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重疾险
爱是动词,而不是名词和形容词
在我开始保险咨询服务以后,朋友问的最多的就是重疾险,每当遇到朋友说:璐瑶,我想买一份重疾险,给我推荐一款吧。
这个时候,我都会问:
你知道重疾险是什么吗?
你知道为什么需要这个重疾险吗?
很多人给我的答案是:
“不知道”
“看别人也买了我也想买”
“怕没钱看病”
“你推荐一款产品我就买”
除了这些回答当然也会有其他的,但是大部分人是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买保险的。
就像我们去旅游、给房子装修、还有我们买护肤品都会做功课再下手。
如果我们在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情况下,花了钱买了不知道具体用处的东西。你觉得结果会是如何?
应该不算太好吧
同理,保险也是一样
所以在购买保险前,请一定要做功课!
但目前一说到买保险,好像不知从何下手?
璐瑶要告诉你的是:
买保险并非盲目
而是根据自己的情况和需求进行投保
好了,回到正题上来
继续来聊聊重疾险
一、重疾险是什么?
说起重疾险,不得不聊聊,它的起源。
可能很多人以为重疾险是保险公司发明的,但其实重疾险是医生发明的。
重大疾病保险的创始人———
南非医生马里优斯·巴纳德Barnard博士
巴纳德原来是一名在心脏移植方面有相当高造诣的医学博士。

为什么一个医生会是重疾险的发明者呢?
这就要从一个病人说起:
“有一个女士在去往巴纳德的诊所时,她当时34岁,有自己的事业,离过婚并且带着两个孩子。她很消瘦、疲劳、多汗和咳嗽,还有吸烟的习惯,身体状况不好。经过检查发现她得了肺癌,还好是初期。
巴纳德医生通过手术切除了癌细胞肿块,对她说:‘我这次的手术非常的成功,你回去后做好后续治疗,好好的休息。目前你就像没有得过这个病一样,按时检查。’
但没有想到两年后,女士就回来了,但是脸色已经很难看了。赶紧去检查发现癌症复发了,只剩下不到三个月的寿命。
巴纳德医生甚至有点生气的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儿,不是和你说要好好休养?’
女士回答:‘治疗让我花了很多钱和时间,我要赚钱养家,我有两个孩子,我休息他们生活怎么办?’
这件事深深的触动了巴纳德博士,作为医生可以救人,甚至可以延长病人的生命,可却无法解决病患因缺钱而放弃治疗的难题。因此,巴纳德博士与南非当地的保险公司合作设计了一款保险产品,它能够解决病人在被确诊之后,获得一笔保险金作为治疗、康复及弥补收入损失的费用。”
“医生只能救一个人的生理生命,
却不能救一个人的经济生命”
——Barnard博士
重疾险顾名思义,重大疾病保险。
但你知道都有哪些是重大疾病吗?
2007年8月,由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与中国医师协会共同制定《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以下称《规范》)正式实施。
该规范中,定义了25种重大疾病的理赔标准,并且规定重大疾病保险必须包含其中6种最高发的疾病(恶性肿瘤、脑中风后遗症、重大器官移植术或造血干细胞移植术、终末期肾病、急性心肌梗塞和冠状动脉搭桥术)。
但是实际上,现在的重大疾病保险其实几乎都包含了该25种重疾,并且这些重疾的发病/理赔率,已经占到了全部重疾的95%以上。

你知道一个人患重疾的概率是多少吗?
在保险圈会有这样一句话
“一个人患重疾的数据是72.18%”

在2017年2月,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中国最新癌症数据,汇总了全国347家癌症登记点的数(注:中国癌症统计一般滞后3年,最新公布的是2013年的发病和死亡数据。)与2012年相比,癌症新发人数继续上升,从358万增加到368万,增幅3%。
“全国每天约1万人确诊癌症; 每分钟约7人确诊患癌”
二、我需要重疾险吗?
还记得几年前在电影院里的看的《滚蛋吧,肿瘤君》吗?
电影中漫画家熊顿在29岁生日时发现自己癌症晚期,在治疗过程中调戏男神医生,在面对病痛依旧带给大家欢乐的故事。
记得有一段是这样的
熊顿躺在床上跟妈妈聊天,
依偎在妈妈怀里摸着妈妈的嘴唇
她问妈妈,你想知道我的银行卡密码吗?
妈妈说:不想知道
熊顿说:是你的生日

一个人没有办法在之后的生命中陪伴亲人,给予最后的经济保障也是自己唯一能做的事情了吧。
熊顿在最后终究是离开了,我还记得当时电影院里全是泪人。
人生太短,牵挂太长
故事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是感动,当然也有思考
越长大就会发现疾病和死亡越来越常见
小的时候总觉得是
新闻中、电视里、报纸上的故事
却慢慢的变成了朋友圈里越来越多的“轻松筹”
渐渐的“生老病死”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
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个先来
我们在面对“生老病死” 时,更多的是无奈和伤痛
但是在无奈伤痛过后
是希望安稳的度过之后的生活?
还是在负债累累困难度日?
我们都无法做到陪伴家人直到永远
唯一能做的就是让“爱”一直都在
我叫璐瑶,话不多,想用自己的力量解决更多人疑惑的保险经纪人
我相信善良不只是一种愿望更是一种能力
当然 正直也是
个人公众号:璐瑶知mon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