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线性的世界——邂逅特德·姜
邂逅特德·姜的作品是个非常偶然的事情,只是在图书馆还书的时候习惯性扫了一眼旁边凌乱的书堆,被封面一击即中。

一个巨大有真实感的椭圆形飞船出现在城市的上空,厚重,神秘,而下方的城市逐渐沉没在无尽的黑暗中,一如被吞噬一般。简洁的画面将外来物种带来的巨大压迫力表现得毫不费力。
(看了《降临》电影后,才知道封面来源于电影海报)
并不是科幻粉,近几年仅阅读过的一篇科幻类的文学作品,是饱受争议的《北京折叠》。不知是自己思维跟不上,还是作品本身的逻辑就存在漏洞,《北京折叠》带给我的感受,一如讲不好故事却还硬要讲道理的国产电影一样,概念很清晰,细节很粗糙。因此,对科幻作品只顾想象力不顾逻辑的刻板印象变得更加坚硬。
然而,《你一生的故事》的开头,一点也不科幻。
平实的叙事风格,母亲与女儿的对话的口吻,娓娓道来中打开了这个故事的开端。主人公露易斯·班克斯是一名语言学家,当地球上突然出现了12个不明飞船之后,露易斯被军方征召,帮助人类与外星人“七肢桶”建立语言上的联系。一同前往的还有盖雷·唐纳利,一名物理学家。在露易斯和盖雷的共同努力下,他们逐字逐句地洞悉了“七肢桶”语言——“七文”的奥秘。与人类语言不同的是,七文的字词之间没有连贯的先后顺序,或者说,先后顺序在七文中丝毫不重要。一个单独的句子,在七文的书写中是各种元素糅合成的一个整体,没有单词的排列,自书写开始就是一个整体的布局。而在口语中,让七肢桶复述刚刚说的一句话,单词的排列顺序极可能与上一遍所说的完全不同。在七文的影响下,露易斯的思维方式也逐渐发生变化,同时盖雷与她分享了物理学家们和七肢桶成功交流费尔马最少时间律的消息,最终,露易斯学会了以七文作为思维工具,从而获得了对人生、对世界的不同体验。其间不断穿插的主人公讲述女儿一生故事的片段,也在最后揭开了悬念:露易斯以七文的思维方式,超越了时间前后的逻辑束缚,而感知了未来所要发生的一切,女儿的一生以及她的一生, 而当下和未来,在七文的思维方式中,本就并行的。
当人类和七肢桶的远祖闪现出第一星自我意识的火花时,他们眼前是同一个物理世界,但他们对世界的感知理解却走上了不同的道路,最后导致了全然不同的世界观。人类发展出前后连贯的意识模式, 而七肢桶却发展出同步并举式的意识模式。我们依照先后顺序来感知事件,将各个事件之间的关系理解为因与果。 它们则同时感知所有事件,并按所有事件均有目的的方式来理解它们,有最小目的,也有最大目的。
语言也和物理现象一样,有两种理解方式:从因果关系角度, 从目的论角度。于是可以说, 语言是发送信息的工具, 因为我说了,所以你听见了;也可以说, 语言使预先知道的计划成为现实。
读完小说的结尾,感叹于作者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扎实的生活积累。而其中借由主人公内心活动所表达出的对哲学、行为学和物理学的思考,更是让人叹服。科幻故事很容易带给人不真实感,而这篇小说的叙事显得特别接地气,主角团的一举一动都符合其身份设定,人物塑造辨识度极强。伟大的作品正是可以用写实的描述将你带入故事,再用思想的广度和深度把你带入思维的浩海,飞翔。
日常衣食住行,生老病死,从未想过这种秩序因何而定,因何而动。即使换个角度看世界,也不过是原地转了个身。而跳出时间的秩序,又会如何?或者,我们是否也可以借鉴七文的思维方式重新认识这个世界?有那么一瞬,仿佛跳出了命运的轮回般自由,然而在非线性的思维里,自由,是没有概念的。
我想,我大概是可以多看一些科幻作品了。
© 本文版权归 Lemon tree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