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人的焦虑
查看话题 >终于,我承认佩服不择手段

对其他27岁人而言不过“not big deal”的一个事,领悟是一层面,终于彻头彻尾地承认了,则是另一个事。
大半年来活在极大的恐慌之中,在丧病的自我否定中得不到零星半点快乐,一个逻辑想不通就是想不通,期间的自我安慰堆叠多高也很快就会崩塌,喜乐无常的状态还催生了情绪控制无能的副作用。
以前若人问我,想要什么,我只能告诉你一个笼统的大概。现在想清楚了,焦虑、择偶、自由什么的,这些事情金钱都能解决,99.9%的诗与远方也是,至少那时你会有足够的余裕去启动计划。
没什么了不起的,大把年纪才把粉饰太平的泡泡拨开,看清自己想要的是钱罢了。意义只在于从没有目标的恐慌投入到有目标的恐慌。
在厦门的时候出于好奇加了一个做城市社群的人,对方手上有多个在厦工作的青年男女微信500人群,想入群的人都要发一个红包给管理员,每个大群下面又以不同名目划分了更细的、目的更明确的群组,吃喝玩乐,发照片以颜值身材为准入条件的都有。进入这些群则需要金额高些的红包。
管理员会拿不同群的所谓精彩聊天记录来证明收红包的价值所在,群里甚至会定期安排声音甜嗲的女生朗诵诗歌。
听着很扯是不是,无论这500个微信号是人是鬼,它的存在让我意识到,一旦你暴露期望、或者被人先于察觉你的某种欲望,他就有机会从你身上得到好处。而如果你具有足够的功能性,等同掌握了跑不掉资源。
知识付费的涌现也说明了这点,渴望得到的人太多了,不管钓饵是真是假,上钩试试再说。以这个逻辑去看励志鸡汤,只看到一群又一群想得到安慰的人。但成功学永远不会把现实粗鄙的内容写出来,你只能自己去搬开石头。
现实什么样,需求什么样,止损线将影响你会做到什么份上,不彻底的都是半调子,但重要吗?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就够了。居于高位的人不等同道德高尚,或者说,俯瞰众生的人不认同众生的慈悲。该物质的时候非要追求情怀,才是卑鄙呢。
安全感要来自于,让自己在任何情况下,都有逃跑的能力。我一直认为生活里得到最多快乐的人才是真正的赢家,现在我佩服为了获取这些快乐、果断地舍弃部分自我和以往设限的人。
今天的更新,退路有限的人才能理解吧。以后这里还是做三件事,继续摄影,学习运营,练习写文章,以主题性和影评为主。有实质性内容才不害怕。
为成人准备的童话故事不妨再听一遍:
洋葱、萝卜和西红柿,不相信世界上有南瓜这种东西。它们认为那是一种空想。南瓜不说话,默默地成长着。
看到这里的人,谢谢你。
原文来自我的公众号: 瑞球 (ID:rachelwithpumpkin 瑞球和南瓜的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