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大社、奈良町、游山别馆、和山村——关于奈良的衣食住行
1. 春日大社
奈良实在很小,从市中心走到春日大社也不过只要半小时,不过为了节省脚力有条件还是推荐坐公交车。这里的公交车挺有意思,最主要的是环绕商业中心的两条环线,一条顺时针,一条逆时针。这个环线可以到达奈良公园(包括春日大社、东大寺、兴福寺,以及奈良博物馆)以及南部的奈良町和元兴寺。另外由于环线上同时有顺时针和逆时针两班车,而且车次非常频繁,所以如果只是一日游基本上就足够了。

而至于其他的公交线路则沿着各个方向来回,沿途经过奈良市的其他主要景点,车次会减少很多。但如果要去稍远一点的景点,就要依靠它们了。另外由于城市太小级别大概不够,在京都指哪打哪的google map却没有奈良的公交信息,这时候就需要你提前做好功课,至少查一查去哪里该坐哪一班车以及记清楚时刻表。除此之外,如果要去偏远一点的经典,一张公交一日票恐怕也是必须的。
看一看google map就会发现通往春日大社的有两条路,一条是从大路口斜插过去的“近道”,另外一条则是稍远一点的正式“表参道”。两条路我们来回都走了一下,一致觉得还是正式的表参道风景要好一些。一路上古木参天,间杂以道路两旁布满青苔的石灯,确实风景迷人。最重要的,还是一路上到处都是奈良最大的卖点和象征——奈良鹿。


奈良鹿是东亚梅花鹿的一个亚种,冰川期沿着大陆架上的冰桥一路迁徙来到了日本。在奈良时代藤原氏建造春日大社的时候,由于传说中神骑着白鹿而来,就将鹿看作是使的使者,使得鹿在此处受到极大的尊敬。没有天敌还不会受到人类伤害的鹿群,最终就以春日大社为轴心,逐渐繁衍开来。到了现在这些因为长得可爱、会四处靠卖萌向人类讨食的鹿,反倒战胜一众历史文化景点,成了奈良当地最重要的一张旅游名片。
——所以说挑选吉祥物也是很有讲究的,和本地传说相结合固然重要,长得讨喜才是关键——你看印度神牛在民间也是广受崇拜,可是就没有人组团去印度喂牛……

当然奈良的鹿可没有看上去那么纯良,各大景点广泛树立的警示牌背后是无数惨痛教训的总结。即便是这样,仍然会无数次目睹游客一路尖叫一路被鹿群追逐着仓皇逃窜的惨剧……
——个人感觉不一定对,奈良公园内在各个景点分布的鹿群其实性格是不同的,最外围大草坪上的最嚣张,其次是东大寺门口,简直就是“鹿霸”。而春日大社表参道上的就相对温顺,只会不停点头向你讨要鹿餠,像外面常见的那种趁你不注意一口抢过地图大嚼特嚼的事情就极少发生……

我们来春日大社的时候,正好碰上它二十年一次的“式年造替”,号称这已经是它第六十次迁宫了。我们以前在伏见稻荷大社提到过,所谓“式年造替”就是当建筑物达到一定使用年限之后主动将其解体,再在另一块用地上重建神社,而将现在的神社用地留待下一次重建时使用。按照日本神道教的说法这是因为神是喜欢洁净的“住所”,而建筑用久了就会变得不再洁净,因此需要重新建造一座以愉悦神灵。这种说法,应该是在当地环境下传统建筑无法持久保存这种现象在人们观念上的一种反应,倒也称得上是一种非常新颖的“逆向思维”。
春日大社是日本规格最高的三座神社之一,它的式年造替当然也是当地的一件大事。在来的火车上就看到有宣传“造替完成”庆祝活动的宣传海报,整个奈良城内更是到处挂满庆祝的横幅。而在春日大社自家的表参道上,除了四处悬挂的标语,路旁的每座石灯上还细心地从里面贴上了和纸,为晚上的亮灯仪式做准备。从宣传上我们还看到,旧的神社在拆掉后会把屋顶的桧皮做成一束束的,如果为重建工程捐款的话,就可以获赠放在家里镇宅除厄——日本人这种皆大欢喜的生意经,还挺值得学一下的。


我最喜欢表参道的一点是它的光线,树林中阳光既不刺眼也不会太暗,就不会有在日本拍照老是局部过曝的遗憾。再配上标准和式的石灯和萌萌的小鹿,实在是一个非常好的取景点,如果你想拍一些美美的日式人像摄影,不妨考虑一下拿这里当外景地。


表参道走到尽头就是神社,从正南门进入后的神社外围可以免费参观,再往里的本殿以及宝物殿等就需要购票进入了。我们时间有限,后面还有个重头戏等着,这里就只好割爱了。

2.奈良町
第二天我们从唐招提寺出来,一看表发现距离下一班回城的公交只有不到五分钟了——当时是周末,奈良这些郊区路线要一个小时才有一班,万一错过下一趟当天整个计划都要泡汤!这下两个人着了急,用百米冲刺的速度发足狂奔赶回公交车站,总算是没有错过下一班车。
——这里也要提醒一下大家,从公交车站下车后不妨先到对面站牌确认一下回程时刻表,以便于合理安排行程。
下一个游览项目是奈良町,位于运行非常频繁的环线公交车路线的南端,是一片特意保存下来的江户时期的町家建筑群。这些建筑营建得非常密集紧凑,多为商住两用,集中体现了江户时代繁盛的商业气息。町家只有两三百年的历史在以千年为度量的古都奈良实在是不够看,但是抛开历史价值只看旅游特色,这里由于集中了很多好吃好玩的店铺以及奈良独有的特色土特产店,还是非常值得一游的。另外奈良町和其北端从奈良近铁站通下来的一条人气极旺的覆顶商业街已经连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南北狭长的商业中心,沿着一条路走下来,好吃好玩还有历史气息,何乐而不为?
坐公交车回到JR奈良站,转乘逆时针方向的1号公交车到田中町下来,就是奈良町的南口了。沿着小路一路往北,两边皆是古色古香的传统式町家建筑。第一个正式景点是格子之家。这是奈良政府专门保留下来的一栋传统町家建筑,仍然维持着当年的内部格局,供人免费参观,以感受奈良当年的生活情景,常年都在日本“最佳免费旅游景点”里榜上有名。


由于町家建筑作为商铺在当年是按照店铺的横向占地面积收税,所以绝大多数建筑都形成了狭长的构造,前面第一间用作店铺,后面则作为家人的生活起居空间——其结构和地少人稠的岭南地区的民居也非常接近。有趣的是,由于地理气候环境等各方面条件的一些相似性,两者还不约而同地采用了很多相似的补救措施。比如日本格子屋和岭南民居都在正面对外处使用了木头栏栅——不过一个是横栏栅(广式趟栊门)一个是竖栏栅(日式格子),这样在维持房屋安全性的同时,还可以保证室内空气的流通;另外在建筑的中部都会建一个狭窄的小天井,增加室内的采光。不过日本人和中国人在江户时代(明清时期)的生活习惯已经有了较大的区别,所以在内部细节上就体现了大量日本特色。比如町家建筑的厨房是建在町家正屋的一侧,而且为了节约用地变得非常狭窄,同时出于生火的需求没有铺设榻榻米而是直接暴露土地。建筑内部的主体部分前中后三间通铺榻榻米,形成一个非常日式的连通空间,白天用于起居,晚上用于睡觉。在天井一侧则设有厕所和浴室,后面是附属房间和仓库。另外在中之间有一个巨大的非常有日本特色的箱式楼梯,可以借此通往阁楼,同时在下面还可以收纳物品。整个格子之家体量紧凑精巧,充满了温馨的生活气息,弄得少爷像个小孩一样爬上爬下乐不可支,嘴里还嚷嚷——“这里可以当卧室这里是吃饭用的餐厅!”


虽然是免费的景点,但是格子之家的各项服务也是一点不含糊。进门的前台上摆满各种奈良町和格子之家的介绍资料以及精巧的和式折纸摆设,还设有专人负责向游客介绍屋子的各种机关——我们正碰上服务生小姐向游客们展示厨房前面那扇木制大门的三种开闭状态,以满足白天晚上不同的生活需求。变形金刚一样华丽的变形手法逗得旁边三个女孩子一边大喊“四国以四国以”一边拍手直笑。


从格子之家出来,沿着刚才的小路边走边逛。路两边散落着一些当地商铺,这边的游客并不多,氛围也是格外悠闲。其中有一个摊贩在路边墙角设了个地摊,摆满了自己用竹子木头制成的小玩意儿,主人自己却不在摊上看着,只是标明了价钱让游客自觉付钱。还有个店家在门口摆着一堆生活杂物售卖,我在摊前转身的时候不小心碰倒了一旁的架子顿时东西倒了一地——心想着这下惨了,遇上碰瓷的不死也要扒层皮……店主人是一对年轻夫妻,男主人赶紧过来把东西摆回去,女主人在一边一个劲鞠躬示意我们不要紧不要紧,还欢迎我们进去随便看看。我们两个怪不好意思的,一面跟店家道歉一面就进了店铺,女主人立即又推着丈夫陀螺一样转进店铺后面,不一会儿端着两杯冰咖啡出来热情地招待我们饮用——这下不买点东西我们自己都觉得说不过去了,可惜这家店主营的是东南亚风情的生活杂物,浓烈的风格跟我们有点对不上……最后还是买了几个比较素淡的竹编餐巾环。
再往前路边还有一家茶铺正在烤制烘焙茶,浓烈的香气一直飘到了街上,勾得我们进去买了一大包茶叶和一只精美的茶叶罐子。另有一家纸制纪念品店不过斗室,里面陈列着各式各样手工和纸做的贺卡,书签,以及胶带纸等物。再往前路的尽头上是著名的吉田蚊帐,他们家卖的蚊帐是奈良名产,质地绵密,一旦见了水就会变得极软,现在除了用作蚊帐外,还开发出各种其他用途:比如蚊帐布做的厨房巾,分作几十种颜色尺寸摆满一面墙,后面则挂了一长排各种尺寸花色同样是蚊帐质地的暖帘。

吉田蚊帐的附近有元兴寺遗迹,元兴寺当年和大路边上的兴福寺、东大寺一样,都是国家级大型寺院,后来逐渐被废弃仅留下现在几座零星的建筑,现在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仅仅是作为历史文物的价值比较大。从吉田蚊帐的路口转过弯来则是奈良町物语馆,是一座当地专门用作演出集会展览的传统会馆。

再往前则是一所和格子之家非常接近的,同样是展示奈良当地人江户时代生活面貌的传统町家建筑——奈良传统住宅之家。不过比起格子之家来,这座住宅可就阔气多了,从宽度上讲比狭长的格子之家宽了一倍多,可以做到左右分别布置庭院和住宅。内部空间也非常灵活多变,由曲折的走廊将整个屋子划分成好几部分,还各自配有不同的小巧庭院。其主体部分是四间和室打通而成的,拥有二十多叠榻榻米的内部空间,足以容纳一大家子的饮食起居,楼上还配有阁楼,显然当时住得起这种房子的即便不是大富大贵,起码也是个殷实之家。不过由于房子比较大空间也较杂乱,反倒没有了格子之家那种紧凑温馨的居家之感。最要命的,是这座民宅里正在举办活动,正在展示某位艺术家用铁丝羊毛等制作的“艺术品”。一个个深海怪兽一样的东西铺满大大小小的房间,“艺术”没看出来,更像是整个房屋被恶魔附体中了邪,用来表演日本阴阳师驱魔倒是挺合适的……




从这里再往前走就出了奈良町的范围,沿着小路继续往北走到头就是猿泽池,可以在此欣赏兴福寺五重塔在水面的倒影。向西走不远就是大名鼎鼎的日本中川政七在奈良的本店——游中川。这家百年老店专门经营用日本传统手工艺制作的生活用品,最早同样是靠贩制蚊帐布——也就是奈良晒——起家,现在已经将业务渐渐扩展到其他物品包括文创领域,比如厨房用巾、手帕、包袱皮、挎包、和式贴纸等。游中川作为连锁商铺的本店,还拥有一些极具奈良特色且仅在本店销售的专属物品,上面充满了奈良的印记——比如大佛、小鹿、唐招提寺花纹、以及正仓院藏品等图案。到了这里我和少爷终于算是得偿所愿,老鼠掉进米缸里一样如鱼得水,看什么都可爱,看什么都要买,恨不能将整个店铺席卷一空。


然而好容易从游中川出来,经过人声鼎沸的中谷堂麻薯店,前方不远处还有一家同样属于中川政七旗下的“大日本市”奈良三条店。和强调奈良特色,维持品牌逼格的游中川不同,“大日本市”眼光要更宽广一些,着眼于囊括整个日本有传统特色的生活用品,卖的东西同样精致但是品种花样更多,在创意上也是荤腥不忌不再局限于奈良的当地特色,什么机器猫HelloKitty熊本熊富士山各种花色图案的厨房用巾让人眼花缭乱地摆了一墙。没办法,两个人只好从头来过,再次老鼠掉进米缸里一样如鱼得水,再一次看什么都可爱,看什么都要买,恨不能将整个店铺席卷一空……
中午饭除了中谷堂的麻薯,我们还品尝了当地有名的平宗柿叶寿司,买了两盒有各种不同鱼肉的,我觉得还好带着一股柿叶的清新,少爷却嫌弃太腥,所以这个还是看个人口味了。不过虽然寿司的评价是褒贬不一,但是接下来的甜品——同样是当地名产的大佛布丁却得到了众口一辞的好评!口味之清甜绵密、回味悠长都让人入口难忘,吃完了还想吃又特地跑回去买了两瓶,等全吃完了仍然意犹未尽,少爷还把瓶子洗干净了收好说是要带回去留作纪念——要不是这东西保质期只有俩小时我看他恨不能背上两大罐子带回家去慢慢吃……


总之通过这两天的相处,我们简直就是深深地爱上了奈良这座看上去很土气的小城,变成了它的脑残粉!这里民风之淳朴好客,物品之物美价廉,都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相比于一直在强调逼格逼格却一直在掉的京都,奈良更凸显其平易近人又不失优雅的古都风范。而且这里的文物古迹年代更加久远、还更有观赏性,实在是诚意满满分量十足……如果来关西旅游选择住在大阪或者京都,对奈良只是拿出一天时间来公园简单喂喂鹿,那么我会觉得实在是有点可惜:因为一方面这里的文物古迹实在是太多太好,值得多花一点时间仔细观赏;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以奈良的实惠,比起大阪或者京都花同样的价钱无论是住酒店还是吃饭,毫无疑问这里会带给你更多的惊喜。
3. 游山别馆以及和山村
其中一个惊喜就是我们在奈良居住的旅馆——游山别馆,因为其位置极其便利,好多人都选择住在这里,同时它又是一座传统的日式旅馆,可以让你领略典型的和式居住体验。最重要的,则是比较起京都那些传统日式旅店来,这一家可就便宜多啦!

我们当时订的是这个旅馆最大的那个房间,进去就被房间的宽敞吓了一跳——里面足足可以容纳八个人一同入住,一起打滚都毫无问题,尽头是一面用于收纳被褥的壁橱和书院造结构的收纳架。南面整个房间通过走廊面向中心庭院,外面葱葱郁郁的植物保证了私密性,走廊外侧则有好几层玻璃门用于保暖,内侧则是两扇日式纸拉门,全部打开后,四下无人,一片鸟语花香——如果不是急着要去逛景点,感觉光在这个走廊上我就可以坐一整天……

旅店虽然便宜可服务却并不打折。晚上我询问了一下前台小姑娘第二天去法隆寺的路程该怎么走,小姑娘当时没找到,然而过了大概二十分钟却来怯生生地敲我们房间的门。她递给我一张纸条,上面详细写明了去法隆寺的各种途径和用时——虽然她提供的方式跟我在网上找到的其实也差不多,但还是非常感谢人家。

这家店唯一的问题大概就是房间隔音不太好,隔壁说话可以听得一清二楚,但是对于一座传统日式旅店来说,这也是没有办法避免的事情。
奈良的实惠还体现在这里有全世界最便宜的一家米其林三星料理——和山村,同样的价钱在东京或者京都连个米其林一星都吃不到,这里却是三星!店老板就像传说中的那样喜欢收藏各式精巧的酒器,一入座就先端上一大盘供你挑选当晚饮酒的器皿。我选了一个“建窑天目碗”风格的小碟子,而少爷则选了一款传统日式小酒盅。而随后端上来的清酒再次让我们被奈良人的实在所震撼——本来看到价钱我们以为和京都一样是按杯算的,点了两杯心里还一阵嘀咕“哎唷有点贵哦!”,结果结结实实给我们上了两壶……我的乖乖没办法只好“舍命陪君子”了,一边狂吃海塞一边仰头猛灌。












真的,如果你来日本想要奢侈一把,不妨把机会留到奈良!
© 本文版权归 DarkWillow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