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挂面day11:亚里士多德与梭罗
清水挂面day11
昨天晚上去跑步,大约有一个小时吧。没跑到精疲力竭,倒头就睡。但也让今天的早晨失去了精力,身体的疲惫让我总睡不够,显得我像个大懒虫似的。但其实问题一直都没变,我睡的太迟了些,让自己的绝对睡眠时间缩的太短了。
从前写过一篇关于悲剧与同情的文章,主要是自己思考的记录。而我昨天突发奇想,要去读一读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从他写的《诗学》中得知这个命题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被很好的分析推理过了,对我而言这无疑是件好事,在长久的时光之前就有人为自己的问题给出了答案。这种无意间发现有人为自己想好了一切,只需要花去很少的一些时间就能为自己的思考得到更全面深邃的答案,其中的幸福感是强烈而动人的。
一整套亚里士多德全集内容硕大,好在我已有了阅读追忆似水年华的经验,对这类长篇巨著并不心怀恐惧。而在吸收这古希腊思想结晶的同时,我也要好好看看荷马史诗,但丁与维吉尔的诗篇。所为的就是打下文学之基,西方文学逃不出古希腊的影响,就像中国文学绕不过红楼梦一样。只是如今的中国文学式微,像正经历着艰难的冬天。注定消逝的雪花般的创作,让人难过,那些都是不能持久保鲜的速食品。因为市场主导了一切,所以传统文学的寒冬仍不知要延续多长的时间。
还有就是瓦尔登湖的问题,催眠能力一流。原因是梭罗吧自己的日记写成了散文,美则美矣。其中所含有的思想却在读至后面时不再使我感动,他并不拥有深远长久的思想。有时我还觉得他的思考有种隐含着的矛盾,只是在日记体散文中不曾表现出来。他是一个生长在湖畔的榆树,枝叶茂盛,干净美丽。只是初见时的欢欣和喜悦会在日后的重复中逐渐消退,榆树自然的保持着他缓慢生长的快乐,我的感官并不在任何程度上影响他的生活。他单纯真实的生活来源于他的认知和人生经历,对此我虽然非常赞同,也一定程度上过着这样的生活。但是若不拥抱人类复杂情感的诸多变体,那么我的快乐就缺少了太大的一部分,以至于我将无所适从的感到绝望的孤独。
我与梭罗不同的地方就在于此,我心中所爱的,是人类的繁复无尽的情感和表现形式。而梭罗所爱的是自己内心的恬静喜悦,在自然和劳动中体会生命的意义。二者都是艺术,只不过一个基于人,也就离不开人;一个基于自我和自然,也就离人越远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