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3—君士坦丁堡之战
1453—君士坦丁堡之战
如果你不知道今天那个地方叫伊斯坦布尔还是君士坦丁堡,不到最后一刻,真的不知道这场战争究竟谁会胜利。
说它是千年之战,毫不夸张,它结束了拜占庭帝国的千年统治,改变了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世界地位,直到今天那个地方依然叫圣索菲亚清真寺而不是圣索菲亚大教堂,虽然历史一向如此,在事后的角度看我们都仿佛言之凿凿的说那是个趋势,历史必然这样发展,但是放到当时,谁能预言究竟是默罕默德二世的矛厉害,还是君士坦丁十一世的盾厉害呢。毕竟在这千年之间,君士坦丁防御住了无数次的攻城,以至于它是当时最著名的最难攻克的城市。
奥斯曼世界对君士坦丁垂涎已久,征服这个基督教世界的象征,对伊斯兰教扩大自己的影响是多么大的帮助,这种激励让一代又一代苏丹尝试着去征服这座城市,穆拉德二世直到死了也没能完成这个伟大的任务,但是他的儿子默罕默德二世继位了,这位新苏丹,刚继位就展现出不一样的雄心勃勃,这一年他17岁。
------------------------------------分割线---------------------------
写到这里,实在是不知道如何组织语言,我多么想像茨威格那样在《人类群星闪耀时》完美的表现出那场战争那里的人物,可是言语的无组织性,尤其是对中东西欧历史地理知识的匮乏,只能傻傻的说一句话:这是本好书,那样的战争让你无法不爱上这本书。
但是
我只知道,看完这本书,我不知道有多么向往伊斯坦布尔这个城市,想去感受这个几千年的古都,曾经的基督教,如今的伊斯兰教圣地的魅力。
我只知道,这场由8000人抵挡几万人的奥斯曼军队的战争,没有一个情节不体现着双方的毅力,领导人的智慧,和历史的种种巧合。
我只知道,不到最后一刻,真的无法预料谁将是这场战争的胜出者,双方的压力大到无法描述,任何一棵稻草都可能成为决定历史的一部分。
我只知道1453年5月29号,当君士坦丁堡被攻克的那一天,当这个称号作为这个城市的名字被取缔的那一天,注定被历史铭记,被人民铭记。
但是,我不知道,当默罕默德二世踏入圣索菲亚大教堂前捧起地上的一把尘土洒向天空时,他究竟是怎样的心理状态。
我不知道,作为千年之战,它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究竟带来怎么样天翻地覆的影响。
我希望,当我走到圣索菲亚清真寺前,捧一捧尘土时,闭上眼,可以有一丝感受,具体是什么感受,现在的我不知道。
配图,比较喜欢甲骨文系列的书的外表、印刷和包装。

2018.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