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ana fish碎碎念
碎碎念,真的是碎碎念,最近因为动画化Banana fish再度中毒中,我已经憋不住了所以又要来说一些。
吉田从加州物语,到Banana fish,到夜叉再到沉睡的夏娃,其实是延续同一世界观。也是和时代同步的,而且明显的看得出她的整个风格改变。
加州物语有很浓烈的“午夜牛郎”的味道,讲的是想要逃离California而来到阴冷的NY的Heath,和向往着CA却无法逃离NY的Yves的短暂的同居生活。出身名门的Heath当然不是Ash这样的天才也没有他的悲惨,但是别扭之处倒是蛮相似,Yves身世悲惨被虐待,当了money boy还是个傻缺,最不幸的是Yves单纯的爱上了Heath。偏偏Heath无论如何都不可能选择男人,即使他和Yves的关系比他和女人要更为融洽,而他对爱上他的女子则可以说残酷。到了最后,因为Heath的漫不经心而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沉痛结局。NY混乱的生活,死气沉沉的景象是和70年代的美国气氛非常的合拍。这个故事的核心和 后来的My Own Private Idaho 竟然如出一辙,跨越时间的,River演出了另一个Yves。
到了Bananfish,不再是全欧美和拉丁人种,主要角色亚洲系大活跃。Ash想要拼命活着,却要被命运的激流所卷走。其实换作是月龙,或是shorter,说是辛,甚至Dino又何不如此。Blanka去了加勒比海的想要埋葬孤独,只是因为真正的Blanka已经永远回不来。
就算不遇到英二,Ash身边的人该失去的还是会失去,所不同的不过是没有一个挚爱之人罢了。所以转念一想,Ash确实幸福,他活过了,他遇到了此生挚爱,而且英二也确实的回应了他,用一生来思念他。
夜叉提取了Ash和月龙身份对立的主题,再加了点吉祥天女的意思,写了夜叉和菩萨的故事。 无情的是神,有情的成了鬼。 不过这回有趣的点是白人精英主义的衰落以及亚洲的崛起。这比真正的时代来临早了十年。整个故事的场景全部转移到了亚洲。静凛是白人基因,却被日本人抚养长大,前作中的辛作为华人组织的首领大为活跃。 Bananafish里的Blanka是个被浪费的角色,大概是因为苏联解体了,所以他的后期登场变的有些尴尬。辛长大了以后的样子很让人联想到Blanka,他在夜叉里继续延续着和Blanka类似的作用。 还有露美和静的关系性,可能正是吉田想要在Banana fish中描述却没有完成的(Blanka原本的设定是女性)
总之夜叉的场景转换,让人想到了是谁说的,西方音乐已死,未来将是亚洲的时代。
所以到了沉睡的夏娃,亚里沙不仅是华裔混血,还是女性。到这一代为止,“白人”与“男性”被“亚洲人”和“女性”所代替。静的死去也将躁动不安,暴力和激情中一代人彻底埋葬。无论如何,都是新时代了。
梦枕貘评价过吉田秋生写的是穿着玻璃鞋走路的少年。我没这么感性的才能去比喻,只是客观说, 吉田的漫画基本是父母皆无能 。 父母缺失就算了,是毒亲才是残忍。这个比起“文化冲突”在她的作品里 延续性更长久。不过集大成的话我最喜欢的是“像河流一样舒缓”。我小时候很爱一部电影叫生活是条静静的河流,现在总是由过去所组成,现在又将建立未来,然而时间过于久远,过去也变得不可追溯。所以我并不喜欢盖茨比这样的故事,逆流而行,是无可救药的浪漫,但是终究是毁灭。
长河一样舒缓的主角的祖母是“潘潘”,父亲则终究无法忍受家庭,忽然一天从家族落荒而逃,留下了主角和他的姐姐。而后来姐姐爱上了美军,成了“安丽”,高中生的主角则干起了给美军拉皮条的勾当。这个故事很刻薄,以至于日本人自己看了冷汗直出。慰安妇的问题,不止是无法直视中韩,自己本国的也是试图拼命遮盖的事情呢。那些浑浊的河流在底下暗暗涌动,到了最后,也只好让一切黑暗沉入海底。
Banana fish也是如此, 生活便是如此。 到了最后,无论是出于善意还是恶意,一切全都付之一炬。故作若无其事的选择了忘记。
因为是隔了个近20年重看,现在看Ash和英二会有很大的感受是两个人都很Crazy。Ash天才至此,怎么会不知道留着英二在身边有多危险,他一开始知晓Dino的动向还想着把大哥移走到安全地方,后面他却又为了英二买下了Dino眼皮子下的住处,因为“最危险的地方是最安全的”。他无数次想着要让英二回国,却又关键时刻留人,这种被感情所左右的天才着实有趣。另一方面英二也是,为了Ash,他一个没有握过枪的日本人,却拿起了枪对着黑社会老大,不自量力的说谁要是伤害了Ash我不会放过他。他们在那么危险的环境里,浑然忘记了自己的危险,拼了命的望着对方,这竟然让我想到了罗密欧与朱丽叶,也可以说,他们是对着死亡在跳华尔兹。可能也是因为他们都不过是是少年,所以才可以如此癫狂。
补上一张扉页图,Ash手持着9朵红玫瑰,意思是长相厮守,至死不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