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骗了你很久的心理学伪常识?
在开始接触正规心理学内容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都对“伪心理学”常识坚信不疑。 一直以为流传甚广的这些理论,是真正意义上的心理学内容,以一种常识性的态度笃定专研。 后来才知道,真正的心理学是一门科学的学科,所进行的研究以及结论需要三个方面的校验:(1)系统的实证主义以及是否满足可证伪性。(2)公共的可检验的知识:可重复性和同行评审。(3)能用实证方法解决的问题。 那么,什么是“伪心理学”呢? 伪心理学是指那些貌似心理学但没有任何事实根据的体系。 颅相学、笔迹学、神经语言程序学、星座学、心灵控制术等都是伪心理学。 1.颅相学 大脑是心灵定居的器官,各种心理官能在大脑占据不同部位,故根据头盖骨隆起的程度和特征即能判断相应的心理官能发达的程度和特点。 2.笔迹学 笔迹学亦称“笔相学”,研究书写者的心理特性和心理状态变化的笔迹的学说。 3.神经语言程序学 用语言来改变身心状态的具体方法。它的创造人找到一些卓越的人,研究他们有一些怎样的程序,总结起来,然后教给其他人。并相信,其他人如果能掌握这些程序,也可以获致成功。 4.星座学 指的是根据人的出生日期的不同将人们分别对应一个星座,各个星座下的人的性格不同,人们根据这些星座所代表的性格和运势进行分析和暗示的一种心理活动的解释和占卜的一种行为。 5.心灵控制术 心灵控制术是一种有效提高内心能量的方法。当我们的大脑状态进入一个深层次的冥想阶段(阿尔法脑波状态),有意识地训练你的思想,让你的心成为掌控一切的主宰者,同时通过想象实物画面来加强表现力,从而如愿以偿地得到越来越多令人惊叹的成果。 伪心理学之所以能在市场上占有地位,一部分原因在于它满足了人们的欲望。 那么伪心理学满足了人们的什么欲望呢? 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安全的需要。 以色彩心理学为例, 可以让人们简单的用色彩来给自己周围的人们贴上性格标签,感觉自己有能力看透别人,能够知道别人在不同的情境下会做什么,比如某种颜色性格的人富于攻击性,在与他交朋友的时候你就会谨慎一点。“感觉能够控制环境”这只是一种安全感,你很可能为了获得安全感而盲目地相信各种伪心理学。 而真正的色彩心理学仅仅是一种性格测量学,而与色彩没有太大的关系,色彩只是一种性格的名称,比如你为什么叫“稻草人”,是因为你是稻草做成的人吗?给各种性格类型的人起一个色彩的名字利用了人的记忆的双重编码模型,使得我们更容易记忆而已。 由此可以看出,与伪心理学相对应的,是真正的心理学,对于很多伪心理学的常识,已经给出了系统而又科学的解释。 1.巴纳姆效应 人们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当人们用一些普通、含糊不清、广泛的形容词来描述一个人的时候,人们往往很容易就接受这些描述,却认为描述中所说的就是自己。 2.谄媚效应 谄媚效应指大部分人更愿意相信让他们自己看起来更正面和更积极的事情。所以他们会认同自己还有很多未能得到发挥的潜力以及自己是喜欢独立思考的人之类的描述。这种效应解释了为什么会有大约50%的人对占星术深信不疑。 3.正例缪误效应 正例缪误效应是指人们由于只关注与自己期望相符的信息而忽略其他信息所产生的知觉错误。在生活中,正例谬误效应有很多实际的体现,更为影响重大的应用是星座、血型、塔罗、心理小测验、面相手相等各类预测、算命。除了应用巴纳姆效应外,就是利用了正例谬误效应。人的性格是复杂多变的,甚至是矛盾的,有时候觉得自己很挑剔有时候又觉得自己很随性。 4.期待效应 期待效应通常是指在人际交往中,一方充沛的感情和较高的期望可以引起另一方微妙而深刻的变化。你期望什么,你就会得到什么,你得到的不是你想要的,而是你期待的。只要充满自信的期待,只要真的相信事情会顺利进行,事情一定会顺利进行,相反的说,如果你相信事情不断地受到阻力,这些阻力就会产生。

-
杨弋Ryan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6-22 17:26:38
-
吴小婉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03 10:45:24
-
aroseisarose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02 09:09:17
-
赵静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01 22:28:08
-
楚念乔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01 16:4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