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与美色(7)糖炒栗子女孩儿
我个人是不大吃栗子的,除非是在炖肉里出现已煨得软烂,入口即化为甜栗粉末的栗肉,否则很少吃。并不是嫌剥糖炒栗子费事儿,我甚至对于打开各种坚果外壳这事儿有点儿上瘾——不信可以问我家老爷子。若是有一包坚果在几上,栗子算不算坚果暂且不说,我总是会在坐下后立马使用工具拎个儿全部打开,然后老爷子就有一大把果仁儿可吃。 京郊怀柔是著名的板栗产区,在北京的“首都感”还未似如今如此强烈之前,秋冬季节的街道胡同儿、十字路口,都会有推着小三轮儿载着一口大黑锅炒贩板栗的行商。如今北京最有名的糖炒栗子莫过于地安门路口西南角儿上的“秋栗香”。每每自西向东行驶时,过了北海公园北门儿甚至就能闻见飘来的糖炒栗子的甜味儿。周末午后,游客和本地的馋口者多时,秋栗香售货窗口外排起的大队能够延伸百米,再来排队的人依旧络绎不绝。我这人脾性不行,尤其秋冬燥盛,别说排队买栗子啦,哪怕特别想去吃间有名的食肆,若是排队也转脸儿就走,哈哈哈哈,大概是因为我觉得等待不合我的天命,该有的就应该都是“恰逢其实”才对。 栗子在树上结果儿的时候,还有个布满尖刺的外壳。若是不刀刈这层刺甲,直接扔进水里,怕是和海胆分不出个两样儿。去掉这层之后,才是日常所见的栗子,未被糖油所炒是大多是乌的,并不油滑锃亮。栗脐儿有大小之分,品种不同的缘由,好像口感也因此而分类。也有人分栗子为二型,一型一面半球一面平坦,此为甜栗;二型两面皆平,此为不甜之栗。 吾岁近而立之年,食栗数却不过几十,对糖炒栗子女孩儿的认识很可能不太到位。糖炒栗子女孩儿首先占个lì的读音。它是俐,是立,是丽,还是厉。 俐者,伶俐也,这说的是聪明。能把常人味觉中甜糯的口味一层一层包裹在刺斗儿、硬壳儿、红毛皮之中……还有什么果蔬比它更懂得保护自己吗?核桃不过也只有青皮和核桃壳儿而已吧?栗子姑娘颇有小隐者的风范,既然在野就要披荆戴棘,方能保自己生活安康……能做到深藏不露的女孩儿,在目前这浮世中相当难寻了,也是这样儿的武装,才能让她以此为“立”。这“立”是自立,也是能容天地间其他景致的坦荡,虚怀若谷不过如此。 丽用以形容口味了,虽然本人不喜欢食栗,但是糖炒栗子的香味儿多少还是闻过的。糖炒栗子女孩儿不一定是庄严贵妇,却也不会是市井浪荡女流,小心包裹、保护自己,被“真心人”才能敲开外壳……良禽择木而栖,糖炒栗子女孩儿也是这样儿的吧?当然了,莽撞者也能敲开,这还要看彼此的时运与天命。 最后一点就是“厉”了。这会是个第一印象,行山拾栗,先见到的就是那层硬刺栗斗儿,糖炒栗子女孩儿恐怕也会给人留下颇具震慑的第一印象。但当你一层层剥开她的武装和掩饰,纯真甜美的内心,除了我以外,谁又能不爱呢?(大体上若不是给爹爹或娘亲剥栗,我是对糖炒栗子毫无兴趣的,宁烹鲜鱼耳!) 我对栗子本身的不喜爱与不喜芹菜、茴香的原因大致一样,口感受不了。口感很重要啊,这也注定了无福消受糖炒栗子姑娘吧?哈哈哈哈! 祝你开心,糖炒栗子也不要一下儿吃太多,容易涨肚什么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