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行 | 青岛、威海、潍坊,別漾魅力,一个个五彩斑斓的梦
有人说,一个人想要认识更大的世界,要么旅行要么看书,我从来不是一个爱旅行的人,宁可宅在房间里捧着书,想象一次旅行,也不想跑到万水千山的远方,因为我不会旅行,往往是要么不出发,一出发就是脑袋发热说走就走,到了目的地像五子棋那样乱蹦跶,最后通常是害的同伴们露宿街头,叫苦不迭。
我自得其乐,美其名曰“历经苦难的旅行是心灵的净化之旅”,然而这似乎成了惯例。到后来,找不到没被坑过的队友后,自己也觉得没意思了,就干脆还是玩房间里的旅行。直到遇到一个比我还爱玩,也和我一样不爱做攻略,任性的大面包同志。
借着出门办事的契机,我们又来了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此次的目的地-美丽的滨海城市青岛,计划四日游,临时又加了潍坊和威海。在这趟旅行中,我依然不靠谱,却从此爱上了旅行,我想旅行不在于看多少风景,玩几个景点,而在于你是否体验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只有当你真正的去经历过了,你才会重新爱上未知的旅行。
“去旅行,过一次异乡人的生活。”

我爱青岛
1
我原想来青岛看看德国风情的建筑,它却给了我太多的惊喜。

我们提前一天,买了8月14日晚上22点55分从杭州飞青岛的特价机票,到达流亭机场已经是凌晨1点了,一下飞机就是瓢泼大雨,在手忙脚乱中定了最便宜的189元的房间,纳闷着青岛啤酒节结束了,为何房价还是水涨船高,司机师傅一语道破,“青岛啤酒节持续几个月,每个月分2个点进行,这个月完了,没过多久,又有2个点开始了。所以这期间房价只高不低。”
到达目的地,一看房间,犹如当头棒喝,那价位的房就像是火车站旁的招待所,又臭又脏,无奈之下,夺门而出,就当花钱买教训,又定了400多的,却依然不如所愿。
将就着挨到了8点,锁定了青岛老城散步线路“中山路-天主教堂-嘉木美术馆-基督教徒-信号山-总督官邸博物馆-老舍故居-中国海洋大学-小鱼山”,乖乖预定了线路附近的酒店-乐家轩老街里主题客栈(青岛德国风情街店),把东西放好后就出发了。从早上10点半逛到晚上21点,约莫走了9个多小时,依然精力旺盛,真的被青岛这小小一隅的异域风情美到了。

2
如果要想看德国风情的建筑(个人感觉青岛老建筑的保护做的算是国内比较好的),体验一次小资的生活,走这条线路是不会错的。
为什么老城区遍布各种德式建筑?据记载, 1891年清政府在青岛派兵驻防,青岛建制。1897年德国人强征青岛为殖民地,同时这里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亚洲唯一战场,战争带来毁灭性灾难得同时,也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使得青岛快速从一个小渔村发展为一个现代工商业城市,最显而易见的,就是为当地带来了殖民地文化,德国将其生活方式植入到青岛,改头换面,使得青岛也曾以东方瑞士著称。



青岛老城区的独特魅力就在于起起伏不定的地势。各种红房子,鳞次栉比,排列在眼前。往往上了一个大坡,却刚走到一户人家的门口。这种在山城重庆可有的乐趣在青岛老城区同样可寻。


3
我之所以喜欢老城区甚于八大关更是因为这里有青岛最浓的人文气息。老舍,巴金,沈从文,梁实秋等皆在此小住或长居。不经意间一栋别墅便可能是某某名人故居,这里还有着数不清的独立书店,比如“在荒岛上迎接黎明”的荒岛书店、私人美术馆,更是给这片区域填色颇多。


最令我痴迷的莫过于这里的咖啡馆了,这里简直就是咖啡迷的天堂。沿途走两步就能遇上一家咖啡馆,每一家咖啡馆都自带浓郁的文艺气息,不管你走进哪一家,你都能感到很随意:喝着咖啡听着音乐放空发呆,相信我,没过多久,在这里你就能美美的眯上一觉了。



我记得我们当时坐在湖南路二十一号咖啡馆,在地下一层,里头光线很昏,爵士乐缓缓流出来,店主在和朋友聊着天,猫咪在笼子里假寐,有客人在沙发上睡觉,角落几本书,一把吉他,桌子随意摆放,坐下来没多久,他就睡着了,伸伸懒腰,看看还在睡觉的客人,他脱口而出 “青岛真适合睡觉”,我调侃着说,“青岛,是一座让人不愿意醒来的城市吧” 。他笑了笑,吃了点东西,就与店主聊天去了。店主是一位女生,养了8只猫,4只狗,她调侃自己,把咖啡馆的月供都花在爱宠上了。说完哈哈大笑起来。
这里就是那么随意的漫不经心,让人想要一直赖在这里。其实在这条老城线路上,像这样的咖啡馆很多,从头到尾,数不清,每一处都适合拍照、 发呆和睡觉,当然了,还有很好喝的咖啡。



咖啡馆的商业性丝毫没有打乱这片区域文艺小资的节奏。反而你会觉得它们应该作为这个景区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存在,我想这就是景区商业性与人文属性完美结合的典范吧。
除了能感受到浓厚的人文气息,这里更适合拍照,就那么说吧,无论走到哪里,你往那里一站就是一张很美的照片,所以一路走来,跟三五条街的就有情侣在拍婚纱照。

4
最坏心情的莫过于拍到手机没电了,幸好,每一家咖啡馆内都自备充电宝,慢悠悠的喝完一杯咖啡,在热情好客的司机的推荐下,他又去玩了潜水,实在克服不了恐惧的我只能站在海岸上等着。
我惊讶于这里的人的水性,举目望去,在海里游泳的基本上都是一些七八十岁的老年人,看着黑云渐渐的压过来,我着实为他们捏了一把汗,看我紧张的神色,一旁的大叔笑着说,这里的人水性都很好,每天一不游泳就浑身难受。我才渐渐放松下来。没过多久,潜完水回来的大面包同志就上岸了,激动的连话都数不清,虽挑战失败,但是至少潜了十来分钟,来一趟也值了。


在这期间,热情好客的司机大叔一直在潜水中心等着我们,并带我们上本地馆子美美的吃了一顿,还指引着我们去逛夜市,虽逛了一天,我们的心情格外好。我想青岛是一座温暖、有人情味且人文气息浓厚的城市,文化是这座城市的魂,人是这座城市的精神。我爱青岛。

我爱潍坊
因为第二天得去潍坊办事,所以在客栈里住了一晚上,我们就匆匆出发了。
如果说把青岛比喻成有文化的小资女,那么潍坊就像是一位淳朴的农村姑娘。整座城市显得破落,但这里的人心很好,他们热情好客、朴实大方,会拿出真心诚挚的招待你。
除此以外,让人想念的还有这道潍坊招牌-朝天锅,吃上了一回,会让人心心念念很久。

我爱威海
1
因为想要看大海,这天晚上,我们临时起意,买了高铁票,一直坐到了威海,2小时的路程丝毫没有减少我们对这座美丽的滨海花园城市的向往之情。定了海景房,放下行李,直奔沙滩,晚上11点多,沙滩依然热闹,星空下海浪声里,人们笑着闹着追着赶着,似乎每一个大人都回到了童年里。

在这个三面环海的城市里,最有名气的莫过于烧烤了,每到一处必然支着烧烤摊,当地人不看重早中晚餐,就把肚皮放到这顿夜宵了,吹着海风听着海浪,一家人、三五好友,坐在烟火气里撸着串,碰着杯,唠着嗑,惬意~
在内陆地区的我们吃不到那么鲜的味道,就像是前一分钟刚从海里打上来,后一分钟就端在你面前一样,大份的海鲜、炒菜让你吃惊,上完一盘又一盘,吃的撑了还要吃。



2
第三天也就是8月17日,赶着中午,我们坐车来到了市中心的韩国风情商业街,我们诧异这里竟然有韩国免税区,据当地人说,由于威海与韩国仅一海之隔,所以在威海定居、做生意的人很多,住的久了,也就区别不出来了。我想了想,怪不得所到之处,除了汉语以外,还有韩语标注。吃了一回心心念念的延吉冷面,我们坐上车回国际浴场。

晚上我们赤脚漫步在沙滩上,吹着海风,望着如白龙追逐般来袭的海浪,听着如雷的海声和嬉笑打闹声,他突然说,觉得好孤独。是呀,在大海面前,我们显得那么渺小,它有着强大的能量场掌控着我们,漂浮在上面的人,如它的掌上玩物,接近海岸线的人,又被它牢牢的牵引着,它漠然的俯视着这一切。我们在人群里,又在海天之间,紧握着,踽踽独行,享受着孤独,把希望藏在眼里。

3
晚上我们在下榻的酒店,预定了去刘公岛的旅行社,定了船票,于8月18日跟着旅行团游览刘公岛。
刘公岛位于山东半岛最东端的威海湾内,人文景观丰富独特,既有上溯千年的战国遗址、汉代刘公刘母的美丽传说,又有清朝北洋海军提督署、水师学堂、古炮台等甲午战争遗址,还有众多英租时期遗留下来的欧式建筑,素有"东隅屏藩"和"不沉的战舰"之称。其北部海蚀崖直立陡峭,南部平缓绵延,森林覆盖率达87%,有"海上仙山"和"世外桃源"的美誉。

刘公岛自1985年由封闭的军事禁区对外开放以来,景区风景名胜资源保护利用取得丰硕成果。1985年被命名为国家森林公园。1999年刘公岛被建设部命名为"国家文明风景区"。2011年晋升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我们参观了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刘公岛国家森林公园(有梅花鹿)、刘公岛博览园、刘公岛鲸馆、旗顶山炮台、东泓炮台、铁码头等景点。


耳边是导游断断续续的关于这座“孤岛”屈辱悲壮的历史,眼前是无边无际的大海,海防线、英式房屋,冰冷的炮台,我突然感到了一阵悲凉,遥想着百年之前的岛上的人们忍受着国破山河的屈辱,无力的对抗着殖民者们,受其压迫,残喘苟活着,而现如今,这里却人去楼空,徒留有百年前的建筑和文物,不禁一阵酸楚。
文物古迹的使命就是让我们铭记历史,不忘国难,奋发图强,只有国在,家才在,我想,爱国主义教育应该成为一场全民教育。
4
在意绪难平之下,我们坐船离开了岛屿,不紧不慢的又去吃了一回延吉冷面,看着这对韩国夫妇忙进忙出,热络的用汉语寒暄着,我笑了,地大物博,有容乃大;不忘历史,忠于国和家。
在这里,生活着一群安居乐业的人们,不问国籍、信仰与种族,淳朴友善的人们生活在这里,互相爱着,也爱着生活。我喜欢这里,威海,有无尽的海,有包容的爱。

短暂的假期随着航班的抵达而结束,一声“杭州”,我回落到了现实,脑海里、心里却多了一些难以名状的东西,我把它叫做经历。
旅行真的很必要,在一个地方呆久了,始终会落入平淡和乏味,但是旅行会让我们切切实实的经历一种不一样的生活,慢慢渗入进你的身体里,吸收、消化、内化,增长了见识,也让你更加热爱生活。
为了更好的生活,工作久了还是应该重新出发,去感受,去爱,生命会变得更加丰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