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养斋·食科学 | 孩子成长阶段最应该注意的两件事,大部分家长却错过了
肥胖和身材矮小成为阻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这两点易导致儿童自卑、抑郁、内向等心理或行为障碍,严重者影响升学、就业和婚姻。
今日为大家找到导致肥胖和身材矮小的元凶,希望更多的孩子拥有健康、快乐的一生。
肥胖的元凶:糖
糖的历史
糖最早的记录出现于公元前8000年的新几内亚,后来把糖运输到了印度。
12世界时,糖到了欧洲。伊丽莎白女王特别喜欢吃糖。


20世纪初,糖依旧是稀有产品,
而过去50年内,全球糖消费量激增3倍,很多人对糖欲罢不能,无糖不欢。

糖是肥胖的元凶
一位澳大利亚导演拍摄了一部有关糖的纪录片《一部关于糖的电影》,纪录片中导演自己作为实验对象,60天内每天吃40匙的糖,这是正常人平均每天的糖摄入量。

他在试验中所吃的糖分来源都是类似麦片、低脂风味酸奶、吐司、果汁等看似健康的食品,并且远离了糖果和垃圾食品,同时保持和以前一样的运动量及卡路里的摄入量,所有这些努力都是为了找出:糖到底会给我们的身体和生活带来些什么影响?
两个月后一个惊人的变化产生了,导演的腰围增加了十厘米,体重增加了8.5kg!


甚至还出现了轻度的脂肪肝疾病。
影响体重的不是热量过剩,
而是因为糖。
现在的糖叛变了,
不是我们过去的糖了,
现在糖存在的形式多种多样,
吃的时候猝不及防。
无处不在的糖
“当今社会糖无所不在,如果从超市货架上搬走,所有含糖的物品,只会剩下20%是无糖的。”

当我们逛超市的时候,购买的所谓健康加工食品,你所摄入的糖量就已经绰绰有余了。你也许完全无法意识到当你因为吃一块饼干,喝一口果汁,吃一口冰淇淋,抹一点果酱你所摄入的糖就已经有好几十勺糖的量了。

来看导演的一顿早餐的含糖量:
味早餐谷物:含糖 7.5 勺
低脂酸奶:含糖 4 勺
苹果汁:含糖 9 勺
一顿早饭,就吃了 20 勺(约 80g)

而科学的建议却是男性一天最好不要食用超过九茶匙的糖,女性不要食用超过六匙
糖的危害
当糖进入身体后,会分成两部分:葡萄糖和果糖,它们都会到达肝脏。一旦到达肝脏,葡萄糖就失效了,它的全部能量或者立刻转化为了能量,或者为了将来的需要储存了起来。但是对于果糖那部分却不同,肝脏没有将果糖整理规则的系统,因为它在自然界太少了。所以就只有把它排到血液。尽管血液并不可能需要,当我们体内的能量已经足够,它就会转化为脂肪。
关于糖的学问,《黄帝内经》早就有糖的原始味道——甜味的记载。
《黄帝内经·素问·五藏生成篇》:“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
吃过甜,骨骼疼,掉头发。
《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
吃的过甜,胸闷气喘,心脏难受,肾也会出问题。糖真可谓是伤心又伤肾啊。
《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篇》:“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
脾胃不好,吃糖长肉,引起肥胖。
脾主肌肉,对抗糖世界,就得健脾。

不仅如此,糖使人产生上瘾,使情绪不稳定。看到甜食大脑会分泌多巴胺,催促人吃下去。当吃下去的糖分进入大脑,令人兴奋的化学物质会分泌。
研究表示,当一个人保持高糖加工食品的饮食习惯,你会发现他们的眼睛下隆起眼袋,皮肤上也存在问题。
据英国《运动医学》杂志中的一篇评述,一种结晶状的白色物质——精制糖,能给人们带来极致的愉悦感,通过动物研究发现,老鼠在实验中,更倾向于糖而不是可卡因。

制糖产业
多年制糖产业与食品公司一直坚持热量守恒的理论,当我们变胖时,往往会认为是因为自己贪吃,摄入了过多的卡路里,而与糖无关。
如此一来,你就更加无法意识到,促使你肥胖的真凶其实是糖了。
家长如何做?
1、不管什么时候去超市,立即去货架的左边或右边,不要拿摆在中间的高热量、没有营养的食物。
2、尽量带孩子在家吃饭,既可以保证食物的新鲜,也可以控制糖分的摄入。
3、不让孩子喝奶茶、可乐等饮料,一杯奶茶的含糖量不止40勺。

4、用新鲜水果替代鲜榨果汁,之前文章中说过,过量饮用鲜榨果汁致癌。

5、不要过分控制卡路里的摄入,而是严格控制糖的摄入。

吃糖有讲究
白糖不能和葵菜、笋一起吃,都会伤人。
吃白沙糖太多,还会造成气短胸闷,过犹不及。
相比之下,红糖就好多了,首先白糖是往上走的,而红糖是往下走的,所以许多女性喜欢用红糖治疗痛经。

白糖泻肝,暴怒之后不能喝;
红糖缓肝,生气可以来一口;
白糖让人口渴,红糖还能止渴;
红糖滋润心肺的功能比白糖要强;
白糖美白皮肤,红糖能让面色红润,皮肤滋润;
白糖吃多了利尿,红糖吃多了通便;
白糖吃多了伤脾胃,红糖则能养脾胃,
吃红糖比吃白糖好。
日本、台湾有一种黑糖,就是把红糖炒过了火,增加温热的效果。

如果是胃病、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尽量少吃加工过的糖,适当吃水果和蔬菜中的糖。看清楚,是适当,而不是疯狂!
身高与营养密切相关
身材矮小的孩子易自卑、抑郁,严重者成年后不具备正常劳动能力,成为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在我们的认识中,常常认为身高在很大程度上受遗传因素影响。但是,在1930年至1980年期间,许多国家的国民平均身高都有明显的增长,其中经济水平最高的国家国民身高增长幅度最大,而经济水平最低的国家国民身高基本没有变化。

其实身高的变化趋势和差异并不能全部由遗传因素来解释,遗传因素以外的还有很重要的因素影响着身高,那就是饮食和疾病。
如果孩童时期没有得到足够的食物或者因为腹泻等疾病导致营养未能获得充分吸收,儿童得以成长至一个成人的最大高度的可能性将大大降低。
营养摄入
研究表明,营养是影响我们生长的最重要的环境因素。


牛肉有小黄芪之称,
能补中益气,
健脾去湿,
让孩子健康长个。

三乙老师用特殊方法炮制的酱牛肉,按君臣佐使配伍调料,让牛肉发挥最佳功效。

睡眠
研究表明:孩子在睡眠状态下,生长激素的分泌量比白天高很多。睡眠越深沉,分泌量越高。另外,孩子在睡眠过程中,脊椎和全身的关节都得到了放松,如同压缩了一天的弹簧被松开了,自然有利于孩子身高的增长。
在成长阶段,遵循“昼夜节律”,最好保证每天9~10个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间,只有休息好,才能健康成长。

每个孩子在精心照料下都可健康成长,
前提是家长懂得正确的食养知识,
才能为孩子的健康竖起保护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