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
常听到有人说起“关系”这个词。想起一位女同事抱怨自己的亲戚,什么都觉得要靠关系。买个桃子,也说找她托关系买点好的。
我听了哑然失笑,托关系买桃子?这是什么逻辑?有些人就是觉得,托关系买的东西自然应该和别处不一样,要获得一种特权,总之,有关系就是和别人不一样,能得到没有关系得不到的好处。
这位女同事的亲戚所说托关系买桃子的意思是买便宜的桃子,还是觉得有关系就可以得到免费的桃子?难道她没有钱买桃子,还是买不到桃子?非要“凭关系”买桃子,得到一种优越感?
这思路也是让人醉了。想起过去物资紧缺,人们往往托关系买东西,比如火车票了,布匹了,食品了,电视了。现在经济条件到底好些了。竟然还有人这么依赖关系,认为买点桃子还要凭关系,我就不是很能理解了。你这是在考验自己的关系吗?
虚荣心强烈至此,有关系是有面子的事,被托付的人是不是有关系,能办事的呢?
有些人就是喜欢托关系占便宜,抢的先机,这是腐败产生的根源,还是腐败的结果,和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一样,很难说是哪个引发了哪个。但都是有些人想越过公序良俗,凭关系获得一些别人得不到的好处。
排队就医,公平竞争。有些人就是觉得凭关系可以解决所有问题。
于是有些人觉得“托关系”可以买到便宜房子,结果被骗去积蓄。骗子就是他们认为的“有关系”的人。
还有“托关系”做了手术的,结果术后一直感染,去别的医院发现是医疗事故的,这就是所谓的“熟人”,让人哭笑不得。被坑了,还是“托关系”自己送上门去吃亏的。能怪谁呢?不是自己相信有关系好办事吗?偏偏就吃亏在这莫名其妙的关系上。
人情社会,关系社会,这些都是人自己搞出来的。给医生送红包,行贿,受贿,也是有人觉得这样可以凭关系好办事。本来没有送红包这一说,结果,你送了,我不送,那我不是做手术要吃亏?于是送红包成了不成文的规定,毛病都是人给惯出来的。本来看病救人是医生的本职工作,有自己的工资收入,现在送红包成了不成文的规矩,病人家属叫苦不迭,医生的腐败是谁造成的呢?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有些人在世俗的眼光中混的好了,亲戚朋友都来托他帮忙。觉得这是自己的关系了。这个人很难不被这些凭关系的人拖下水。这些人都指望通过这关系得到好处呢。
就像鲁迅先生曾经说的,“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变成了路 ”,有些事大家都做,便成了真理。
美国人凭不凭关系呢?我想还是有关系这一说的,《律政俏佳人》里的女主角,要做什么事,和对方拉关系,说自己是某个姐妹会成员。可见,美国也是要凭关系的。
《老友记》里有段情节,大家想让钱德去找他以前的朋友帮个忙。钱德想了半天拒绝了,他认为自己和这位朋友多年不联系了,突然去找对方是很唐突的,“不符合人际交往的规则”,正是无事不登三宝殿。这些人际交往的规则,和中国人并无不同。
但是关系是不是我们作为社会个体生存的唯一条件呢?没有关系,我们就不能看病了吗?不能升学了吗?
为什么我们就是觉得好好排队,老实做人就是不能办成事呢?因为碰壁太多,没关系。如果社会条件比较公平有序,是不是会让人们觉得关系没那么重要呢?
我们每天还是要努力经营好自己的关系。夫妻关系、子女关系、上下级关系,婆媳关系,同事关系,父母关系,这确实是一个关系社会,但是仅仅是熟人关系社会是不够的,我们需要的是正常的社会关系。
每个人都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而不是只是服务熟人,这难道不是一个正常社会的常识?
记得多年不见的表弟某天突然在我上班的时候打电话来托我给他的准岳丈,小舅子买火车票,我顿觉尴尬。他觉得我是在大城市,有关系,无奈,我只是个普通人,并没有特权。
他这样唐突打电话来,是因为觉得我是姐姐,必然能够帮他,他有“关系”,可让我为难了。我根本不知道该如何给他们异地买票。最后这件事不了了之,他的未来亲家自己买了票。表弟埋怨我,姐姐,我们多年不见,你连我电话也不接。
我能说什么?除了尴尬,只有尴尬,表弟把自己当铁路总局,指望姐姐给自己撑面子呢?惊出我一身冷汗。亲戚,这是多么令人为难的关系啊。
想起某年过年前夕在火车站想买票,可排队人很多,我不知能否买到回家的票,一个退票的男子朝我走来,问我去哪里,我告诉了他,他默默向我出示了车票、身份证等所有向我表明真实的证件,我拿出钱,买了这张车票。
这一切都是在无声中进行的。我们是没有关系的陌生人,但他的行为让我感到可以相信。因为他有诚意。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真是一个奇妙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