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禀
最近和朋友聊天,发现一件有趣的事:她拉小提琴永远是坐着拉,而我一直都是站着拉琴。对她来说,提高技艺在某种程度上是寻觅一把好椅子的旅程,而我是很怕久坐的人,平时上班一坐就是一天,回家后无论如何不想坐着。吃完晚饭,我习惯站着拉一两个小时的琴,能集中注意力,还能帮助消化。
朋友对于我一站四五个小时不累感到吃惊,但我觉得站着很容易。外科大夫上手术台,一站就是七八个小时;很多电影剪辑师习惯站着工作;餐馆里的厨师没有一个是坐着炒菜的,虽然我没进过后厨,但我相当肯定。其实,站着比坐着容易。长时间坐着对于后背、腰和尾椎都是巨大压力。会“坐”是一种异禀。
是坐着还是站着,演奏小型乐器的人有选择,而弹钢琴、古筝,拉大提琴的人别无选择,只能老老实实坐着。美国钢琴家罗森在《钢琴笔记》里,一开头就谈到“选个好凳子”多麻烦。已故的谢尔卡斯基在伦敦节日大厅演出前,五分钟之内就能决定他想要的钢琴,但挑选不同的琴凳要花二十分钟;加拿大钢琴家古尔德坐得很低,所以能够用不同的触键去驾驭各种华彩乐段,但是,坐得太低也妨碍了他弹出八度强音轰然而下的效果。

而对于专业的演奏者来说,学会正确坐姿是必须的。因为在音乐会上,除了指挥,所有人都得坐着演奏。这样指挥和观众才能清楚看到演奏者并听到每一音区的声音。只有一种情况例外,那就是小提琴独奏。去年我在国家大剧院听了一场郑京和的巴赫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全集,上下半场快两个小时,她一直站着演奏。今年郑京和就七十岁了。我猜,她或许也是从小就被训练站着演奏的小提琴家。
学会坐其实不简单。不过,你虽然很难知道怎样坐是对的,但很容易发现怎么坐是不对的。比如葛优瘫式坐姿,勾腰驼背式,还有岔开大腿的不雅坐姿。我朋友说,以前她从没察觉到自己的坐姿有什么问题,直到有一次被人录像,她看见录像里的自己“勾腰驼背,脖子上青筋暴起,两腿僵直”,简直不忍卒看,便突然领悟到某一次她老师说的话:“我每次闭上眼睛听你拉琴,就觉得非常好;一睁眼就觉得不那么好了”。
既然老师感受如此,那么观众感受也差不离。因为观众对音乐的理解有一部分是通过“注视”演奏者获得的体验。听音乐其实只有一部分是听,还有一部分其实是口耳心的综合体验。所以,哪怕你的表演无懈可击,但坐相难看,对听众来说也是一种折磨。
坐姿还很有可能影响你的心理状态和发挥。最近,美国有个叫“神经调节和研究”(NeuroRegulation)的医学组织做了一个挺有意思的实验,研究坐姿对人的数学计算能力的影响。他们招募了125名大学生,把他们分成两组,去完成一个普通的数学测验。第一组学生采用“瘫痪式”坐姿答题,也就是我们大多数人每天用的那种不良坐姿——勾腰驼背,没精打采,整个人摊在桌子上;还有一组学生被要求坐直,眼睛直视前方,后背微微拱起,这种坐法有点类似于中学时期,你的班主任站在讲台上冲着底下大喊一声,“都给我坐直了!”——你整个人不自觉地打直背部的那种坐法。
按这两种不同坐姿坐好之后,两组学生都被要求在15秒之内,以最快的速度从843往前每隔7个数字报数列,“843,836,829...”。有意思的是,研究者没有根据这些学生的报数速度和准确度给他们打分。而是让这125名学生根据自己在做这个数学题时感觉的难易程度给它打分。你如果觉得题目很难,就打分高一些,觉得题目不难,就打低一些。
实验结果是,坐姿不良的学生给这个数学挑战的难度是4.9,坐姿良好的学生的评分是4.0。对于那些明显有考试焦虑、数学能力较差、容易交白卷的人来说,研究差异更大:他们“瘫坐”时觉得难度有7.0,正襟危坐时觉得难度只有4.8。
如果这个实验足够科学的话,学会“如何坐”就不仅能让颈椎和坐骨得到放松,还能提高我们的认知能力。

说实话,每个人都知道趴着坐和葛优瘫不好,但还是改不了,是因为掌握正确坐姿需要一些窍门和训练。纽约市立大学的音乐教授罗杰·凯密恩做过一个讲座,专门教学生“什么是正确坐姿”。他说,一个最大的认知误区就是觉得“正确地坐就是挺胸坐直”,错。“挺胸”会让你越坐越累。凯密恩告诉我们一个窍门:想象着你有一条尾巴,而你坐下时,尽量不要坐到你的尾巴。
“想象着不要坐到你的尾巴”这个说法其实很生动。他的要求其实是坐在坐骨上,而不是舒服地后仰坐到尾骨上(有些人不知道坐骨在哪里,把双手放在屁股下面,然后坐下去,就能摸到你的坐骨);其次,往椅子的边缘坐一点,垂直的大腿部分离椅子两到三指宽;最后,背部微微后仰,让脊椎保持一点点弧度,试着让背部和腹部肌肉放松,胸腔打开,才是放松、不累又正确的坐姿。




正确的坐姿其实适用于任何场合,比起音乐家和乐手,我这种上班族可能更需要。可是尽管如此,我还是对于马的姿态抱着隐隐的向往。在动物世界里,只有马可以站着睡觉,那代表着它习惯于站立并且完全放松。如果不能“坐”得那么好,至少我还可以像马一样,自由自在地站着。
参考研究资料:https://www.neuroregulation.org/article/view/18396 (需要翻墙)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