?ennnnnnm,也太不成体统了,当本皇后是摆设么?小浪蹄子,简直找死!
更遑论一旁狐假虎威的嘉嫔,忽一会儿出言暗讽愉贵人是“恶贼”,忽一会儿又奚落魏璎珞“你倒是反应快,比狗还灵呢”......
咳咳,打狗还要看主人呢,一个小小的嘉嫔当着皇后的面竟敢如此肆无忌惮嘴上没把门儿的,谁给她的胆量?!不想活了是么?!还反了她了!
但,咱们容音皇后居然无一例外全都忍下来了、忍下来了、忍下来了......
诸如此类尊卑等级不分、没上没下的例子,《延禧攻略》更新完毕的前40集里比比皆是,不胜枚举。
你道真是皇上给高贵妃的胆子、助着她在皇后面前张牙舞爪?而高贵妃又借了半个胆子给嘉嫔?
才不是。
要我看,贱人们的胆子都是皇后本人给的。
作为一国皇后,富察容音不仅总是有意无意长他人威风,而且动辄息事宁人灭自己锐气,无论怎样受气受欺,都死要面子活受罪,很少发作,更别提给犯戒者以必要惩处......
呃,老虎不发威,怎么怨得奴才们总是把你当成病猫,甚至变本加厉越来越张狂。
所以啊,连累得身边人也老跟着吃瓜落儿——很多次,魏璎珞被人当成眼中钉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后快,都只因她十分碍手碍脚,是别人陷害“设计”皇后的绊脚石.....不然,就凭她一个出身低微名不见经传的小小宫女,摘不摘她的脑袋,还真的没那么紧要。
按说,堂堂一国皇后,宠冠六宫,本来应该有意识地、时不时在众人面前、自己给自己树树威,积久成习,然后才能服众,并成为身边人的保护伞。结果呢,事情完全颠倒过来了,反而成年累月需要身边宫女为她操碎了心——要么在被人揶揄的时候帮她以牙还牙,要么在太后责问的时候替她遮掩尴尬......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通观容音皇后生前所有,唯一还算有主张的地方,就是慧眼识人,把魏璎珞延揽到了自己身边。应该是第七集里,因为生日朝服的事情,看出魏璎珞的机敏灵活能屈能伸牙尖嘴利,于是,力排众议,果断留在身边。
及至后来,历数主仆之间所有相处故事,与其说皇后是魏璎珞的靠山,毋宁说魏璎珞更像是皇后的铠甲和防身利剑。甚至无需皇后指哪打哪,那也太没眼色了,好的防身利剑就应该是不待主人吩咐,自己就能随机应变攻守兼备,必要的时候甚至剑拔弩张割喉放血。
利剑为了守卫主人主动剑拔弩张,即便得罪人,主人也好出面罩着,主仆体面会一直在。若等到主人发出指令才前怕狼后怕虎地迟疑出鞘,那叫“指使”,很容易授人以柄,一旦出事,就是连锁反应,一个也跑不了。于此,魏璎珞做得才叫一个到位。
今天看到一则职场生存语录说:职场里最珍贵的不是善良,而是聪明人的善良。用来感慨《延禧攻略》里的富察皇后,倒是蛮贴切。

2、缺乏本应有的担当
女人扎堆儿的地方,利害关系错综复杂的地方,尤其盘根错节之处再跟男人这个物种有关的话,就不可能没有是非。
尤其尤其紫禁城这类女人们成天闲得没事干无风也能作起三尺浪的地方,更是如此。
风起于青萍之末——所以呢,作为主持大局的六宫之主,任何风吹草动都应该多想个“为什么”。
“傻白甜”那都是给小家碧玉准备的人设。一个皇后,家国重担百姓民生倒是没必要过分操心,不过,身处一群狐狸精的人际旋涡中心,恩威并施之下,斩钉截铁地将皇宫后院的女人们调教扒拉得规规矩矩清清楚楚,那不是最基本的职责和本分么,不然,以什么让一干人精妖孽轻易臣服跪拜?
有时候,该担当的不担当,总是和稀泥,总是回避主要矛盾,遇上事总是习惯掩耳盗铃,总是追求表面上的歌舞升平阖家欢乐......仁慈太过,无异于养虎遗患。
假以时日,待到小浪蹄子们都被惯坏了,成天只知道比赛似的飞扬跋扈互相踩踏,待到弄得一地鸡毛满目疮痍家破人亡,再来声泪俱下质问皇上:我容音没做过一件坏事,为什么落得如此下场......
不觉得太迟了么?
拜托,如果我是皇上,我倒想反诘一句——
皇后,你这问谁呢?那不都是你自己经年累月不作为造成的么?!朕把后宫全权托付于你,就想处理完国家大事之后,能安心回到温柔乡里,一家人和和睦睦安享天伦。结果呢,你自己看看,在你的管理下,朕的后院成天除了鸡飞狗跳就是鸡吵鹅斗,几乎永无宁日.....朕想起来就恨得牙痒痒.....皇后啊,你这根本就是德不配位好么。富察容音,你知道自己的身份么?你首先是朕的皇后,其次才是我儿子的母亲.....可是呢,你连自己都保护不好,还怎么谈得上保护别人......是朕给你的权利不够么?是朕在众人面前给你的尊荣不够?“皇后”这个身份位置,你就是这样维护践行的么?你就是这样报答朕对你的期望和信任的?
是,德不配位的话,被人越俎代庖甚至取而代之,无论在哪里,无论哪朝哪代,都是再正常不过。
这个“德”,说的可不仅仅是做个所谓的善良的老好人,也不仅仅是会看人脸色,更不仅仅是会伺候太后皇上......作为一国皇后,它其实还包括超越大多数女人的高屋建瓴的见识、洞穿人情世故的眼光、凡事举重若轻的智慧、以及遇事杀伐决断的手腕。
结果呢,富察皇后从始至终都缺少与其身份相匹配的担当与气场。
本来也算蕙质兰心,偏偏有本事处处自欺欺人——隔三差五受高贵妃挤兑、也数度被其他嫔妾无视轻慢,甚至因为“扮妆游戏”差点让一个低等宫女嫁祸成功......每每贱婢奴才们僭越或无礼的当口儿,从来不见富察容音拿出皇后应有的排场、给出应有的下马威——本宫面前,怎么由得你们这些贱人放肆!来人啊,拉下去,掌嘴!

3、从来不懂吃一堑长一智
人心这种东西,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环境、身份、人生遭际等等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纯妃是个例子,贤妃也是,尔晴亦然。
怎么判断人心的变化呢?有一个基本准则,就是随时审度对方跟自己是否依旧还是利益共同体。
丘吉尔有句话适用于古今中外,直击人性本体——世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当曾经的朋友、伙伴儿,一旦立场有变,跟自己有了利害冲突的蛛丝马迹,那么,敬而远之、防患于未然,永远都不嫌多余。
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但实际情况怎样?富察容音你接二连三失去亲生儿子,作为一个母亲,作为一个堂堂大清国皇后,你真的一点都没“多想”过?
你就算脑子再进水,就算前两次都是用自己儿子的生命换取教训,那么,第三次呢?怎么还是如此疏于防范?还会给人可乘之机?你的儿子你自己不全力警醒着去呵护,你想指望谁?作为你铠甲和利剑的魏璎珞才离开你一天,你就能让人找到下毒手的机会,你还敢说你配做一个合格的皇后?以及配做一个合格的母亲?
这世间,所有重复吃下的亏,说到底,都是咎由自取。
群狼环伺的时候,为了自己毫无防范能力的幼子,作为一个母亲,作为一个本来可以呼风唤雨的一国之后,给予孩子怎样的佑护和防范都不为过,神经过敏也不为过,别人有多少异议也要充耳不闻。
皇上不是说了么——朕怎么做,都合规矩。
那我富察容音大清国堂堂皇后,一样——本宫怎么做,都合规矩。其他人谁敢出声反对,看我不弄死她!
可但是,容音啊,你什么都没做。你的所作所为,根本就是束手待毙.....
所以,你有什么可抱怨的呢?

呃,据说真实的历史,富察皇后和七阿哥都是病死的,谁知道呢....
不过,电视剧里的安排,大约是为了推进剧情的需要。那么我在这里也纯属闲着没事戏说而已,就剧论剧,不深究史实,就,看着玩吧。
又及:我个人觉得这部剧里演技最好的,其实是皇上身边的太监李玉,那个眼神而和表情,真的很传神到位。演技最差的嘛,感觉是那个春望,做戏痕迹太重了,至少我个人是不喜欢的。
又又及:剧情里演员们的衣服少得寒酸。堂堂紫禁城里的妃嫔们啊,还是乾隆盛世的妃嫔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