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马尼拉
1975年10月1日,菲律宾的首都马尼拉,拳王阿里与乔 弗雷泽在此进行两人间的第三番战,希望在此了结彼此的恩怨情仇,或者说,了结对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更像一场战争,一场厮杀,而不仅仅是一场比赛。
而阿里与弗雷泽的恩怨,要追溯到比这更久之前的1971年。此时的阿里因反对越战被吊销拳击执照,并可能面临牢狱之灾。当时的拳王弗雷泽找到阿里,给了经济陷入困难的阿里一笔钱,他们在车里拥抱,互称拳王,并口头答应彼此要决出拳王中的拳王。此后,弗雷泽为阿里重新拿回执照积极奔走,准备给阿里一个挑战自己的机会。不过在此之后,阿里背叛了弗雷泽。
作为嘴炮的鼻祖,阿里一口犀利的口舌早已被世人所知。他能脱口而出一些美丽的诗句形容自己的技战术——I can float like a butterfly, sting like a bee.也及其擅长编打油诗滔滔不绝的讽刺挖苦对手。他在记者会上讽刺弗雷泽像个猩猩,更甚的是形容弗雷泽是uncle Tom(形容黑人中为白人效力迫害同胞的叛徒)。这无疑是对一个黑人的极大的侮辱。弗雷泽感到被深深的背叛了,并无法理解阿里为什么要这样做。怀着满腔的怒火,弗雷泽在一番战中用犀利的左勾拳击倒了阿里两次并最终点数赢得了比赛。然而阿里却认为这个结果是裁判的不公正判罚。并在之后两人一起受邀采访时以此挑衅弗雷泽。于是,两人在直播间就直接打起来了.....
让我们回到第三番战的前夕,彼时的阿里在之前的丛林之战中击败了魔鬼乔治,重回世界之巅。而弗雷泽就是被乔治两回合击倒六次丢掉了拳王金腰带。除了拳王身份,阿里成了人们眼中的黑人民权斗士,反战英雄。战斗前夕,阿里依然没玩没了的极力讽刺弗雷泽,说他是不会打拳的黑猩猩,甚至跑到他住的楼下连开三枪。没人认为弗雷泽能重新拿回金腰带。
马尼拉的早晨,炎热而沉闷,单单是置身于这个2万多人的场馆就已经让人感到喘不过气来,而比赛就选在此时此地开打。
不出所料,阿里开局以犀利的刺拳控制住了局面,点刺了弗雷泽五个回合,弗雷泽摇摇欲坠,但他没倒下。第6-11回合,弗雷泽终于找到了进攻的节奏。比赛变得激烈,两位在拳台上挥舞拳头的斗士让我想起了古希腊神话中的英雄。如果非要问我拳击的魅力是什么,或者说拳击最吸引我的一点是什么,我想应该是它展现了一个人类到底能有多接近神。人类在高速的对抗当中如何克服恐惧,集中意志,避开攻击与反击/迎击敌人。这一切,容不得思考和迟钝,就像两部高速运转的机器,谁慢一拍,谁就挨打。职业拳击被很多人看做残忍的运动,因为它的暴力,但我认为它是暴力的艺术,和甜蜜的科学。这场比赛打得过于激烈,看起来双方都想杀死对方。弗雷泽后来亲口承认,他挥出的每一拳都是为了击碎阿里。阿里承受了无数的body shot与头部重击,也变得步履踉跄。高温使这一切更艰难,每个回合休息间隙,阿里脸上显示出一种从未出现过的痛苦。而弗雷泽的眼睛,已经快肿得睁不开了。有人开始为两位拳手的生命安全担忧,但是对两位拳手来说,只有一个选择——轰然前行!
弗雷泽的眼睛已经完全睁不开了,他几乎以半失明的状态在和阿里战斗,承受了大量的重拳,并以重拳回应。而阿里这边,据团队人员回忆,阿里当时在回合间隙说,我要死在这了。意志力坚强的阿里濒临被击溃。场下医生觉察到不对劲,两边的教练组也隐约感觉必须终止比赛了。两人几乎在用最后一口气战斗。第十四回合,弗雷泽似乎已看不清任何东西,遭受了更多的重拳,在回合结束时差点走向了阿里的拳角,但他毕竟还能站着。
回合结束,阿里在拳角对教练说,帮我剪开拳套。弗雷泽这边还继续想打,不断的重复还能继续,我还能打。教练伸出了手指,弗雷泽却根本看不到。于是在阿里这边放弃之前,弗雷泽的教练叫停了比赛。 阿里在确认对方放弃之后,走向拳台中央,眼前一黑一头栽倒在拳台上,久久才缓过来。
谁也不清楚,如果第十五回合继续,到底谁会获胜,或者,会死几个人。弗雷泽输了,但此役过后,阿里开始称他是一个伟大的斗士,并给他儿子带话道歉。弗雷泽要他亲自道歉,于是两位冤家到老还是互不往来。弗雷泽坚称阿里患上帕金森是他打的,并为此感到满意。多年以后有人问弗雷泽看到阿里点燃亚特兰大奥运会圣火时在想什么,弗雷泽回答,把他踢到火盆里去。那个年代的拳手,情感是真实的,仇恨也是真实的
不过最终,两位老头在晚年达成和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