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国读硕士的第一年,我面临的最大挑战
我经常给学生上完aps辅导课以后,会聊两句在德国读硕士的感受,毕竟大家都是同专业,还是满有共同话题的。有时候我会吐槽一下一些上课、考试的感受。比如很多课和中国一样,没有期中作业/期中考,全靠期末考试前背;有时候一门课下面乌泱泱坐几百个学生,教授完全不会注意到个别学生。
但刚才说那些都是表面的,对于我来说,在德国读硕士最大的困难,也是一切困难的由来,是德国整个program设置,是建立在强内心驱动(intrinsic motivation)之上的。如果你没有很强的自我管理能力,又或是对所学的内容没有真正的兴趣,那么极其容易半途而废,这个是在中国的教育背景下长大的娃,很难提前了解或者说理解的。且让我细细道来。
1. 没有人care你来不来上课。这个不care,是发自内心的不care。有些课有录音/录像,方便不能来上课的学生。个别教授甚至会告诉你,如果你看了上年某某视频,你下周就不用来了。也从反面表现为,你来上课了,也没有奖励,只有极少部分需要讨论的课,会给一点点participation的分数。我觉得最神奇的一点是,这个上课不重要到一定程度,表现为,上课和注册考试是分!开!的!我们学校注册考试的deadline大概是考试前一周。很多同学甚至一整学期都没见过他,他就是临时决定来考个试,然后把教授的ppt看一遍就来了。
总之,这个系统会给你比中国大学本科还自由的生活,毕竟那时候有辅导员,老师还点名。人在德国读硕士期间,一旦堕落下去,是完全没人帮你兜底的。
插个题外话。相比较我在美国交换时候的经历,我觉得美国的教育系统更适合我一些,因为我不是一个很内心驱动的人,往往需要别人的激励才会充满动力。在美国选Intermediate accounting的时候,那个教授设计的评分标准,在motivate学生的能力上,是我平生仅见。他每节课开始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小测,这个小测不是测试他讲过的内容,而是他当天即将讲的内容,然后计入期末总分。下课以后,又要用教材附带的code做网上练习,同样计入总分。更可怕的是,他这课是一周两次,一次一章(大概教材40-50页的内容)。(手动再见)那一学期,我简直是疯了一样的学习,有时候预习到2点,第二天7点起床,嗑掉一杯double espresso再去上课。但这样高强度的学习背后,支撑我的,是教授奖惩分明的打分标准:预习了,那么小测就高分;相反即使再聪明,不努力的话,在这套系统下也无法拿到高评分。我最后拿了个A,真的超开心。😀 现在回忆一下,还是激情燃烧的岁月啊。哈哈。
在德国,去上课是没有奖励的,参与讨论是没有奖励的,做练习也是没有奖励的。只有期末考试一次考高才是真理,对于我来说,这真的非常痛苦,不得不在考试周强行逼自己学习。
2. 身边辍学/换专业/换学校者众多,风气比较自由散漫。这一点在硕士期间会好些,但是本科真的是,相当佛系,有时候很迷。我男票的一个朋友,主专业计算机,辅修数学,上了一年多了,感觉不对,就转到另一个学校,走人了。我问男票那他现在学啥?答曰:主专业数学,辅修计算机。是的,就是这么一点点不如意,也可以转校走人。因为两校学分不能完全互认,相当于浪费了至少半年。在欧洲久了,时常能感受到,他们对待“浪费时间”这个概念,有完全不同的定义。很多中国人视为弯路或者说浪费时间的事情,对于他们来说,都是享受生活的一部分。在这样的环境里待久了,很多中国人的思维(包括我)也会有所改变,比如我上学期就开始陆续听到中国朋友说,在考虑退学,或者说想换专业重读。
如果不是对自己的专业有相当的信心与专注,真的很容易对目前的学习产生怀疑,思考这是不是真的自己想要学习/工作的方向。我觉得这一点对很多当初出于功利目的选择专业的同学有相当的杀伤力。
3. 辍学/休学的经济代价很小,即使退学也没有损失什么学费。因为德国大学基本免学费,所以如果drop out,那基本就只有时间上的成本,经济上的成本是很小的。不会像美国/英国那样,爸妈交了10万美金学费,那我拼命也要把学位拿到。
但是这套看似“不负责任”德国大学项目的设计,其实是建立在类似的高中教育方式之上的。德国的gymnasium等于中国的小学5、6年级+初中+高中。我时常羡慕男朋友高中时代的自由,即使是高考的那一年,他们也是下午3点左右就放学了,然后就可以踢球、和朋友出去玩。没有老师会强制学生上自习,下课花多长时间学习,全靠学生自己决定。德国人从高中时代,就已经在学习如何在没有外界压力的情况下,仍然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可以说,如果不能控制自己,为长远的目标放弃暂时的闲逸,那么这些中学生,早在gymnasium时代就已经无法适应,需要另择出路了。而这真的是我所缺乏的那一课。
在德国读书,最大的挑难,真的不是英语/德语,或者某门课底子差,这些多少都是能补回来的。让我最难接受的是这整一套的教育系统,真的不适合我这样一个拖延、需要鼓励、需要时时看到自己成绩的人。这是学业上的挑战:我该如何说服自己,在第二天没有考试的情况下,去图书馆学习1小时?更是对我整个自我认识不断的质疑和拷问:我是不是该继续读下去?我真正想学的是什么?
不断和懒癌做斗争,并且不断探索自己的内心,这应该是我在德国读硕士,最大的修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