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0,这样的老师却终究只能活在电影里
重温《死亡诗社》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如果你和我一样,曾经在年少时第一次看,毕业数年后看第二遍
这部诞生于29年前的经典依然历久弥新,而看电影的你我却没有这般幸运了,只能眼睁睁看着胶原蛋白一点点流失,和文艺男神一起头发变少,慢慢变老

看完《死亡诗社》,很多人的心中都有两个问题
1、最后一刻如果是你,你会站起来吗?
这个问题也发布在豆瓣上,很多人的答案是会,也有人坦承现在会,但如果真是学生时代,会犯怂
毕竟,就算是在影片中,最后没有站起来的学生也还是不少

我们如此热爱这一幕,是因为我们想成为那些站起来的人,还是因为我们是低头默不作声中的那一个?
整齐划一的场面总能轻易让人热血沸腾,但真实的人性才交汇出世界的冷暖

还有一个回答是这样的:

这个回答很自然就能过渡到第二个问题:
2、尼尔的死值得吗
尼尔的死是电影的转折点,前半部分的温情和喜剧结束后,禁锢的思想和年轻生命上演对决,以尼尔的自杀收场
这个问题讲明白点就是:为什么尼尔宁愿自杀都不对父亲说出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如果你和我一样热爱这部电影,那么请你花几分钟时间,想想这两个问题,然而问下自己:现在你给出的答案,和十年前的一样吗

记者曾经采访《小偷家族》中老奶奶的扮演者树木希林:“对于年轻人,你有什么样的人生建议?”
她的回答是:“请不要问我这么难的问题。如果我是年轻人,老年人说什么我都是不会听的。”
这就是教育的最大困境:面对未来,但却只能沿用过去的全部经验
另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代际矛盾也是这样的,父母总想要给我们一个光明灿烂的未来,却只能用自身的经验
我们每走一步,都会有人对你指指点点,所以卢梭说: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我们总想挣脱枷锁,希冀找到一盏阿拉丁神灯,只要擦一擦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然而,如果所有的问题都可以用公式去解决,大多数人就不会生活在平静的绝望中了
《死亡诗社》里的基汀老师,很早就告诉过我们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我们都那么喜欢基汀老师。但这样的老师和教育方法并不适合每个人,就像这个社会的职业分布一样,既需要严谨和保守的工程师,也需要浪漫和激情的音乐家
但这不代表,在现行的世界中,基汀不是一个好老师
在学习上,他让学生们撕掉书的前言,是告诉学生,诗歌是浪漫,是自由。诗歌的创造不是死板的,不限于字数,不执于韵律

在课堂上,他让学生们大胆地站上课桌,让他们从上面看世界,然后自由的跳下来,一上一下之间,传统教学中一高一低的师生关系被瓦解于无形

毕业后能跟老师做朋友的人不在少数,但在学校里就做到的,寥寥无几
当陶德无可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无法公开朗读诗歌的时候,基汀老师用咆哮加诱导的方式解开了他的心魔

而学生多尔顿用小聪明戏耍校长而被开除时,他耐心地教导他,被学校开除不是勇敢,是愚蠢,因为你会失去很多大好的机会

当尼尔来向他寻求帮助时,基汀老师并没有一味鼓动尼尔坚持表演,而是让他一定要先跟父亲坦率的交谈
对了,这个教诗歌的老师还能化身成体育老师
这样的老师,永远是一个好老师
在小说原著中,基汀老师最后死于白血病,而电影版《死亡诗社》则改变了这个结局。电影里最闪光的人物是基汀,但我们都知道,这样的老师是理想化的
影片的重点不是老师,而是那些孩子们,也是你我

当学校里一个不带恶意的老师劝基汀,鼓励学生们成为艺术家是很冒险的,当他们意识到他们不是伦勃朗、莎士比亚或者莫扎特,他们会因此恨你的
而基汀回答:不是让他们当艺术家,而是自由思想者
当基汀认为老师悲观的时候,老师说:不是悲观,是现实

成年人都懂得现实的残酷,在坚固的高墙和撞墙破碎的鸡蛋之间,绝多数人选择成为高墙。因此,很多好学校都像电影中的那样,有着严苛的纪律和惩罚制度,就连打电话都不能超过10分钟
其实,电影中的学校在现实中也比比皆是

但基汀老师教育学生们的,也并非一定要成为那一颗鸡蛋
《死亡诗社》还有一个很贴合教育主题的名字——《春风化雨》,但讲的绝不仅仅是教育
我们终将踏入成年人的世界,成为各种各样的人。余光中说:孩子,我希望你自始至终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你可以是农民,可以是工程师,可以是演员,可以是流浪汉,但你必须是理想主义者

基汀先生鼓励学生成为一个自由思想者,是让学生们去了解什么是自由的思想,知道什么样的规则才更好,如何去打破不好的规则。即使你在一个不喜欢的规则下生存,也要坚持心中的一片净土
诗歌,就是你对生活的热爱
等到你真的成人了,有能力去做出选择了,甚至有更强大的能量去改变这些不好的规则时,你一定要跳出来,去打破它,而非臣服于它,甚至利用它

大多数人接受的教育不是让我们去改造世界,而是教我们如何习惯被改造。而基汀老师鼓励那些有能力去改变的人,一定要去试一试
萧伯纳说:理性的人让自己适应社会,非理性的人总是坚持让社会适应自己,所以所有的进步都得靠这些非理性的人
重点不在于反抗,而是你的心中是否还有诗意。如此,不管你身在何方,你都能去学习,去适应,独立自主

改变世界的永远是极少数极少数人,大多数人一路奋战,最终不仅不能改变世界,还被这个世界所改变
但我们,不能做一个随波逐流的小丑
如果你为人父母,更不要成为说出这句话的人

影片的最后,大家还是屈服了,但是他们永远不会忘记:
seize the day!
再度缅怀4年前离我们而去的罗宾·威廉姆斯
Farewell, my captain.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