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创伤,诱因,条件反射和心灵补偿 —— 一些自我反省和借口
刚看了篇文章 讲到本我 以及童年创伤 看完有点儿难过 但也帮我想明白了很多事儿 摘个片段:
作者:毛冷瞪(来自豆瓣)来源:https://www.douban.com/note/688765607/
周末的临床心理学课,老师讲“本我”。本我当然是人初生的时候所有的本能,包括勇敢、热情、自我防御,也包括自私、攻击性、粗暴和索取。本我有正反两面。发展和保持本我积极的一面,比抑制和管理本我消极的一面更重要。本我天生弱小,或者后天受到粗暴压制的人,正是成年以后广大的焦虑症、强迫症、恐怖症的病患。
老师说:“在所有的来访者中,神经症病人是最有礼貌的。有家教,有文化,他们时时刻刻都在害怕自己做的不够好,都在担心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好不好。”
老师说:“人之初,本我要得到充分的舒展。成人之后,你不可能再予取予求,不可能再自私自利,那是成年模式的本我带给你的自律。年幼时舒展过,长大之后蜷起来,一点关系也没有。最怕的是童年就没有舒展过,那么这辈子,需要你舒展开的时候,你是无论如何也舒展不开的。”
___
可能这就是为什么我那么喜欢谈恋爱的原因吧。任何两个陌生人在刚开始接触有好感的时候都是彬彬有礼的,那其实是人和人相处的理想状态。虽然我并不知道为什么熟了以后结局只能是变得不善待对方,好像being kind只是一个人类关系发展过程中注定会被淘汰掉的过程。
既然这样,那我就永远只喜欢恋爱的初期。初期到底有多长一方面取决于我的耐心和对方给我的新鲜感,另一方面取决于对方可以装多久的孙子。当对方开始“把自己不当外人”对我的生活指手画脚时,就是这事儿完结的时刻了。我知道大部分时候确实是我觉得对方过早地想要开始给我生活工作上“指条明路”是不太尊重人的表现。但我也知道,我近乎暴力的过度反应是因为childhood trauma在作祟:那个从小没有舒展过的我在外力的作用下陷入极度焦虑然后开启max自我防御和对外攻击。
之前看过一个stand-up说:Life repeats if you dont seek therapy. 可我觉得seek了也没用。即使像大夫说的那样了解了自己的trigger,学会控制自己,还是屡屡败在防御+攻击的条件反射跟前。我知道路漫漫其修远,也许还要有更多的人莫名其妙死在我的防御+攻击之下、永远也不会明白“怎么好好的突然就不行了”,我才会终于学会控制自己。或者,我永远也不会控制自己。
我对所有的炮灰没有一丝怜悯之情,是因为我对自己也没有什么同情心。善待自己是后天的本领,被爱了才知道自己可以配被爱,然后自爱,然后爱别人。这项技术我还在慢慢积攒经验值,尚未完全unlock。这是个需要别人帮助不能完全独自完成的项目。
新蓝票是个很优秀的人,但对我的喜欢是诚惶诚恐、战战兢兢。虽然我没有表现出来,我也有一丝受宠若惊。他对我丝毫不吝惜赞美,还给我唱唱周杰伦的小情歌儿。这些以前我嗤之以鼻的正常人谈恋爱的方式现在对于我来说是新鲜和美好的。我也像E.T学说人话、科学怪人学会融入人类社会一样学着模仿这些我不具备的基本人类情感技能:主动对他表达一些赞美之情。
我不知道这个初期会有多久,毕竟是个不可能有什么结果的事情。但我希望我可以学会善待他。毕竟他让一个不完整的人偶尔会有完整的快感。
_____
越剖析自己,就越了解那个家伙。我就愈发觉得两个不完整、并且以同样方式破损的人是注定不能在一起的。因为这样的人需要可悲地从正常人身上汲取能量才能活下去。也许互相关心的病友关系才是最好的结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