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禧攻略》——历史上最大的精神病中心的故事
紫禁城,一座历史悠久,规模恢宏,历经两朝,发生在其中的故事如恒河沙数,《延禧攻略》就是发生在其中的一小段,故事不能不说精彩,剧情跌宕起伏,人物丰富,虽然走的还是宫斗剧的套路,但是能在港有《金枝欲孽》、内有《甄環传》等同类型的深入人心的宫斗剧在前,还能如此火爆,自然有他的精彩之处:宫斗剧资深玩家佘诗曼的强势加盟、颜值担当秦岚的深情演出、还有怎么看怎么觉得有点格格不入却又处处出彩的宫斗剧新面孔吴谨言,都给本剧加分不少。
然而,废寝忘食地追了几十集后,总是有种说不出的感觉,在富察皇后宫墙上一跃而下的一刻,终于发现了点什么——这高墙深锁、戒备森严、看似热闹,却又透着丝丝诡异,荒唐怪诞之事不时发生……,这不就是各种电影、电视里精神病中心的样子么?细思之下,剧中这上上下下、或主或次的人物,就是在那个大时 代的压抑下,一个个心理扭曲的精神病患者,进行着互相伤害的日常。

皇上
症状表现:每个精神病院总会有至少一个一天到晚扮演上帝、总统、将军……的人,反正就是一定要其他的人要围着自已转,听自已的指挥,稍有不顺,便要各种惩罚,而且这种病人的身边又总是会有那么一两个“忠心耿耿”的患者追随。
皇上,这个身份已经注定了他“非正常人类”的标签,打从娘胎,便接受着各种波谲云涌、勾心斗角的气氛浸染; 出生后又是受着各种奴才的奉承捧爱; 即位后更是要调和三宫六院的恩宠,又要权衡满朝文武的争斗,还要维护无时不刻地维护天下之主的无上权威; 早已没有了正常人认知里的是非对错,恩爱情仇,可以为了堵悠悠众口、平息民愤而痛斩忠臣,也可以为了稳定局面、制衡朝臣而放任一众tan官,可以毫无愧疚地拆散一对真爱,又可以很理直气壮地要求别人要放下心中真爱,容下自已。但是,皇上也是整紫jin城中最可怜的人,一生都是在扭曲的人性中成长,却浑然不知,无法敢变、也不能改变自已的命运,甚至都无法接触到正常人的喜怒哀乐、恩爱情仇。

太后
症状表现:精神病中心的资深病友,经过多年的长期治疗,表面貌似已治愈,病情趋向稳定,日常较安静,喜呆坐角落,观察其他病友活动。但实质上病情已到无可救药,只是依靠药效维持,一旦发作,非常难以控制。
剧中太后在前半部出镜较少,也基本是作为一个颐养天年,安享天伦之乐的老人家角色出现,经历过同样的惊心动魄的后宫斗争“幸存”下来的资深玩家,却像失忆了一般,对于后宫各宫主子们的勾心斗角视若无睹、甚至于两位嫡皇子的相继夭折也是轻轻带过,这些曾经充斥半生的刻骨铭心的记忆,怎么可能轻描淡写地抹去,更多的只是一种“创伤”后的自我催眠罢了,只是在触及和安公主这个唯一的逆鳞、皇帝的身世这个不愿为人知的秘密、还有危及大清江山皇室地位的稳固时,才又悚然展现了隐匿于内心阴暗深处的工于心计、杀伐果断的让人不寒而栗的一面。

富察皇后 症状表现:人格分裂,因为受到刺激或某些特殊的原因,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格特症,长期处于两种甚至多种不同人格的纠缠,经常处于一种抑郁症症状。
剧中的富察皇后母仪天下,端庄、贤惠、宽容、知书达理……所有形容中国传统女性的美好词汇几乎都可以用在她的身上而不为过。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完美的形像下,却是一个天生活泼,不爱拘束的天真少女,对生活和爱情都有着美好的憧憬,但是在那个男尊女卑的时代,为了家族的利益和地位,被“皇后”这一身份占据了身体之后,那个率性自我的少女,也只能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偶尔出现在思绪中,直到璎格的出现,才在对方的身上看到了身体深处那个少女的影子,于是不顾一切地维护着璎格,维护着那个深藏在端庄皮囊下面的另一个自已。然面,在傅恒向富察皇后提出要娶璎格为妻的时候,还是毫不犹豫地站在了家族利益一边,放弃了成全另一个自已追求真爱追求幸福的机会。

娴妃(纯妃、愉贵人、尔晴……等)
症状表现:精神受创,性情骤变。症状发作前都是人畜无害,善良文弱,但是或因情、因爱、因仇、因恨……便会性情骤变,或残暴、或阴狠、或恶毒……
黑化前的娴妃应该是不亚于富察皇后的一个传统贤良淑德的妻子形象,如果说富察皇后是一个端庄得体、母仪天下的形象,那么娴妃就更像是一个温顺体贴、与世无争的贤妻良母。只至胞弟的锒铛入狱、生母的撞墙自尽,有心无力又四处求救无门,再到一生廉洁的父亲为国治水却因不会利用guan 场的潜规则以至成为了维护皇室威严、平息民 愤的牺牲品; 最终把一个贤良淑德、与世无争的娴妃变成了一个工于心计、冷面无情的皇后。

袁春望、顺嫔
症状表现:精神病中心中另一种最常见、必不可少的人:手边必备一个玩偶(或其他物件)24小时不离手,视若珍宝,一旦丢失或被抢、被破坏,便狂性大发,会不惜一切代价抢夺或报复。
袁春望和顺嫔都是剧中的最可怜人物,所谓红颜薄命,顺嫔天生美艳姿色,却恰恰是自已悲催人生的根源,不美满的婚姻、无法自主的命运,最终成为了换取政治利益的礼物,连唯一的希望——年幼的儿子也无法保住。
袁春望则完美地诠释了“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的含义,身世之迷是真是假先不说,正如太后所说“本来,你可以像别人一样,娶妻生子,过平常人的日子,可是,你就听信一句谎言,来到的紫jin城,被迫把自已变成一个废人”,在宫中受尽欺凌之时,遇见了同样落迫的璎珞,从自缺少温暖、渴望关爱的袁春望(在封建社会,一对未婚的单亲母子,必定是受尽唾弃各欺凌,可以想像会是过得如何的艰辛。)便将自已压抑多年、渴望得到的关爱毫不保留地宣泄在璎珞身上,并幻想同样地从中得到同等的回报。而当璎珞为了自已的计划重新接近皇上的身边时,袁春望便像是一个被夺走了玩偶的精神病患者,开始了各种疯狂的报复。

高贵妃(舒嫔、琥珀、锦绣……等)
症状表现:精神病中心里比较典型的病人,情绪不冷静,喜欢打架闹事,抢其他人的东西,严重的会有妄想症症状。
在璎珞接近皇上之前,高贵妃是皇上最宠爱的妃子,加之富察皇后深陷丧子之痛之中不理后宫之事,高贵妃俨然是实际上的后宫之主,即便风光如斯,却仍然摆脱不了政治权利斗争的棋子的命运。或是为了竖立自身威仪,或者为助长家族势力,处处拉扰、打压其他各宫嫔妃,甚至于毒害皇子,最终落得了个凄惨下场。

明玉(吉祥)
症状表现:智力发育不健全,俗称智障,粤语里叫“脑笋未生齐”
在紫禁城这种勾心斗角的地方,明玉和吉祥这种人就是奇葩,甚至说是一个bug的存在,人之初,性本善; 善良并没有错,但是一次又一次的吃亏,却从没有学习到半点教训。是怎样的父母,忍心将如此善良的女儿送进这如炼狱一般的紫jin城呢?

最后,就是我们的大boss——魏璎珞
作为大boss,自然不是一众配角可比的,首先,大多的精神病患者,都会有一个幸的童年或者童年阴影。打出生,生母因难产而死,又因继母诞下儿子,在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下不得父亲宠爱; 然后,待已若母的姐姐进宫,却离奇身亡; 为探寻真相,还姐姐一个清白,于是便毅然进宫,为了查明真相,受尽委屈、诬陷、欺凌、迫害、背叛……; 不惜放弃真爱,使用各种心机手段争得皇上宠爱,甚至以命相搏; 无论最终皇后口中所道破的璎珞的终极计划是否属实,这样的一个女人,除了疯子,没有再贴切的词来形容了。
本文为作者原创,转载请经原作者同意,并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