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木的神性
转自梁超老师公开课
主题:麻木的神性
第一部分:肖像画的麻木动态
就是说美学究竟是一种积极体验还是一种消极体验,我个人觉得就是说到现在这个时代我们值得为这个问题进行一些重新的思考,所以就是说我比较喜欢研究就是美学,美学问题当中一些相对来说比较消极,因为就像肖像画的麻木动态,麻木这个词我们一直认为这是不好的,我们经常就是说我想在座同学我们都上世界美学史,世界美术史当中一个很重要的命题就是中世纪的艺术它因为太过麻木而缺乏人文性,所以说文艺复兴的,文艺复兴诞生之后使人文性,把人文性注入了艺术的生命,那么这个命题确实没有错,但是就是说他给人一种误导,就是从中世纪的麻木到文艺复兴的人文,他是否一个由坏到好这么一个过程,那么这个我觉得是时候我们重新思索这个问题了。
好,这是我进行这方面研究的一个初衷,那么我们接下来我们稍微看一下,看一些这个叫什么,我们稍微看一点这个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些作品的一些那个,作品的一些照片。

洛伦佐德美蒂奇像
这个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个彩陶画,就是说它是洛伦佐德美蒂奇像,就是说它是文艺复兴就是说对于中世纪艺术史感兴趣的同学可能会了解到这个人,应该说文艺复兴他不能算是倡导者,但是他是最大的推动者,就是说有了他才有文艺复兴,此人是自由美术学院的院长,但是当然他真实的身份他是佛罗伦萨的一个豪强统治者,因为他们这个家族在佛罗伦萨是很有势力的,这个是他的一个蔡绦像,那么这幅画我想我们所有的同学都已经很熟悉了。

米开朗基罗《朱利亚诺.德.美第奇像》(创作于1519-1534年间)
就是说我们画这个叫什么,画素描经常会画这一幅画就是说我们他的学名叫做美蒂奇像,学名叫美蒂奇像,但是我们有的时候我们给他起一个俗名叫小卫,因为他这个发形和大卫很像,发形还有这个鼻子跟眉弓和大卫非常像所以他叫小卫,而这幅画的主人就是前面那位美蒂奇的弟弟,他叫茱莉亚诺德美蒂奇,他前面那个是洛伦佐德美蒂奇,他们是兄弟两个,这个是刚刚那位的弟弟。

波提切利《维纳斯之诞生》(绘于1485年)
这个是弟媳妇,弟媳妇,这个波提切利的维纳斯之诞生就是说按现在一般美术史的定论就是他的肖像原形是当时的佛罗伦萨第一美女叫西蒙奈塔维斯普奇,就是说他是按照真人脸画的,当然我们可以看得出来你们仔细看,因为我们很少能够把这个脸放那么大看,他一整张画就是他站在贝壳当中,但是你把脸放大看了之后你看他这个嘴角这个疙瘩肉,还有这个下眼睑这个卧蚕,这个绝对是真人,这个就是说自己凭空想象,想象不出来的,这个是他的学生,米开朗基罗是美蒂奇的弟子,美蒂奇是佛罗伦萨艺术学院的院长,他是美蒂奇的弟子,这个是他的儿子,这个是他的儿子教皇利奥十世,利奥十世是文艺复兴一个就是一个最大的艺术投资的这个叫什么?一位教皇,他和拉斐尔是好朋友,他做了教皇之后拉斐尔就是写了一封信祝贺他就是说祝贺你当教皇,希望以后多增加艺术方面的投资。

教皇奥利十世(1475-1521)
这个是利奥十世,这个是他的另外一个儿子,教皇克莱蒙克,他的两个儿子,当然这个是他的养子,就是他这两个儿子当了这个叫什么?教皇。这个是美蒂奇的容貌,就是说跟第一张那个彩陶像还是非常相似,这个是美蒂奇的真正容貌,就是说他比照片还要真,那么这个是什么作品呢?

洛伦佐.德.美第奇(1449-1492)
这个是,我们把他称之为叫做文艺复兴时期流行一种叫做遗容头模,就在他断气之后他去世之后把熔化的蜡浇在他脸上翻模翻下来的,但丁也有,写《神曲》那个但丁也有,这个是美蒂奇的遗容头模,就是从这个当中可以看得出来就是文艺复兴时期刚刚他画的那些画我们再看他其他的几张肖像画还是非常写实的,没有试图把他画成一个英俊的美少年,而且就是我们目前来看就是说在所有的这个作品当中描绘的美蒂奇的像全都是愁眉紧缩,他这个动态是麻木的,他这个动态是非常的冷漠、麻木而且是非常的就是说忧伤的。

洛伦佐.德.美第奇画像

洛伦佐.德.美第奇画像
这几张画,因为今天讲座时间有限我就快点儿过去,而他这个人实际上他是一个非常热情洋溢的人,这个是美蒂奇写的一首诗,他也是一个诗人,写了一首诗,我们可以看出这当中热情燃烧的这个,他在没有做这个美蒂奇家族的族长之前他其实是个非常热情的让,但是就是说,因为做了族长之后他就是整个人忧国忧民,忧国忧民,所以说从此之后在肖像当中所表现出来都是一种麻木的状态。那么我们为我们和另外一件艺术作品进行对比,因为我们讲美蒂奇他坐在这个位置,他肯定就是说他的人的状态,个人状态是非常麻木。

洛伦佐.德.美第奇画像
那么我们再举一个例子来进行对比,我们也选一个最为普遍的一个例子,这张画中国美术史必讲,就是你们考试必考。

《韩熙载夜宴图》
《韩熙载夜宴图》,那么《韩熙载夜宴图》这张图里面的主角韩熙载,当然这个相对来说比较小一点,我们可以看几个,几个这个叫什么?局部图,韩熙载也是永远都是一张非常麻木,而且忧伤,若有所思的这种表情,因为我们讲《韩熙载夜宴图》,夜宴这个词用我们现在的话讲台湾人叫home party,home party,就是家庭聚会,照理说是寻欢取乐的,但是韩熙载没有笑容,一点笑容都没有。

《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底下这段话是《宣和画谱》里面《韩熙载夜宴图》的这个有赖,就是说《韩熙载夜宴图》有点儿类似于我们现在纪实摄影,所以就是说但是我们再来看这几个没有笑容的,没有笑容,那么就是说韩熙载为什么这么忧心忡忡,那么我们看《南唐书》,《南唐书》当中记载《韩熙载传》就是说后主,就是李煜,南唐后主李煜想让韩熙载做宰相,但是韩熙载不愿意做宰相,因为南唐灭亡于北宋之手这只是时间问题,就是北宋一步步打过来,南唐的灭亡也就是数载之间的事情,所以他说老矣不能为千古。他说我以后身后留下一个名声是一个亡国宰相,这个名声他说他担当不起,所以就是说他经常举办这样的夜宴,以声色自娱来向李后主表现他是一个胸无大志之人。

《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就是以此为作为那个,那么你看这里面他这个是正在玩击鼓传花,正在敲这个鼓,然后脸上表情也是非常凝重,就是在这样一个游戏的过程当中他脸上永远都是一种麻木的动态,所以就是说这个是新五代史里面的对于韩熙载,韩熙载为什么这么抗拒江南执牛耳,为何如此抗拒,《清新五代史》当中记载他有一个对手,对手就是李斛,所以就是说我们讲雕像中的这种麻木动态,表现人的麻木他并不是没有用的,我们应该这么说,他并不是没有用,他是有一定的神性的,他除了表达一个故事之外他有的时候可以表达一些故事之外一些纯精神的东西。

《奥林多夫裸女》
接下来有几张图我就快速跳过去了,他是世界美术史当中这种相对来说比较麻木的动态的这些艺术品当中的翘楚,那么这个就是我们讲也是美术史当中也几乎是必考题奥林多夫裸女,或称为奥林多夫维纳斯,这个是石灰岩小像,夸大女性的乳房和子宫,这个薛西斯一世娄山大墓,就是他上面这种雕工,雕的人物的动态也是非常的麻木,就是非常麻木,这个娄山大墓他是在山上整个挖出一个坑道,挖出一个孔道,他底下这个脚手架最底下一层差不多也有个五六层楼高,大概离地是22米,这个是薛西斯一世的娄山大墓。

《别碰我》费拉.安杰利科(1387-1455)
这个是安杰利克的《别碰我》,安杰利克是中世纪美术当中比较突出的一位艺术家,就是他画的很多宗教题材的绘画。那么《别碰我》这幅图就是说表现的就是耶稣复活之后,这个圣母刚好去,玛丽亚刚好去上坟,结果看到耶稣复活了,非常激动想去拥抱他,然后这个时候耶稣为了掩人耳目做了一个动作就是说别碰我,这个是宗教绘画画过三五七千张的一个常用题材叫别碰我》。

《扈从给布鲁图斯抬回他儿子的遗体》雅克.路易.大卫(1748-1825)
这个是大卫的护送给布鲁图斯抬回他儿子的遗体,这一幅是我们讲,那么这一幅的故事是罗马共和国早期刚刚建立的时候,这个罗马共和国的执政官布鲁图斯,这一位是布鲁图斯,布鲁图斯他为了就是自己的政治理想,因为共和国刚刚成立,有很多复辟派,拥立小塔克文的复辟派,然后在兴风作浪,所以说他是就是严罚惩罚复辟派,其中包括他的儿子,所以说他为了人民的民主,政治理想大义灭亲,这个时候他三个儿子已经被处死了,当时罗马共和国时期处死人的方法我们讲大棒打死,这个大棒有一个专门的名词,就是法西斯大棒,打死了之后把遗体抬回来,家里的几个女眷哭天抢地,其中这一位,这一位女士已经晕倒了,这一位女士已经过渡悲痛晕倒了,但是这个布鲁图斯表现出这种欲哭无泪,宛如白痴般的神情,那么这种神情他比起趴在地上痛哭这种强烈的感情而言,似乎是悲哀更胜一步,这就是麻木在情感表达中的一种运用,就是说如果这幅画把布鲁图斯画成一个正在嚎啕大哭的话那么这幅画的表现力显然会有所减弱。

《大海与太阳》
这个是马克思恩斯特的大海与太阳,这个是观念作品,马克思恩斯特与达达主义有一定的关系,但是他相对来说比较注重这种自然的非仁慈的冷酷的这一层面,马克思恩斯特,当然我们讲历史上有很多这种冷漠的这种表现,冷漠其实它是一种崇高的境界,当然包括古埃及的狮身人面像,我们看古埃及的雕像全部都是面无表情的,这个狮身人面像,这个狮身人面就是古埃及哈弗拉法老像,都是面无表情,表现出一种神性,所以说我们应该分析一下这种神性,神性的麻木从什么地方来的,所以说我们因此而引入了探讨的第二部分就是神性的麻木和神格革命,这个在我的书当中我提到了就是神这个东西他到底是一种怎么样的一种存在,他在人类文化的历史上他是怎么诞生的。

维吉尔像
维吉尔,维吉尔是跟奥古斯都是同时期的,他在他的田园诗,田园诗的第三章第60行写下这样一句。朱庇特大神充盈一切,维吉尔相当于罗马帝国的李白,就是罗马帝国时期,应该说罗马帝国时期的荷马更合适,就是维吉尔的长诗艾尼阿斯祭奠定了罗马帝国的民族自信心,他是一位高产的诗人,他写了这样一首,然后这一句诗令历史学大师维科感到非常困惑,就是说朱庇特大神是一个你们看美术史他就是一个老头,就相当于希腊神话中的一个宙斯,一个挥舞闪电的脾气不太好的大胡子老头,他如何能够充盈一切就是他要么在这里,要么在那边,怎么可能充盈于我们的周边,他有他的肉身,他有他的体积,他怎么能够充盈与这个当中,所以就是说维科因此看成是古代人思想与现代人思维方式迥异的一个证据,就是我们想象一下,就是这么一位神他并不是雾气形态的,他就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一个人,尤其是希腊、罗马的神,他们都有血有肉有性格的,他怎么会充盈一切,所以就是说这种想法给后世的很多学造成了思考。
法国年鉴学派的一位学者,的代表作是原始思维,就是他专门研究原始人的一种思维方式。

在原始人的思维方式之中就是说他认为我们现代的这些具有形态的这些,具有神格的这些神他出现的非常晚,什么叫具有神格的神就是这个神他有一个身份,你比如说玉皇大帝、如来佛祖,或者是这个叫什么?孙行者,就是说他这个具有身份的神出现的很晚,他是及由一次神格的革命他才出现,而在他们这些新谱系的神之前会是怎么样的一些神呢?
略维布利尔认为就是原始人所膜拜的那些东西,并不像我们现在想象的那些比如说风神了、雨神了、雷公电母并不是的,他膜拜的是一种特殊的原生质,他膜拜的真的是一种无所不在的东西,只不过他不能理解,所以膜拜他,他是一种基质,他并没有慈悲或者是威严之类的情感而言,与其说是神性,还不如说是一种未知的但是趋于不可或缺的物性,就是说我们膜拜,而膜拜一个东西,比如说你看他电灯亮了,如果是原始人的话,原始人就会觉得这个电灯亮了,是有一种力量在使它亮,然后我们就要膜拜,膜拜这种力量,而如果现代人的话一定是电灯亮了有一位电灯之神,有一个有神格、有人格的,有这儿一个像是一个戏剧人物一样的人,我们是膜拜这个人,然后这个人拥有这种神性,但是这个来讲略维布利尔说这种思维是现代性的思维,并不是原始思维。

这种世界观远比万物泛灵论还要古老,所以说很难见诸于有这个叫什么?文字的历史,所以我们讲略维布利尔给他起的一个这个叫什么,名字叫做这个词在现代的中国的文化人类学界当中一般称之为叫做“互生率”,当时我看了看就是略维布利尔法语言版,我个人觉得叫渗透率更好一点,因为现在的这个原始思维的这本书是1918年的俄文版改编的,因为社会主义的这个就是苏联是文化人类学对文化人类学有大力推动,他们请略维布利尔参加会议之后把他的著作用俄文出版,我们现在读到的是俄文版,法语版当中我觉得叫渗透率可能是更加那个一点。就是说我们讲这就意味着这种尼尔佛界的自然威灵在最古老的理解当中是没有形象的,他就是一种非常抽象的一种力量,比如说自然的原生力或者是某种毁灭力,就是他没有一个具体的身份,原始人的思维当中也没有保有这种想法,所以说你相对于原始人的话就是我们现代人对于这种神机的这种理解似乎有点儿变味,比如说我们在杭州,我们去这个叫什么?灵隐寺或者是成都有什么大庙我们去庙里膜拜,几乎所有人都跑过去膜拜,就是说菩萨保佑,我给你磕三个头,请你保佑我发财,或者请你保佑我叫什么,小孩考上面重点高中,有一种交易行为在其中,但这种交易行为其实说在原始时期,凡人和神之间是不能够进行直接交流的,是不能直接进行交流的,因为原始时期的神他是没有肉身的,他不存在他有一个耳朵他可以听到你说话,他没有,他没有肉身,他就好像这个叫什么dear,或者是空气一样,他是一种机制,所以说他是不能祈求的。

那么作为证据的就是现在人类历史最早的有一部史诗叫做《吉尔伽美什史诗》,这个是下面这个是《吉尔伽美什史诗》现在进寸的一个手稿,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这个应该也已经是一个比较晚的这个楔形文字,就是说应该是亚述或者是巴比伦的楔形文字,就相对来说就比较晚了,因为早期的楔形文字是竖排的,是竖排的,最早的苏美尔这些楔形文字,苏美尔这个文明是非常早的,苏美尔文明灭亡了五百年之后中国的夏朝才刚刚开始,所以就是说我们讲吉尔伽美什史诗当中有这么一个桥段,就是有一位,第一位由凡人升天成为的神,他的名字叫乌特斯彼纳提祖斯,他接受了神灵的启示之后托梦成为了新一代的神,因为当时有一个大洪水的传说,《圣经》里面的大洪水的传说是受到吉尔伽美什史诗的影响,大洪水之后幸存下来的一个人他成为了一个神,那就是说他和远古那些神不一样,他是先有了肉身然后再有了神性,这种当然这种分析有的同学可能觉得这个似乎有点儿无稽之谈,这个东西到底存在不存在?那么我们进行文,这个叫做文化人类学的分析就是说他是先有了肉身再有了神性.

这就提供了一种可能性,这就是给后世所有的人,所有的这个就是对于这方面进行思索的人提供了一种可能性,是什么可能性呢?就是凡人是能够升天成神的,就是你们小时候听故事讲猪八戒,猪八戒修炼了很久了,变成这个叫什么?天篷元帅了,结果后来犯了个错误又被打下凡间了,就好像你比方讲你考上研究生了,考上研究生再考上博士了,就是凡人通过修炼是能够升天成神的,这种模式是从吉尔伽美什史诗当中开始的,所以就是说这种更像凡人的神在原始时代是不存在的。就是说原生的神它就是一种,它就是一种自然规律,那么如果要在这两者之间理清头绪的话我们不妨做此推测,就是现代性的这种神的意向,其实是原始的灵的意向与物的意向之间的一种混合意向,因为在原始时期就是说有一个神凡人想向他祷告祈求某些东西,但是凡人是不能够跟他直接交流的,所以就是在凡人和周围这种虚无缥渺的神性之间有一个代言人,这个代言人就是巫,就是巫师,就是原始时代的巫师,那么我们在思想想一下这种就是这种模式,比如说你到庙里去,你说菩萨保佑我买彩票中100万块钱,你直接跟菩萨说了,然后你如果是个原始人的话,因为你没有办法跟这种原始的神性对谈的话你会去跟巫师说,巫师麻烦你帮我祷告一下,保佑我买彩票中100万块钱,这两种对话的模式是一模一样的,所以由此可见就是现代性的这个神他很有可能即便我的推测不正确,但至少他很有可能是这个叫什么?
他受到了这种物的概念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所以说我们讲大心理学家荣格在他的原形学说当中提到巫师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原形,巫这个字,上面是巫这个字在大篆当中这些写法。巫以武降神者也,降神这是什么呢?降神这个就是说在文化人类学当中就是降神我们可以用一个非常通俗的也许你们都听过的什么词,在东北我们把这个叫做跳大神,就是他通过一系列的巫术手段使得这个叫什么某种灵或者是某种神性附到他身上来,附到他身上来因为他有嘴巴,他可以通过这个嘴巴说,否则他因为那种神性他是没有这种器官的,他不能跟人交流的,但是他使他附到身上来的时候就是他能够交流的,所以说巫这个字在甲骨文当中的写法是你看上面这个十字架一个像田字四角开口,这两种道具很有可能第一个来说可能是个十字架,因为十字架是人类萃取出来的比较早的一种抽象语言,也有可能是手鼓,手鼓就是咚咚敲的有点儿像陵鼓这种鼓,这两种道具就像是在现在的这些巫师,就是我们看就是说当然我不知道现在可能东北已经没有了,但是在早些年东北还有能够跳大神的萨满,大概198几年的时候我们还找到了这些能够跳大神的萨满,但是这些萨满因为他实在找不到弟子,我估计可能现在都已经失传了,东北萨满跳大神他有一系列专有的道具的,包括他们身上穿的衣服,萨满真正穿的衣服是用乌苏里江一种很大的一种鱼的皮剥下来做的衣服,鱼的皮你想这个鱼得有多大,大鱼皮,所以这种从远古时期一直到现在这种萨满的做法方式都没有发生过什么变化,由此可见这种在原始时代的这个巫师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沟通天地与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