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德国当伴娘

我的好朋友玛利亚和她男友鲁迪认识二十年了。两人就读于同一所大学,现在都在不来梅大学当老师,玛利亚教英文,鲁迪教经济。据说两人相识于大学食堂。瘦小的玛利亚那天一口气吃了两块肉排,惊呆了鲁迪,由此拉开了爱情长跑。
在德国,教师属于公务员,待遇很不错。两人毕业后就住在一起了,今年刚好二十年。玛利亚其实很向往一场浪漫的婚礼,但鲁迪觉得结不结婚无所谓。不知今年什么触动了鲁迪,他向玛利亚求婚了。
我和玛利亚认识时间并不长,六年有余,但臭味相投。我俩都爱看英文原著,经常交换小说。所以,当她请我当她的伴娘时,我有点受宠若惊。我对德国的婚俗也不是很了解,不知道当伴娘都要做什么。玛利亚说:“很简单的。我不举办告别单身派对,去民政局那天你带着护照就行了,需要伴娘伴郎在在结婚证上签字。”
我在德国很多城市遇到过告别单身派对。准新娘/准新郎分别和好友一起走到大街上,穿着奇装异服,向游客兜售一样东西,比如餐巾纸,打火机这样的小玩意儿。有时准新娘/新郎要和一个陌生人搭讪或者拥抱。
有的德国人把婚姻登记和庆祝安排在同一天。但婚姻登记处周一至周五上班,玛利亚和鲁迪的朋友大都是周末才有时间,所以两人把婚姻登记安排在了7月18号(周三)上午,婚礼则安排在了八月的一个周六,也就是8月25号。
登记那天除了我和鲁迪的伴郎保尔,其余20个人皆是玛利亚和鲁迪最亲近的人。婚姻登记处的女职员先是朗读了一段圣经对婚姻的解读和关于婚姻的意义的一段话,之后鲁迪和玛利亚分别跟读誓词,说“我愿意”,并交换了婚戒。伴郎和我先在结婚证书上签字,之后新人签字,婚姻登记处最后签字并宣布新人的婚姻关系已经生效。这时过来一位助手,分别给新人,伴郎伴娘一个铅制勺子。按照习俗,我们每人喝了一口纯粮酒。整个过程大约15分钟。
仪式结束后,婚姻登记处又为新人端上两个连在一起的酒杯,酒杯下面写着“auf die Liebe(为爱干杯)”。其他宾客每人也手持一杯饮料,与新人共饮庆祝。稍作停留之后,我们一起去吃了个饭。
8月25号,正式婚礼上来了170名宾客,除了两人的直系亲属,还有同事,朋友和前后两条街的邻居。这天,每位客人都会携带一份小礼物。有的新人会提前给宾客一份礼物清单,上面列着他们需要的东西。宾客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和关系亲近勾选。礼物一般都不是很贵重,换算成人民币也就一两百,三四百人民币。玛利亚和鲁迪同居20年了,家里该添置的早就添置好了,所以他们直接告诉宾客包红包。邻里之间一般包10-20欧,好友30-40欧,直系亲属40-50欧,不像国内动辄上万。在中国,结婚有结余;在德国,结婚一般入不敷出。玛利亚预估他们这次婚礼开销大约一万欧元,宾客的礼金大约三千欧元。
婚礼在不来梅人民公园里面的一家餐厅举行,晚上六点陆续有人进场。由于餐厅里面座位有限,他们在外面搭建了一个大帐篷。新人问候每位来宾之后,发表了简单的演讲,之后大家排队取自助餐。吃完饭之后,玛利亚和鲁迪先跳了两支舞,客人们也慢慢加入。派对一直持续到第二天早上五点。我不擅长熬夜,在两杯咖啡的帮助下撑到了凌晨两点。后来,实在是抵不过困意,就回去休息了。
婚礼上认识了一个爱戴小丑红鼻子的老爷爷。我刚和他打完招呼,他变戏法般地掏出一个红鼻子,插在食指上,问我:“嘿,我是不来梅电台的,采访您一下。请问您觉得这次婚礼吃的咋样?”我一下子愣住了。他笑着说:“逗你的。我随时随地都携带小丑的红鼻子。有时候在超市里遇见爱哭的孩子,就戴上逗他们一下。有时在路上碰见急躁的司机,也会戴上逗他们一下。”参加婚礼的不仅有大人,还有小孩,其中有个三胞胎。老爷爷看他们挺无聊的,就送了他们每人一个红鼻子,三个孩子玩得不亦乐乎,整个晚上都拿着鼻子采访来宾。

© 本文版权归 Frau Sonne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