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老教父临终前的那句“生活如此美丽”?
最近几年,反复看反复品的电影有两个系列,科波拉的《教父》三部曲和李安的父亲三部曲(《推手》《喜宴》《饮食男女》)。它们都存在的我的电脑里,闲了就翻出来看一段。用一般眼光来看,前者讲的是黑帮故事,后者拍的是中国式家庭的情感与纠葛,似乎毫不相关。但在我眼中,两个系列的精彩故事都在表达一个东西,那就是家庭。李安的父亲三部曲自不必说。李安曾提到,他写这三个剧本并拍摄这三部电影,就是想用影像的方式来呈现中国家庭。身为人子,李安选择电影让他的父亲很不满意,父子关系一度很紧张。他说,自己当了父亲之后,慢慢理解了父亲,同时也学习怎么去做父亲。我不止一次推荐给身边的的朋友,这是经营家庭必看的电影,表达出来的东西远远胜过那些爆米花电影,从中能看到也能学到不少鲜活的生活经验。年岁稍长,再加上这些好电影,帮助我慢慢理解了父母辈,也学会了一点如何去与家人相处,力所能及的回馈他们。
为什么说《教父》三部曲也讲的是家庭?且看第一部里老教父在即将继承家业的小儿子面前是如何总结自己一生的。他说:“I work my whole life——I don't apoligize——to take care of my family.”用尽一生,我都在守护我的家庭,我不觉得遗憾,一个叱咤风云、拥有财富和权势、统御一个犯罪帝国、令无数人尊崇的大人物,在回顾自己的一生时,说的竟然是家庭。这番话其实也是老教父给二代教父的叮嘱。
老教父和二代教父都属于典型的卡里斯马式的人物。与一般的黑帮片不同,你看不到他们沉醉于声色犬马,看不到他们纸醉金迷,看不到他们玩弄女人。相反,他们总是西装革履地谈论“公事”,私生活里简朴低调,不吝惜花时间与家人共度晚餐。一个有意思的细节是,依附老教父的教子来求助,老教父第一句先问:你最近去看你的孩子和妻子了吗?听到肯定的答复之后,老教父说了句:一个不照顾家庭的男人不是好男人。同样的,与小儿子谈公事之前,老教父开口问的第一个问题是孙子的近况。听到满意的回答,他忍不住笑了起来。
外人或许会盯着教父的权势和财富,而在教父眼中,家庭永远是第一位的。巨大的光环背后,反而是普通人或许忽略了的、微不足道的家庭。电影里,老教父半退休,穿着普通的工装,一边在花园里拾掇自己种的蔬菜,一边逗自己的孙子玩,温馨随和,如同一个普通的老爷爷一般。而老教父也正是在陪孙子玩的时候突发心脏病去世,生命的结尾也如同一个普通的老爷爷一般安宁。这一段对我的触动,第一次看和第十次看,一样大。
这两天抽了点时间再翻了一遍小说《教父》。初看时印象特深也特别不解的一个地方,小说里有而电影里无。多出来的这一段是:老教父心脏病发作,孙子跑去叫来家人,虚弱的老教父握着小儿子的手说了句“生活如此美丽”。简单一句,嵌在庞大丰富如史诗一般的教父三部曲里。我年纪尚轻阅历尚浅,能理解到的是,一个男人倾其所有,守护了他最在意的东西的,那种满足感和成就感。不止了无遗憾,一个字值。
认真投入才能体会到甘苦,才能得到好的报偿。这大概与明人张岱讲的“人无癖不可与之交,以其无深情也”一个道理。用心做事、用心待人的人,在我看来,有股外界拿不走、时间磨不损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