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灾19】毁掉西晋最后希望的“名士”
↑点上面的猫头关注作者,第一时间获取更新~
晋怀帝收到苟晞的表态,立即给他发去密诏,授予他讨伐司马越的权力--因为天下大乱,洛阳和苟晞之间隔着犬牙交错的各方势力,有匈奴人、有司马越、有各个拥兵自立的军阀,苟晞过来需要很久,所以晋怀帝并没有诏告天下,而是用的密诏这一非主流方式,否则的话他会很惨:司马越正待在项城,离洛阳很近,而且道路畅通,如果晋怀帝公布自己的意图的话,司马越绝对可以比苟晞先到洛阳,把皇帝抓起来一番蹂躏。所以他只能秘密的通知苟晞,打一个时间差。
晋怀帝还是没有吸取教训啊,他忘了当年司马越是如何三下五除二的剪除掉自己的势力的,风范堪称内战超级强者。虽然司马越现在不在洛阳了,但想在他这样一个内战专家的眼皮底下算计他,晋怀帝还是太嫩了些。
大阴谋家司马越此生最后一次展现了他的所长,一发现皇帝和苟晞之间异常的联动,这个一辈子疑神疑鬼的小心眼顿时嗅到了味道,于是派出了游骑在成皋守着,这里是洛阳和苟晞之间的必经之路,如果晋怀帝和苟晞之间有文书来往,一定会从这里过。
他猜对了,他截获了晋怀帝的密诏。这份晋怀帝讨伐他的命令,第一个读者就是他。
他证明了,自己是这个时代排名第一的阴谋家,在没有任何真凭实据的情况下,仅仅是远远的听闻两个敌人的一些举动,就能判断出他们在背后的算计,并且极其精准的实施了定点打击,掐断了敌人之间的联系。
但是,也就这样了。
随后,司马越又展现出了他的另一个身份:外战的超级外行。
查明了这件可能让自己死无葬身之地的事情之后,他的应对方法,实在是让人目瞪口呆,哪怕是条只有最简单应激反应的草履虫,靠着自然反应,只怕也会比他做得好些:
他也传檄天下,给各州发去了文书,表示要声讨苟晞,然后派自己的大舅子去讨伐苟晞。
这是他的全部应对举措。
对于这件事的始作俑者、真正的幕后黑手、到目前为止还控制着整件事情走向的晋怀帝,他没做任何措施。
晋怀帝的意志推动了这次事件,只要改变他的意志,就可以把这场灾祸消弥于无形:司马越所在的项城,离洛阳不到一百里,骑兵一天可至,如果派一支军队赶回洛阳,将晋怀帝控制在手里,让皇帝诏告天下,剥夺苟晞的官职,让苟晞没有了大义名分,他还能翻起什么浪来?除了继续流浪,他还能干什么?
如果再狠辣一点,让皇帝再下一道诏书,命令天下各州反过来讨伐苟晞呢?
当然,各个都督未必会奉命,但是这样做,对司马越有几个明显的好处:
第一,苟晞这个潜在的敌人,没了皇命在身,而且还成了各州名义上的征讨目标,他就算不死,也再没机会发展壮大了;
第二,让天下各个军阀看到了皇帝的软弱,自己对朝廷的掌控力依旧强大,想挑战自己的,还得再掂量掂量;
第三,苟晞是当世名将,当年一个人就像赶鸡一样赶王弥和石勒,现在正是他元气大伤的时候,远非全盛时期可比,在皇命之下,说不定就有哪个想吞并他的刺史、都督之流,敢上去捅他一下,趁他病要他命,帮自己了结这个敌人。不然以苟晞之才,又对自己恨之入骨,要是他恢复过来,绝对是自己的心腹大患。
可惜,司马越放弃了裁判的位置,而选择下场跟苟晞打擂台赛。明明有皇帝这个BUG在手还要这么干,除了蠢,实在想不到其它的原因了。
晋朝由这个人权掌,实在是汉人的大不幸。
苟晞比他精明得多,虽然没有拿到密诏,但之前跟晋怀帝多次通书,事情基本上已经定下来了,现在看到司马越居然先一步讨伐他,立刻知道事情穿帮了,于是毫不停留,立即起兵讨伐他。
没人能在战场上小看苟晞。
即使是只剩残兵的苟晞也不行。
司马越的大舅子还在路上慢悠悠的走,苟晞已经领着自己剩下的几千兵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开干,先去攻打身边的河南尹潘滔--这个潘滔是司马越的心腹,当年就是他建议把苟晞从兖州调走的,后来又多次向司马越进言,对苟晞不利,属于苟晞第二个想掐死的对象,第一个当然是司马越。
其实都算不上攻打,苟晞简直是去捉人的。
听到苟晞来了,潘滔连抵抗一下的心思都没有,连夜就弃城逃跑了。
苟晞毫不费力的拿下了城池,可惜没能抓到老仇人,于是迁怒于其它喽罗,把抓到的尚书刘曾、侍中程延都斩首示众。然后整军秣马,准备跟司马越派来的军队决一死战。
人有时候真是很奇怪的动物,此时天下已经残破不堪,匈奴人就在洛阳周围虎视眈眈,等着要晋朝的命。而志在全盘接收晋朝的匈奴汉国,在灭晋之后,必然也不会放过这些割据一方的军阀,但这些晋朝的大臣,在外敌已经把刀架到自己脖子上的时候,却仍然想的是内斗,先和自己的政敌争个你死我活,全然不管无论谁输谁赢,也不过是死在自己人手上和死在外敌手上的区别。
权力能让人变成瞎子,只能看到眼前,看不到明天的变化。
司马越,这个晋王朝最大的瞎子,很幸运的提前闭上了眼,没有等到匈奴人的刀砍下他头颅的那一刻。
他也不是被自己人杀死的。
三月,内忧外患、积忧成疾的东海王司马越,在项城病死。
以他对晋朝、对汉民族犯下的罪行,能够安稳的病死在床上,实在是太幸运了。
他全方位的展示了,一个最糟糕的领导是什么样子:
他有旺盛的权力欲,这让他总是把自己放在国家之上,所有行为的出发点,都是为了保证自己能够掌权;
他有高超的政治斗争手腕,请注意,仅仅是手腕而已,他缺乏与之配套的视野和格局。这样带来的结果是,他没有政治家应有的大目标,一切的手腕只用在了维护权力上,其它人要么成为他的奴隶,要么成为他的敌人,而不会成为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共同奋斗的盟友和伙伴,连苟晞这样原本已经为他所用的人才,都被他生生的逼到了对立面。他的手腕只能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破坏,而不能转成开拓和建设。
他的能力极度平庸,可以说,除了政治斗争之外,其它方面均保留在小学生水准,不管是治国、整军还是用人,都是如此。拥有一个这样的领导,实在一种福气:敌人的福气,因为他会帮着敌人来打败自己的国家。
他上台的时候,晋朝对北方的异族还保有优势,匈奴人刘渊还只能占据半个并州,羯人石勒还在被晋军当作奴隶卖来卖去,但就在他掌握权力的短短几年之内,就让晋朝四分五裂,各个割据势力不断涌现,北方的胡人势力大涨,将汉民族拖到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甚至他死了,还要让自己的国家、整个民族的精英给自己陪葬--随着他的死亡,整个晋朝分崩离析,一场巨大的浩劫即将发生。
这样一个人,居然可以死在床上。
不过历史会补上自己的缺憾,不久之后,他的遗体将被挫骨扬灰,他的子孙后代将被斩尽杀绝。
而且历史十分开玩笑的,选择了一个胡人来完成这个任务。
石勒。
司马越死的时候,石勒刚刚攻陷了许昌。
许昌,就在项城的附近,相距不到三百里。
司马越一死,项城顿时乱成一团。
司马越虽然是个昏庸至极的糊涂蛋,做的决策往往是挑最坏的路来走,但他好歹还能做决策。
他一死,就没人能做决策了。
或者说,他的继任者,根本就不会拿主意。
王衍,这个天下第一名士,拥有着任何人都难以企及的清名,也有着任何人都比不过的无能。
和他比起来,司马越简直都是一代名主。
王衍的名声,都是靠清谈得来的,就是摇着扇子、嗑着五石散、说着空洞无边的哲理、禅理之类的胡话,谁说得别人听不懂谁就赢了。王衍是名士当中最大的赢家,他的清谈,只怕连他自己都听不懂。
这样一个人,一辈子就靠胡说八道活着,类似于今天的各种“大师”。但是,就因为他名气大,所以得到了意想不到的好处,在司马越死后,大家公推他继任元帅。
以嘴为生的人,做实事往往是不行的,王衍非常难得的一点是,他对自己有非常清醒的认识,所以当这顶元帅帽子扣过来的时候,他连连推托,不敢接受。
可是他不接受,别人也不傻,现在局势已经危急成这个样子,上台就要面对匈奴人的铁骑和马刀,谁敢说自己有力挽狂澜的能力?真有能力的,早就被司马越清洗掉了,此时留在项城的,都是一群毫无主见的傻子罢了。
王衍推来推去,没有一个人敢接受这个位子。
可惜庙堂之上,一群朽木为官。
巍巍大汉的勇武血性,至于算是完全断绝。
没人敢接位,但是这么多人,总是要找点事情做的。于是王衍考虑了一下,从自己平时最擅长谈论的天理人伦里,找了一件事出来:
“我们去给东海王送葬吧。”
这个提议,毁掉了西晋最后的希望。
下一章:
【五胡灾20】“四海之内皆他妈”
这本书原本不打算收费,坚持了1年多的免费阅读。
但理想抵不过现实,作者面临很大的生存压力,所以捱到现在,本书还是上架销售了。
为了对得起大家的买书钱,我新写了姚襄篇,作为付费读者的专属内容。
各位很抱歉,要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