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忘书23︱今日一别,后会无期

TO:@$#^$^%
刚从外面晃回来。穿了高跟鞋,走起路来咔嗒咔嗒的。好多年不穿了,突然穿上,跟穿越了一样,山清水秀的,仿佛又回到了十年前。
阴天。总算是立秋了,暑气将尽,天气凉快了许多,似乎能坚持着再活一活了。
写完这句话,忽然想起太宰治在《晚年》里说的:我本想这个冬日就去死的,可最近拿到一套鼠灰色细条纹的麻质和服,是适合夏天穿的和服,所以我还是先活到夏天吧。”
可以说,心情基本类同。嗯,今年总是在“想要死一死”、以及“要不再活一活”之间纠结不已。
切入正题——
这封信,老早就想写,拖延至今,都是性格所致,也是精力越来越差。
前几天写了个标题之后,连着打了15、6个哈欠,睏得不行,立刻关电脑去睡了。
后来甚至做了个梦,梦到眼睁睁看着一个姑娘在我面前出车祸,被汽车碾去了半张脸....醒来后就觉得自己半个脑袋木木的,惊疑许久。
所以,我昨天才说了个“活话儿”——“明后天”,因为不确定自己今天能不能写完.....不管怎样,什么时候写完,就什么时候正式跟你告别。
1、
你昨晚问我“为什么删除?不想再看见?”
怎么说呢,医学角度讲,血小板低、凝血功能差的人,一旦身体上有伤口,就很难愈合……其实这事放在感情上也适用。我就是那种受伤后很难复原的人。
有些人对待感情,会像揉面团,可以随心所欲捏来捏去,想要什么型状,鱼龙百戏全凭自己高兴。比如你。
但我不是。
所以,每每起心动念之间,一触碰到你留下的那些新伤接老伤,就再也没办法假装心胸开阔和毫无芥蒂。
也不是不能继续做你所谓的朋友,但我觉得不管什么质地、什么亲密度的朋友,总要双方都能从关系中有所收获,感情才能长久维系。也是我一再跟你强调的——“迁就是双方面的”,如果只有其中一人千方百计煞费苦心去迁就另一人,就不公平不对等了。
而你知道,我这么骄傲自负的人,就算脾气再好,忍耐度再高,也会拒绝一直装傻。慢慢的,我就会装得意兴阑珊。很多时候,“不戳穿”已经是慈悲,天长地久地装傻,就太难为人了。
我又不是祭坛上的祭肉,你说呢?
"长夜将至,我从今开始守望,至死方休。我将不娶妻、不封地、不生子。我将不戴宝冠,不争荣宠。我将尽忠职守,生死於斯......今夜如此,夜夜皆然"——这是《权利的游戏》中守夜人的誓言。守夜人为国王和荣誉而战,可以什么都不要.....我,就俗气多了,人情往来中,我该得的,该是我的,一样儿都不能少、不许少.....少了,我会闹的.....
2、
不知道别人的微信朋友圈都是什么样子。可能稍微交际活跃点儿的,都是座上客常满,杯中酒不空,熙熙攘攘花团锦簇乃至络绎不绝的吧。再有些好热闹的,恐怕非“三千粉黛,八百烟娇”不能形容,恨不能成天锣鼓喧天,弦乐动地。
但我这里一直在做减法。从刚开始玩微信做公号来者不拒的300多人,到现在的仅剩55个人(其中一少半还是家人和身边的熟人),我一直在不停重复相同的动作:删除。而且,只出不进。
我是说,我不是一个可以轻易跟人建立情感链接的人,哪怕只是微信点赞这么微末的情感链接。
生命能量极低,所以,委实应付不了太多人走进自己的生命。尤其不乐意被太多碎片化人际交往肢解意志、粉碎整块时间。不是矫情,也不是故作姿态,是真的精力不够,忙不过来,操心不过来。
我的意思是,自己朋友圈的门槛一向还是蛮高的。底限就是:待在我视线范围内的人,至少要能见得我好,心怀善意,不会算计我,让我放心,少跟我动心眼儿。
换而言之——不同交往类型的人,对感情珍惜程度不同,这本身大约并没有对错,只是处世方式各异罢了。但不同的秉性一旦长期犬牙交错,伤害和折磨也就避无可避。尤其对于像我这样的软体物种,平时跟陌生人相处还好,起码能像寄居蟹一样,藏在冷言冷面背后,将将可以躲避一些风吹日晒。但在自己的朋友圈里,委实做不到时时刻刻守口如瓶、防意如城,难免三天两头丢盔弃甲毫无设防,却又无寄居蟹自带的刀枪剑戟.....日子长了,软肋在哪儿,心脏在哪儿,薄弱环节在哪儿,估计旁观者很容易就看个底儿掉,然后,稍微人情变换,每一次的角力抗衡,都能让我的五脏六腑青一块紫一块的,甚至血肉模糊。
有人说:高敏感人格是矛盾多面体,有时会为之庆幸,洞察细枝末节,判断前因后果,审时度势,摆脱迟钝,嗅觉灵敏,反应及时。但大多数时候,它并不舒服。一有风吹草动,心是琉璃盏,脆弱易碎,被刺激反复摇晃,疼痛被连根拔起,不得不耗费更多力气去平复不自洽.....
说的就是我吧。
钝刀子拉人最疼,很多时候,与其一直在人情世故的兵荒马乱中、卑微而可有可无地相处下去,不如,就一刀两断啊。
没关系,就好聚好散罢了,离反目成仇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3、
今天晚上正吃晚饭呢,刀刀发来截图,前两天被我从朋友圈删除的一个朋友、问刀刀、是不是自己惹晓洁生气了?
我没有生气。
我不是情绪化的人。
删除一个人,必定是经过了长久的犹豫、等待和隐忍。有时候,从想到要删除一个人,直至最后真的点删除键,我一般都会纠结一年以上的时间,很少例外。
所以,删除她的意思跟删别人一样,至多是情感性质上多少会有不同。
朋友圈里的人,相对来说,都是我在意的人,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待的地儿。
1905公号简介里,我用的是一副戏院楹联:君为袖手旁观客,我亦逢场作戏人.....走过路过的人会怎样,我不能强求,但身边的人,若然也总是路人甲一样永远袖手旁观、尸位素餐,所谓“虎生犹可近,人熟不堪亲”,真的会时不时让我后背发凉.....
朋友圈里,至少都得是朋友吧?不然,名不副实的,彼此之间互留的伸缩余地总是宽松得一望无际,该多辜负“朋友”这个称呼。何必呢。
网络虚拟,我却认真。
我也不能说谁不对,也不至于就因此兵戎相见,但如果总是因此心力损耗,身体难免吃不消。
为了避免长此以往,我经常会三省吾身,仔细评估一下自己给人做“人脉资源”、以及给人“长脸”的资格与可能性,悻悻之余,有时候就很自觉的把对方拉黑或者删除了。
我已经老了,纠缠较真都没力气了。
但删除本身其实也没那么可怕,很多时候,删除或者拉黑,可能就仅仅是一个美丽的放手,人生的功德值加10。
“既以二心不同,难归一意,快会及诸亲,各还本道。愿妻娘子相离之后,重梳婵鬓,美扫娥眉,巧逞窈窕之姿,选聘高官之主。解怨释结,更莫相憎。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此为民国时期离婚证上的话,换个称呼,用来作为朋友圈点击删除键时的注脚,倒也蛮贴切。
4、
偶尔会看到有人说很少拉黑删除朋友圈里的人,有缘无分的人们,就那样放着好了,视而不见好了,有的甚至会故意叫着劲儿地晒幸福以激怒或者羞辱对方。
我就做不到。
王尔德说“为了自己,我必须饶恕你。一个人,不能永远在胸中养着一条毒蛇;不能夜夜起身,在灵魂的园子里栽种荆棘”
但其实,大多数人际交往,完全上升不到饶恕不饶恕的程度,就顶多是淡漠了而已,就顶多是疏离了而已,就顶多是感觉错位而已,就顶多不是一路人而已.....但,即便只是如此,我也不要夜夜起身在自己灵魂的园子里栽种荆棘。
我是说,朋友关系可以分很多种,没有一种关系应该是勉强和将就的。
5、
还记得上次我们的争吵么,我跟你说过,人心不都是肉做的。
人心其实分好多品类——
比如“铁石心肠”即为其一,特指冥顽之徒,固执己见,灵性愚钝,油盐不进;
另外一种则是“狼子野心”、“虎狼之心”、“狼心狗肺”。均为狼科,工于算计,长于布局,属性凶残,嗜杀成性。尤其擅长狼狈为奸虎视眈眈。
再有就是“蛇蝎心肠”。这一类平常不显山不露水,所有的冷血狡诈都藏在骨子里,但凡有所动作,都是阴招儿损招儿,总有办法让人猝不及防百口莫辩。
以及“玻璃心”。玻璃心的人都相对比较单纯敏感。也相对显得“事儿多”。不过,哄一哄也就好了,或者先“淡”着ta,等水落石出ta自己想通想明白也就好了。这种人恶意很少,就是矫情了点,孩子气重了点。
还有一组比较特别,属于没心没肺的空心人。不是宽容大度式的没心没肺,是根本对谁都不真正上心,对什么事都不特别走心。这种人,貌似大大咧咧不拘小节,实际上,不过就是自私罢了,不过就是目中无人罢了。
最后一种人心,有血有肉,三魂齐整,七魄合一,附形以灵,附气以神,七情六欲俱在.....
我希望,自己的朋友圈里,人心都是肉做的,柔软,热血,有情有义。
6、
很晚了。
刚看完今天更新的《延禧攻略》,顺便瞅了一眼这几天刚推出的同类宫斗剧《如懿传》,看到周迅在里面的扮相,果然像有些人评论的那样,再也寻不到半点“少女感”,想当年,《大明宫词》时候的周迅,那才是真正的鬼灵精怪.....
女人不经老喔。
以及联想了一下前天被人在微博里再三膜拜的51岁仍旧做少女状的周慧敏,还有隔三差五就在微博里做撒娇状的50岁的许晴.....
都说“美人在骨不在皮”,本意是说女人只有骨相好看,才是真正的美人。但,到了一定年纪,这句话就应该反着读了——美人在骨不在皮,再美的皮囊,也抵不住骨架的衰颓之势呢,不信你仔细端详她们的下颌、体态.....老了,实老了......是多养尊处优的环境也没办法阻止的。
没事.....虽然不敢跟人比美,但到底还是会物伤其类吧。仅此。
万事前身定,浮生空自忙。
写到这儿吧。
没有我的日子里,相信你一定会比现在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