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视角之去北京吃什么?
人间正道,吃喝拉撒。
分享这次北京行去的几家“必吃”店的体验
小吊梨汤
饥热交迫之际感谢干酪锦鲤的救命之恩,肤白貌美甜而不腻;梨汤滋润,酸甜适口; 炒肝尖厚实爆羊肉好吃。因为只是填下肚子,很多招牌都没有点,但对北京菜的风貌已领略一二,看着油,吃着腻,但货真价实。



北新桥卤煮
骑车消耗一些卡路里,继续下一顿。营业到凌晨四点超厉害,人均一瓶北冰洋一碗猪下水,享受原始的满足感。唯独拼桌的两个美女只有一人在吃,答曰因为减肥所以连着三天都是如此看着就好,我看着减肥的少女瘦削美丽,再摸摸自己的肚子,用这碗卤煮发誓,不能再胖下去。


四季民福
晚上排队非常难,除非你有三个小时无处可去,而中午11点即可享受直接入座的福利。肥美的鸭子如唐朝穿越而来,年轻的小哥手臂坚实有力,现烤现片现吃。作为后起之秀的烤鸭品牌连锁,这家店的菜品确实用了心。





铜盆涮肉
到簋街原本想吃三兄弟,排队海海,直接隔壁店入座。本以为三四盘肉对于两个女性壮年来说轻而易举,无奈岁月不饶人,我们居然到了对肉说放弃的地步,心中的不忿只有通过做个足浴这样中年人的方式才能排解。以前我出门旅游走路生风,现在刚起床就如同走了一万步般沉重。哪天我的游记就是面朝大海躺个三天请大伙别奇怪。


牛街佬爆肚满
鸟巢附近找的店。爆肚、麻豆腐、羊杂汤和牛肉烧饼,很清真。咦貌似两天都没吃过蔬菜?真正的热爱就是明明嘴里已经厌倦了,心里还是觉得没他不行。



望京小腰
啤酒加烤串的夜宵,望京小腰果然风流,不骚不腻满口是香。我的意中人是个盖世英雄,他喜欢撸着串吹着牛B,手指着远方画出一栋栋房子,也可以等我先睡着还给我盖被子。

茶汤李京味餐厅
一家一百多年历史的餐厅,(我猜)北京人爱喝大碗茶,于是衍生出了很多传统小吃,比如这个茶汤。汤是高梁面做的,加各种佐料,滚水一冲成糊状。这家店的炒菜看着都不错,京味一应俱全,比如醋溜白菜、醋溜木须肉、爆三样、干炸丸子、京酱肉丝...我们心有余力不足的点了点心为主。

炒肝儿,比庆丰包子的好吃许多

门钉肉饼,小姑娘吃一个顶一顿

炸酱面的变身


这次来北京正好处于一个非常时期,网络上对于房租涨价讨论的沸沸扬扬,甚至第一次听说了还有长租公寓爆掉的说法。除开经济的范畴,从情感层面上说,在一线城市奋斗还是回老家工作似乎又值得一番讨论,但对于年轻人又不值得讨论。 毕竟消费能降级,但审美不能。
作为游客,我几次都感受到了北京人的热情好客以及有趣敞亮,而这个城市的厚重文化也是值得住下去细细探究和被熏陶的。做人讲究一个精气神,拟人来说北京的气和神都是极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