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光与影,营造令人难忘的感官冲击
创新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创新是一种厚积薄发,离不开知识的积淀;更是一种传承,离不开前人打下的基础。不同于以往的媒体艺术创作,艺术家和设计师们近几年的新媒体艺术项目创作都传达出一种创新精神:新媒体艺术既容易被人们理解,又能给人们带来十足的乐趣。
毫无疑问,光是许多技术装置的基本要素,它能以个性化的方式点亮黑暗,实现事物由静态向魔幻的转变。当科学技术以光线为媒介来呈现视觉效果时,黑暗就成了光的舞台。技术与光相结合,可以把公共和私人空间变为充满神秘与诗意的栖居所。光与影将带领我们踏上“仙境幻土”,实现我们的奇思妙想。光是新媒体艺术的核心,光的表达将人的认知转变为一种富有神秘色彩的艺术,给观众留下难忘的感官冲击。
今天我们为大家分享的是来自世界各地不同的新媒体艺术家,他们用光作为新媒体装置的元素,传递出创新精神,为人们带来体验的乐趣。
“光能以个性化的方式点亮黑暗,实现事物由静态向魔幻的转变。当科学技术以光线为媒介来呈现视觉效果时,黑暗就成了光的舞台。”
—— 大卫·托伦茨(David Torrents)
▼
罗斯加德工作室
丹·罗斯加德,荷兰艺术家、创新者,他的社会设计实验室又名罗斯加德工作室。秉承着让世界更美好的理念,丹·罗斯加德与他的设计师和工程师团队一起努力创造未来世界景观。工作室将人、技术和空间以特有方式联系在一起,旨在改善日常城市生活并激发人们的想象力。罗斯加德工作室位于荷兰鹿特丹的一家老玻璃厂,人们称之为“梦想工厂”。在这里,他们将新的创意丰富拓展成为未来景观的智能模型。
水之光
“水之光”是一个既可以表现水动则一泻千里之伟力,又可以表现水静则碧水微澜之温婉的梦幻风景的装置。它是一场虚拟洪水,模拟了在没有人为干预的情况下洪水可以涌到的高度,警示人们全球变暖引起海平面上升可能带来的灾难性后果。


创新是根植于荷兰人的基因之中的,荷兰的水利工程和堤坝建设就是最有力的证明。然而,创新的基因似乎被人们遗失。该装置之所以能给人震撼人心的、富有诗意的体验,正是因为它的创新,这也强调了创新的作用和重要性。


该装置最初是在莱茵河与艾瑟尔河(Rijn & IJssel)河畔创作的。新的“水之光”特定场域系列装置是为阿姆斯特丹博物馆广场设计的,开放的第一个晚上就吸引了6万多名游客前来观看。它还在伦敦卢米埃、举行第十四届不眠夜(Nuit Blanche)活动的巴黎、荷兰第一处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世界遗产斯霍克兰(Schokland)、荷兰的阿夫鲁戴克大堤等地进行展览。




发光的自然
“发光的自然”将人类、生物、技术三者巧妙结合,展现了荷兰阿夫鲁戴克拦海大坝上原始的自然生命之美。这个神秘交互展览的主角是活体发光藻类——世界上古老的微生物之一。

当这些单细胞藻类处在理想状态下,且得到适当的养护时,才能在人触摸时长时间发出自然光。藻类也是生态循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该新媒体艺术装置,观众可以从大自然中窥见一丝未来新能源照明的发展趋势,比如将发光藻用于公共照明。该装置只在阿夫鲁戴克拦海大坝中的一个极有历史意义的地堡展出。

▼
通用装配件工作室
通用装配件工作室,位于伦敦,是一个使用光和媒体进行装置创作的工作室。自2013年成立至今,他们已多次受委托为在英国和其他欧洲国家举行的表演、举办的展览和户外音乐节创作了互动式多感官装置,如大不列颠圆屋酒店(the Roundhouse)、巴比肯(Barbican)、皇家节日音乐厅(RoyalFestival Hall)、索纳+ D 巴塞罗那(Sonar+DBarcelona)、伦敦设计节(London DesignFestival)、AND 节(AND Festival)和乌特勒支福托多(FOTODOK Utrecht)。
光线授粉

“光线授粉”旨在表现光的传播,并解析光线与通信密不可分的联系。该艺术品的主要制作材料光纤,是光线传播的优良载体,它大大促进了高速通信的发展。因此,这个艺术装置同时也是个小型光纤通信的原理模型。但它并非是要解说光纤的某个特定功能,它展现的是一种灯光交互的新方式,具有更强的普遍性和趣味性。

“光线授粉”装置中约有20,000 个LED 小灯安装在光纤的顶端,其中夹杂着一些测量光线强度的传感器。观众向这些光纤照射灯光时,它们即阵阵发光作出回应,就像那些自身会发光的生物,比如荧光珊瑚。这种授粉效果是通过实时引擎Unity3D 模拟萤火虫的群聚效应设计出来的。交互过程就是靠制造光线湍流场来扰乱装置原本的光线轨迹来实现的。

该装置的创作灵感来源于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发光来进行通信或发出警告信号这一自然现象。
▼
玛娅·佩德里茨
玛娅·佩德里茨是一位使用尖端技术打造变革性的体验空间的艺术家。在校期间她主攻用尖端技术增强和丰富空间体验方面的课题,先在纽约大学获得硕士学位,而后在华盛顿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值得一提的是,她在先锋机构的培训经历使她认识到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能左右人类的感知,使观众能认知地、感性地体验艺术空间。玛娅· 佩德里茨还发现,灯光是塑造观众体验的有力媒介。自2000 年以来,她一直在研究、实践和传授光和艺术在改变人类体验时相辅相成的作用。
天空全景

“天空全景”是一件艺术装置,其使用沉浸式投影技术将普通的会议室变成风云变幻的天空。该作品给观众提供了富有情感变化的视听体验。


星空中的生、死与爱

“星空中的生、死与爱”是美国华盛顿州雷德蒙德森林中的一个交互式光线艺术装置。穿过雾气弥漫的森林,一抬头参与者就会发现自己置身于一片壮观的投影星群之下。星群中星星的数量和美国人口的数量相当。美国人认为,每当一个婴儿在某地出生,此地的上空就会出现一颗闪亮的红星;而每当一个人死亡,一颗由红星成长成的蓝星就会碎裂,然后消失在星空中。


*
本文中的文字及案例摘选自三度新书
《新媒体装置——公共艺术中的科技创新》
如果你对新媒体艺术感兴趣,
请往下看!
◆
- SANDU 新书-
新媒体装置——公共艺术中的科技创新
New Media Installation - Technology in Public Art

自20世纪以来,媒体艺术逐渐在公共设施中崭露头角,这也说明了艺术家们开始使用科学技术来实验他们的艺术作品,也通过更多的尝试来加深人与艺术之间的交流。进入21世纪,媒体技术迅速发展出更多的种类,为当代艺术实践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创造了更高的参与度和社会互动性。
在《新媒体装置——公共艺术中的科技创新》中,您将会邂逅近年来一系列精彩的公共艺术装置,它们都采用了各种新媒体技术,如视频、投影电脑、互联网、地理位置设备等。从小型雕塑到大型装置,从光学印象到物理运动,本书将向您展示新媒体艺术的力量及其对文化和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
◆
实拍图


◆
上新发售
现在购买享7折+包邮双重优惠!
识别下方二维码立即购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