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周读书笔记
第六章 词义的发展
一、词义发展的类型
1.词义深化:主要是一些最基本的自然现象,表示动植物的词,他们的实用对象从古到今基本上是一样的,但词的概念义所表示的对象特点,随着人的实践和认识的发展而深化。
2.词义扩大
(1)表名物的词适用对象从部分发展到整体(空间),表示的对象特征也随着变化:脸、腿
(2)表名物的词适用对象从部分发展到整体(成员),表示的对象特征也随着变化:妇人
(3)表名物的词适用对象从单一事物发展到一般事物,表示的对象特征也随着变化:江“长江-江河”
(4)表性状的词适用对象扩大:动听、平衡
(5)表动作行为变化的词的行为变化的主体扩大
(6)表动作行为的词关系对象扩大
3.词义缩小
(1)表名物的词适用对象从部分发展到整体(空间),表示的对象特征也随着变化
(2)表名物的词适用对象从部分发展到整体(成员),表示的对象特征也随着变化
(3)表性状的词适用对象缩小:皎洁
(4)表动作行为的词行为主体缩小:结婚的行为主体
(5)表动作行为的词关系对象缩小:报复原是报答恩和怨
4.词义转移
(1)词性不变
(2)词性转变所造成的词义转移
5.感情色彩变化
该请色彩变化的词,词的概念义往往也有变化,比如,爪牙:a指鸟兽用于攻击和防卫的爪和牙,引申指武臣 b现在用来比喻坏人的党羽
爪牙从中性变为贬
词义的发展是曲折的,一个词在历史上可以产生多个意义,各个意义的发展类型也可以不同。
二、词义发展的原因
词义发展的三个主要根源:社会生活的发展,包括新事物的出现,旧事物的消灭,阶级斗争的发展;人思想意识的发展;语言内部各个因素的相互作用。
(1)新事物出现,旧事物灭亡所引起的词义变化-“钱”、“火箭”“飞”(飞机的出现,新的定义)
(2)人的思想认识的发展a思想认识的发展b思维联想规律的发展(思维顺着相似性、关联性产生联想,会使一个人把指甲事物现象的词用到指乙事物现象上去,使词产生新义)、
(3)语法、语音、词汇、词义的发展变化是相互作用的,汉字的字形变化对词汇、词义的发展也有相当的作用
a词在句子中位置和作用的变化常常引起词义的变化
b词义变化不一定语音变化为条件,但语音变化可以产生和巩固词义的变化,还有可能分化出另外一个词来“好”三声和四声
c汉字字形的变化往往能够使新发展出来的词义分出来,成为一个新词。
词义在发展中也有表现出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19世纪中期,海禁打开,外国事物用“洋”来代替,“土”就有了本国的新意义。
三、现代汉语词义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以及引起的思想意识的发展变化成为支配现代汉语发展,包括现代汉语词义发展的强大力量和根源。
1.原用的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词都融入和新的认识
2.新事物、新产品的出现使得大量新词语涌现,也诱发一些词语生出新的意义(网、绿色建筑、垃圾邮件等)
3.词义发展出新义以比喻居多。
4.词性转换引起词义转移。
第七章 几种重要的词汇划分
人们对现代汉语词汇有不同角度的划分,它反映了指导语言应用的需要和对词汇认识的深度。
词汇划分主要分为三种类型
1.我们学者对词汇所做的划分(重点)
2.非语义词群划分
3.主体词群划分
一、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
1.基本词汇:从古代到现代,在实际运用中必不可少的词汇,包括八种词汇
基本词汇的特点:普遍性;稳固性(指示的范围是稳固的);是构成新词的基础
一般地说,属于基本词汇应有构词能力,构词能力强的为所谓的根词。可以说,在三个标准中,构词能力是最重要的一个标准,有很强的构词能力,说明它是稳固的,往往又能显示它的普遍性。
注:人称代词、虚词不能以构词能力作为确定其是不是属于基本词汇的范围。
2.一般词汇:词汇中基本词汇以外的词汇就叫一般词汇。
一般词汇和基本词汇的关系:
(1)基本词汇中派生的词,构成的新词绝大部分是一般词汇
(2)一般词汇在发展的过程中,它所表达的事物和概念和人们的关系渐渐密切,具有了基本词汇的三个特点,便成为基本词汇(党、原子)
(3)同样,基本词汇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变为一般词汇中的词
二、古语词和新词
从词语存在的时间长河来审视,古语词存在于河流的源头、上游、新语词处于不断往前延伸的下游。
1.古语词:历史词语;文言词语(古汉语中用过的特别是它的书面用语中使用,但是现代一般已经不再使用的词语)
文言词语的作用:
(1)用于贺电、也唁电、重要声明等文件中,表示庄重严肃的情感态度
(2)政治杂文,运用一些文言文,可以表示讥讽
(3)在文艺作品中有时同白话穿插,也有诙谐幽默的效果。
2.新词语:新创造的词语,它或者指示的对象是新的,或者概念是新的,同时它的形式也是新的。新词语的创造是以固有语言传统为根据的。
新词语中的外来词:雅思、作秀、万维网、艾滋病等
语言不断产生新词,原有的词有一部分会产生出新义,因为词的形式是旧的,新义和旧义有明显的联系,这样的词就不叫新词:检讨-旧义为学术上的检查讨论 新义为自我批评
3.生造词:所以造成的词,或者任意改变原有词的形式所成的词叫做生造词。
(1)任意用简称,或者简缩复合词。
(2)破词问题:鞠躬——鞠了一个躬
(3)生硬造词
三、口头词汇和书面语词汇
很多情况下,口语词汇和书面语词汇都是可以通用的,但语言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口头语和书面语词汇有明显差别的现象,例如:
有对应关系的:美-美丽 心眼儿-心 压根儿-根本 估摸-估计
无对应关系,但可以找到语体上的中性词的:空档-空隙 浪头-波浪 聊天-谈天
无对应关系,也没有中性对应词的:拉下脸-打破情面 邋遢-不整洁
现代汉语书面语和口语词汇相当多并没有形式的标志,辨认困难,要在长期语言学习中运用中去感受,增强这方面的语感。
四、标准语词汇和方言语词汇,社会习惯语
标准语:一个民族的共同语,在汉语来讲,为普通话。
方言词:被普通话吸收的方言词。
1.普通话词汇和方言词词汇的差别
(1)意义相同说法不同:小偷、贼娃子、毛贼
(2)同一个词(语素同,书面形式不同),含义不同
(3)表示同一方面意思的词汇构成不同:喝汤-吃汤;吸烟-吃烟
2.普通话对方言词的吸收
普通话以北方话为基础,舍弃方言中过于土的词,并且吸收有一定表现力的词,其原则有几个方面表现:
(1)方言色彩很浓的词,只在个别地区运用,有完全同意且较为普通的词代替。
(2)北方话中说法不一致的,用比较普通的作为标准。
(3)基础北方话中,同名异实的,涵义以北京话为准。
(4)吸收适用和需要的方言词,如:晓得、名堂、马铃薯、识相等
在文章和文艺写作中,根据需要,适当运用方言词可以丰富表现力,但是方言词不能滥用乱用。
3.社会习惯语
各个社会集团和职业集团内部使用的词语
专门术语、行业语(行话)、隐语(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
普通话也吸收社会用于来丰富自己的词汇例如:数学-比例、百分比;物理学-反射、折射、辐射等等。
有些专门术语和行业语成为普通词汇的词后,既有术语义,又有普通义:价值、摩擦、亮相等。
五.本族语和外来语词汇
本民族语言的词汇叫本族语词汇,从外国语言和本国其他民族语言中连音带义吸收的词语叫做外来词。
译词:外来词不包括译词,译词是根据原词的意义,用汉语自己的词汇材料和构词方式创造的新词:民主、科学、火车、电话等。;
借词:外来词也叫借词,不仅借用意也借用音,例如:吉普、尼龙等。
汉语吸收外来词有三种形式:
(1)译音:雷达-radar;坦克-tank;吉普-jeep
(2)译音赋义:俱乐部-club;绷带-bandage;基因-gene(基因发音和原因相似,而基又有基础的意思,因有原因意义,同原词有关。)
(3)半译音半译意:卡车-car 啤酒-beer
关于音译:(1)以北京语音为标准(2)按名从主人的原则译音(3)人名按同名同译、同姓同译、同音同译的原则译音(4译音用字采用常见易懂的字)
关于意译:对基础方言和其他方言中吸收别的语言的词语所产生的义词,一般取意译。
例如:独裁-狄克推多 民主-德谟克拉西
六.非语义词群和主体词群。
非语义词群
1.按首字母分的词群:哎、啊、挨、癌
2.按韵分的词群:差-相差、岁差、时差。
3.形态词群:单纯词、合成词
4.语法词群
主体词群
意义上有共同的关系对象、关系范围的词组成的一个词群:表亲属关系组成的词群、表颜色的词的词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