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勒索》第二章
每种类型的情感勒索者都有不同的行为模式,在表达要求、压力、威胁和负面评价方面当然也有不同的表达方式。
今天进入第二章的阅读,这一章主要说到情感勒索的四种形态和情感勒索带来的影响。情感勒索有四种形态:施暴者,自虐者,悲情者,引诱者。我们可以通过勒戒每一种形态的基本特征来检验自己是否陷入到情感勒索之中,及时觉察到那些危险信号,并事先发展出一套预警系统,以避免遭受情感勒索的伤害。
一、第一种形态——施暴者
这个是情感勒索中最明显最容易识别的一个类型。只要不顺从,这一类型的额情感勒索者马上就会怒发冲冠。直接了当地爆发不满,甚至语带威胁的是积极施暴者;低头生闷气则是消极施暴者。不管是积极还是消极施暴者,他们追求地都是一边倒地关系,他们信奉的是“不听我的话就滚”。不管你想什么,需要什么,施暴者根本就不在乎。
但是施暴者可能都不了解自己地一言一行会对别人造成多大地影响,也没有注意到自己经常威胁对方要告诉别人他们有多糟糕,或者是要夺走对方在乎地一切。他们很可能只是气头上随口说说,但是这些话语的杀伤力却非常强大,造成的后果也非常严重。被施暴的对象通常听到这些话就会非常害怕,就像不敢反抗的孩子一样,只能不断的违背自己的行为标准,并且心里也会因为无法违抗施暴者而自责。
消极施暴者则恰恰相反,这一类人从不用言语表达感受。他们常常会退进一座无法穿透的堡垒,根本不在乎别人所受到的影响,这有点儿像冷暴力。
关系越亲密,越容易出现危险,越可能成为施暴者的目标。大多数人都不想离开我们深切关心、有着长期甚至终生关系的对象,我们会尽自己所能满足这些施暴者的要求,让自己妥协,同意他们的一言一行,却看不清楚他们真正的用心。
当情感勒索的影响范围越来越广时,如果我们不顺从施暴者,我们会可能遭到遗弃、情感上被断绝往来、金钱或其他资源被掐断,或者被怒目相向,甚至可能遭到人身威胁。一旦勒索变为恐吓,完全由对方掌控时,情感勒索就变成了情绪虐待。
在情感勒索中,施暴者只能看到自己的需求,对别人的感受则视而不见,不会彻底反省自己的行为;他们坚信自己已经做了最正确的抉择,这些是他们应得的。但是,每一位受害者都可以掌握一定的工具和方法,拒绝成为被施暴的对象。
二、第二种形态——自虐者
自虐者通常极度渴望依赖,经常黏着身边的人,歇斯底里、充满被害妄想是他们的人格特征。他们常常会传达这样一种信息:就是你害了我。更极端的自虐者甚至会向你暗示他们可能会自杀。
想一想很多女孩子在和另一半相处的过程中,会把自己视为孩子,自虐者也是如此,会把对方当成大人,自己当成小孩。当他们哭闹时,我们必须去哄他们;当他们沮丧时,我们就要付出关心,并帮他们解决所有的不愉快。我们还得负责将他们从无助的深渊中救起,好好保护他们脆弱的心灵。是不是像极了很多女孩子在和另一半相处时的状态?
这种类型的情感勒索是把重点放到了我们的责任感上。“我不能离开他,离开他,他会真的因此自杀的,我会受不了良心的谴责的。”很多被家暴的人,很多遇到渣男的人,就是拥有这样一种想法,变成了圣母,成为圣母婊。如果你认为保护他们改变他们是你的责任,这就是给施暴者一个完全控制你的机会。留在这种人身边你并不能拯救他们,而是应该赶紧想办法逃离和结束这样的情感勒索。
三、第三种形态——悲情者
悲情者不会威胁伤害任何人,相反,他们会暗示,如果我们不顺从他们的心意,他们将受苦,错全在你。他们并不会明明的指出,但是会让你觉察出。每一个悲情者都是一个戏精,拥有超高演技。他们会自认为是受害者,当他们不能如愿的时候,常常会表现得很沮丧、沉默,甚至严重还含着泪水,但是就是不说出真正的原因。表面上看起来很脆弱,事实上,他们都是沉默的暴君。别以为悲情者只有女性,很多男性也会如此。他们不会大吼大叫或故作姿态,但是他们就是会让你觉得他很受伤。好像就是在说:“看看你对我做了什么好事!”
也并不是所有的悲情者都会使用无声的抗议手段,有些人会向我们倒苦水,直到我们让步。如果他们变得郁郁寡欢,就一定是我们“没有达到他们的要求”。即便如此,也不能任由他们予取予求,一定要学会拒绝。
四、第四种形态——引诱者
引诱者是四中情感勒索中最不容易察觉的,通常这类人会先抛出诱人的诱饵,再一步步暴露目的。但是走到最后,你才会发现他们不过是在情感上勒索你。
引诱者不会免费赠送东西,所有的诱饵都仔细包装过。你想要得到这些东西,就得耐心跟着他们的指示做。
千万不要以为引诱者的奖赏只是物质上的,有很多引诱者“贩卖”的是情感上的报仇,他们会营造出一座充满爱、认可、家庭亲密感与疗伤作用的城堡,让你对他们言听计从。
四种类型的情感勒索者之间其实并没有明确的划分界限。有些人可能全部都有,有些人可能含有其中的两种特质,但不论是哪一种情感勒索都会对我们的身心造成影响。
也不需要从此以后谈虎色变,情感勒索的人所做的一切并非全部都是恶意,只是他们更加看重自己的利益。也要知道,情感勒索的这些人不一定是陌生人,普通朋友,他们之中的很大一部分通常是我们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人,甚至可能是我们的良师益友,虽然我们不愿意这样去想他们,不愿意给他们贴上这样的标签,但是我们也不能忽略这样的一些行为。要时常审视自己的生活关系,及时阻断情感勒索。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