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亲历过父母出轨的孩子 现在都长大了……
那晚他微信上反问他妈:我小时候你跟不同的男人鬼混的时候,就没有丝毫、片刻的想过对我的影响吗?
大老鼠
我第一次很认真的听说出轨,是我读初中的时候。邻桌的女孩G姑娘那段时间每天上课都走神,有时候是掰手指甲、有时候就是涂鸦、发呆。有一次轮到我俩一起值日去提开水,路上她含着泪跟我说她父母从广州回来了,准备离婚。当时打开水的食堂离教室有一段距离,而且又是晚自习的时间,入秋的傍晚,四周除了偶尔的凉风吹动落叶的声音,就只剩下她极力克制和小声的抽噎说话声。我俩打完开水就偷偷的坐在开水房旁边的一个小花坛下,她大概给我讲了一下她父母的事。现在回想起来,一个14岁孩子眼里容下的东西其实已经远远超出大人的想象了。
上小学的时候她爸一直在广东打工,她妈妈在家带孩子、种田种菜,顺带养兔子。G姑娘在班上属于相貌很出众的那种,那个时候学校有些男生背地里叫她:小恩熙,她的马尾、高鼻梁、杏眼和当时热播的 《蓝色生死恋》 里的宋慧乔还真有几分神似。所以,不难揣测,她妈妈在村里应该也是很有几分姿色的。后来中考的时候我也见过她妈一次,那个时候她妈已经在广东打了几年工了,身形高挑匀称再加上五官的底子好,穿着一件白衬衣站在一堆土气而臃肿的家长中分外扎眼。
她妈的出轨是她小学5年级的事情,而且是被她和她哥当场发现的。当时农村的红砖房二楼都是木板的,她和哥哥是在某天放学后发现楼上有声响的,兄妹俩怀疑家里进了贼,手脚并用的爬到楼上发现她妈神色有点慌乱的端坐在床上,床边的大储物柜透着缝,明显是有人翻动过的痕迹。她哥随手一掀开,里面匍匐着一个男人,而且就是邻村的,他们兄妹俩每天放学都要从他家门前经过。
G姑娘说那天她的日记就写了这只“大老鼠”的事情,他和哥哥放学回家后听到楼上有响动,在柜子里抓住了一只“大老鼠”。
也因为这只“大老鼠”,她父母在接下来的几年都在闹离婚,而大她2岁的哥哥甚至有一次扛了把气枪冲到那个男人家里,说要一枪把这个男人给毙了,他以为只要把这个男人给毙了,家和父母就可以恢复原状了。
她初三的时候是她父母闹离婚闹得最严重的时候,但是最终还是没有离成,因为她哥哥出事了,和别人打群架把别人砸成了植物人,被看守所关押了。
G姑娘大学的时候已经是系里的风云人物了,关于她交往过的男生,有文学社的才子、富二代、也有意气风发的创业青年。她也兜兜转转了好多年,听说是在30岁那年才尘埃落定嫁给了一个其貌不扬、半秃顶的胖男人。我们看到她QQ空间里的婚纱照,打从心里觉得她俩摆拍的姿态怎么看怎么不自然。
我们14岁的时候听到出轨的时候,根本无解,为什么会这样?明明这种背叛就是不应该的……
我那个时候格外的怜惜她,对于那只开始威胁、啃噬她的家庭的“大老鼠”她肯定和我一样的愤怒、厌恶和无奈。但是她还不能像她哥哥一样,扛把枪过去同归于尽,她得温和的强迫、欺骗自己去接受、原谅那只 “大老鼠”。
我们可能都不忍心去指责自己一直依赖、信赖的亲生父母,甚至说去给她/他们判刑,但是肯定需要花上很多年时间才能去看清、放下幼年时不被启齿的这样一桩往事。
带血的小板凳
Z姑娘是我的一个前同事,当时我们扎堆在公司吃着外卖,她随口讲给我们听的。我们几个人一边嚼着饭一边像听时下的宫斗剧一样听她八卦她爸当年的一段情史。
在我看来即便今天Z姑娘动不动说给她爹买了苹果8,生日托人从香港带手表、一周打好几次电话,也并不觉得她内心有多崇敬、亲近他爹。就像我们几个女孩听完了他爹的故事后,都有点咬牙切齿,觉得她爹这样的男人挂了就应该进18层地狱。
她爹是在她妈怀着她妹妹的时候出轨的,那几年他爹因为贷了笔款和别人合伙承包了一个工程,突然就有钱了。她那个身高160cm、38岁的爸的小三居然是她们县城歌舞厅里一个24岁的姑娘。她妈快生的前2个月,那个剃寸头、带黑色耳钉、染酒红色头发、穿露脐上衣的小三公然跑到她家来挑衅。当时她们兄妹几个都在,看着她妈,一个只会刷碗、生孩子、种麦子的农村妇女,绝望的拎起家里的一条小板凳砸向自己的脑袋,砸得那条小板凳上都是血算是逼退了小三。那条被血浸染过的小板凳这么多年还留在她们家里,不知道是她妈故意留着的,还是想用这条小板凳提醒、惩戒这个曾经犯过错的男人。
估计Z姑娘是一个人回忆、咀嚼了太多遍,所以对这个惊悚的画面早已经麻木而镇定了,而我们听完这个血腥的场面后,都心照不宣的合上了剩下的半盒饭菜。
同样是女人,觉得这样的真相残酷而令人发指。
Z姑娘从来没有说过她爸的半句不好,但是她对男人的那种不自知的不屑和亲密关系的戒备让人觉得她身上的菱角分明到有点磕手。
Z姑娘前前后后谈了4段感情,第一段是临近考研的时候意外发现相处4年的前任已经劈腿了3年,后面还是陆陆续续的在谈,只是现在越来越不愿意相信男人和感情了,所以宁可去相信东门某个算命的大仙。大仙说她会在33岁的时候结婚,所以她现在既不相亲,也不主动认识新的男人,乖乖的等着她的33岁。
落泪的一碗米粉
前两天晚上9点多,手机里突然多了一通未接来电,是我的高中男同学Q,平时大家隔几个月会偶尔联系一下,一般是大家遇到事儿需要帮助或其他。
我猜这个点给我打电话一定是有事,我再回过去的时候他没有接。隔了一会,微信上看到他发来的消息:刚刚跟我妈坦白了,我知道她出轨的历史,很多次,而且是不同男人。世间有比这更悲伤的故事吗?感觉自己的童年就像丽春院的韦小宝,背负这个屈辱的秘密20多年了,还要让自己平静地假装不知道任何事情,能活到今天,还真的挺艰难的。现在我不知道她是什么心情,总之,我也很难过,晚上一个人点了一碗米粉,吃着吃着就在饭店里哭了起来……
而9点多,他响我电话的那一刻,应该就是他在饭店吃米粉的时候。
Q是我们高中班上的学霸,也是班上为数不多的考上了211大学的。毕业之后他也时常爆出很多的创举,例如带队骑行环游海南岛、台湾、川藏线,从长沙、武汉骑行到南京、玩轮滑、潜水……被猎头挖到一家知名的品牌公司,上任一年后让部门业绩一年翻了2倍,我们都以为他应该是活得异常恣意、洒脱和自在的。
他说他妈今晚指责他:32岁别人孩子都2个了,他还单着,也不想着攒钱买房买车成家,一个人远离家乡,平时电话都懒得打一个回家,全然不顾父母的死活,感觉有这个儿子跟没儿子一样……
而他终于歇斯底里的爆发了。
他真的是一个脾气特别温厚的人,喜欢看书,尤其是历史和现代科技类的,他的脾气、性格里有几分现代男人少有的宽厚、儒雅,但是他那晚的愤而回应指责,继而大哭,显然已经失控了。
他真的就遭遇过电视剧里的情节:隔壁的小伙伴们偷偷的趴在门缝看她妈和隔壁老王在床上的忘情,碰到放学回来的他,他们问他怎么不推门进去,他扭头就跑开,木讷的当作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没有发生……
那晚他微信上反问他妈:我小时候你跟不同的男人鬼混的时候,就没有丝毫、片刻的想过对我的影响吗??
听他说她妈没有再说话,他们也有很多天没有再说过话了。
他说他谈过好几段,都是比较漂亮有自己想法的知识女性,但是总感觉自己好像无法带她们进入明天一样,一年半载后都会因为各种原因分手。现在对前女友还是念念不忘,但是到点了就是不敢好好的往前走,像孵小鸡一样,生怕她受到伤害。
我到现在也无法理解他心里的这些梗,也会揣测是不是因为身高?例如他和他爸身高都差不多1.65,而他妈1.66,婚后她妈一直嫌弃他爸的身高,估计这也是她妈出轨的一个原因吧,但是这个问题偏偏又是不可逆的。或者是不是他担心自己即便拼尽全力想要一份真爱,却仍会隐隐的担心未来情感的变化和背叛,我不得而知。
在我们这个年龄再谈起父辈之间的爱恨纠葛,有刻意的轻描淡写,也有故作宽容的理解和无可奈何。不敢有评判也没有叹息,当然也有掩藏不住的落寞和哀伤。毕竟他们都老了,这些往事也好、意外的插曲也好,都过去了。毕竟他们现在想要的都是一个清静、完整可以安心落脚的家。
我今天也并不是要时光倒退的指责她们曾经给那些她们完全忽视的孩子所带来的伤害。但是不可否认,那些现在还在感情的旋涡里反复盘旋、挣扎的他们,或多或少都跟童年时代充斥在父母之间无休无止的嘲讽、奚落、诋毁、冷战、暴力、互相伤害有关。
我真的特别想知道那些出轨的父母当时有没有想过这些事情可能对孩子产生的影响,以我浅薄的揣测,估计他们大部分都没有,甚至说她们压根就无法预估,她们的行为可能会对孩子成年后对两性和亲密关系的认识产生影响。
就像Q反问他妈的时候,她妈可能觉得当时你不是还小吗?怎么过去这么多年还记得呢?
更加不会想到,当时和男人纠缠不清的明明是她呀,为什么时隔多年放不下的反而是她家的这小子呢?
当你看到原本应该是世界上最亲密、最信赖的两个人,可以若无其事的背叛对方而毫无歉意的时候你会相信婚姻是以忠诚而缔结的吗?
当你看到一方那么丑陋的伤害对方而毫不自知的时候,你敢轻易的去相信你以后的伴侣可以做到不因为自己的欲望和利益伤害你吗?这个世界有那么多的善意和爱意吗?人有什么样的事情干不出来?
Q说隔壁的老王搬家后给她妈妈送了一本相册,那本相册上面写着:友谊天长地久,那本相册在他家的橱柜里放了很多年,每次一看到封皮他都觉得恶心而屈辱。明明是欲火焚烧的一对偷情男女,为了免受道德的挞伐,还需要编出这么一个崇高而清明的理由来自欺欺人。而在当时的孩子眼里,成年人的出轨,无论是爱或者性、都交织着一种无耻而又虚伪的气息吧。
如果时光可以倒退,我很想和那些曾经遭遇过这些伤害的孩子们穿越回去,提醒那些蠢蠢欲动的大人们,你们正在以一种多么残酷的行为在绞杀着一个孩子对世界美好情感的憧憬和向往。
就像Q一样,20多年来他都要假装什么也不知道,什么也没有发生一样。因为这样一件难以启齿的事情你永远都没有机会和父母冷静的交流或者探讨,根本就连申诉、和解、放过的机会都没有,即便是至亲。
而遭遇过这种伤害的孩子,大部分的经历都和他一样,默默的生活,默默的装作看不见,默默的疏远家庭和父母,有些人能够等到自己在遭遇情感问题的时候找到源头,打开自己心里的梗,而有些人可能一直都没有机会打开自己的心结,去重塑自己的情感价值观。
作为晚辈的我们一直被教导,不能去干涉父母的行为,也不要试着强加给他们任何的东西,所以在父母的情感出现问题或者危机的时候我们只能默默的参与其中的煎熬,这种无力感估计让很多人都很悲愤、痛苦。
尽管现在的我们对情感和责任有了更多的理解和认识,有了更多的能力,能以更成熟、理性的姿态去理解两性之间情感和情绪可能在婚姻里发生的变化,但是那些童年的创伤可能还是不可以避免的存在。
今天深圳下雨,会不可避免的想起Q独自点了一碗米粉,一边吃一边哭的样子。
如果可以,我希望有更多的父母能够看到这篇文章,因为那些受过伤的孩子不能指责你、不能评判你,他就只能选择默默的努力生活,努力的寻找能给自己生命带来刺激的尝试和新的突破,但是这个过程她们会比别人更辛苦和艰难,她们可能遭遇的挫折和曲折都会比别人多。
你们曾经是可以庇佑我们的人,现在依然是心灵上可以给我们力量的至亲至爱。献上我仅有的祝福,希望你们早日和自己和解,早日给这些还在情感的困顿中挣扎的孩子们一个道歉、一个拥抱,早日和他们和解。
虽然,这些有点难!
沐沐柒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3只手镯和3个隐秘人性故事,有人敷衍,有人用命珍惜…… (11人喜欢)
- 我在医院当了4天护工:老人的经济价值,和子女的“心甘情愿”…… (76人喜欢)
- 大家对养老院的误解真得太深了:住养老院的老人好可怜…… (287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