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公冶长篇》读书笔记(三)
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子贱:《史记》“姓宓字不齐,字子贱,鲁国人。少孔子四十九岁。”
君子:《吕氏春秋·察贤》“宓子贱治单父,弹鸣琴,身不下堂,而单父治。巫马期以星出,以星入。日夜不居,以身亲之。而单父亦治。巫马期问其故于宓子。曰‘我之谓任人,子之谓任力,任力者固劳,任人者故逸。’”故此君子有“国君之子”之意,以宓子贱能堪任,有能力之意。
鲁无君子,斯焉取斯:《吕氏春秋·察贤》“子贱治单父,其民附。孔子曰‘告丘之所以治之者。’对曰‘所父事者三人,所兄事者五人,所友事者十有二人,所师者一人。’孔子曰‘所父事者三人。足以教孝矣。所兄事者五人,足以教弟矣。所友事者十有二人,足以祛壅蔽矣。所师事者一人,足以虑无失策,举无败功矣。惜也不齐为之小,不齐为之大,功乃与尧舜参矣!’”
若鲁无君子,子贱安所取法以成其治乎?
ps:此章突出了孔子任人唯贤、无友不如己的主张,以及团队合作的精神与重要性。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