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该如何学习制作短视频呢 ?
自从短视频成为最流行的自媒体表达方式后,很多自媒体人都纷纷想从文字转为视频,来赶上这波视频风潮。但是做视频和文字有着较大不同。编写文章,只需要具备一定写作能力,脑子里有货,并且能很清晰地用文字表达出来就OK了,可是视频就复杂多了,不仅要会写脚本,还要会拍摄、剪辑等等一系列流程。这里我们先不探讨过多的问题,仅仅站在一个摄影人的角度,为想学做短视频的各位介绍一下拍摄视频必须要先了解的几个参数。 一、帧速率 拍摄视频之前,必须将摄像机(或相机、手机等设备)设置好拍摄的帧速率。什么是帧速率呢?视频不同于静态照片,它是由一连串的静态图片连在一起组成的动态图像,那么,其中的一张图片就是一帧,帧速率就是每秒钟视频包含多少静态图片,也就是每秒有多少帧。通常,电影的帧速率为24帧/秒,中国大陆电视帧速率为25帧/秒或50帧/秒。帧速率越高,画面动作越连贯。我们通常在拍摄视频之前,一定要设定好帧速率,无论选择哪种帧速率,整个视频的始终,都要相对固定地使用这一种帧速率(做升格慢动作等特效除外)。因为视频拍摄的素材之间如果帧速率不一致,很可能在后期编辑时遇到麻烦。 二、视频制式 在视频制作领域,世界上有两大视频制式,那就是PAL制和NTSC制。PAL制式的使用国以德国、中国等国为代表,NTSC制则以美国、日本等国为代表。P和N两种制式在电视业早就存在,并且现在依然存在,各国间制式的不同,导致互相引进的视频片需要进行制式转换。这两种制式最大的不同在于帧速率不同,P制为25帧/秒或者50帧/秒,而N制则是30帧/秒和60帧/秒。我们在视频拍摄后,如果需要在电视台播放,则最好选择P制进行拍摄,如果在互联网上播放,则可以忽略这个事情,但是所有素材之间最好为统一制式,否则就像前文所说,可能在后期编辑会出现问题。 三、视频分辨率 视频分辨率,也就是俗称的清晰度,它是按照如下标准划分的:标清720*576;高清1280*720;全高清1920*1080;超高清4096*2160。目前民用领域已经普及到了4K分辨率,也就是4096这个超高清级别,如果我们拍摄广告片或者质量要求较高的商业片,基本已经选择以4K拍摄,但是作为自媒体短视频的制作来说,显然用不到这么高的分辨率,在中国的视频网站上传播,以1080全高清拍摄已经足够。那么有的朋友会说,为什么不选择更小的分辨率降低视频存储的体积呢?因为考虑到后期编辑过程中还是有压缩损失的,所以建议以全高清拍摄,最后需要压缩小分辨率也比直接拍摄低分辨率的素材要质量高。 四、画面比例 在非电影的视频领域,普遍存在的画面比例为16:9与4:3两种,高清以上的视频画面比例均为16:9,这是业界统一采用的比例标准,4:3为标清画面比例标准,因此,我们从画面比例就可以区分高清和标清,就好像我们原来使用的老式电视都是方方正正的,但现在的液晶电视都已经普遍比原来的电视更宽一些,这就是高清与标清的画面比例区别。我们现在拍摄视频并在互联网传播,如果没有特殊要求,都要采用16:9的画面比例,而且所有素材要统一,否则编辑起来也是一个挠头的事情,画面会有黑边出现或这所拍摄的物体被压扁的情况。 上述几个视频相关参数是拍摄短视频的基础,无论用什么样的设备,无论拍摄什么样的视频,均需要先把这几个基础参数设置好,会为你的拍摄过程和后期剪辑做好基础,否则将会产生不必要的麻烦。如果完全是小白用户,完全不想耗费这么多时间来操作,可以直接使用市面上的短视频软件来进行拍摄,如抖音、小印象、快手等APP均可以直接拍摄短视频,还有自带的滤镜、特效等功能来简单制作,极大便捷了用户拍摄短视频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