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和六便士》中的生活
书中有意或者无意地对比了几种不同的生活:
1、思特里克兰德从前的生活:
这一家人感情似乎非常融洽。他们说一些外人无从理解的小笑话,笑得要命。如果纯粹从善于辞令这一角度衡量一个人的智慧,也许查理斯·思特里克兰德算不得聪明,但是在他自己的那个环境里,他的智慧还是绰绰有余的,这不仅是事业成功的敲门砖,而且是生活幸福的保障。思特里克兰德太太是一个招人喜爱的女人,她很爱她的丈夫。我想象着这一对夫妻的生活,不受任何灾殃祸变的干扰,诚实、体面,两个孩子更是规矩可爱,肯定会继承和发扬这一家人的地位和传统。在不知不觉间,他们俩的年纪越来越老,儿女却逐渐长大成人,到了一定的年龄,就会结婚成家——一个已经出息成美丽的姑娘,将来还会生育活泼健康的孩子;另一个则上仪表堂堂的男子汉,显然会成为一名军人。最后这一对夫妻告老引退,受到 子孙敬爱,过着富足、体面的晚年。他们幸福的一生并未虚度,直到年寿已经很高,才告别了人世。
2、犹太人阿伯拉罕从前的生活:
他是个金黄头发、身体粗壮的年轻人。性格腼腆,对人和气,但是很有才能。他是 靠着一笔奖学金入学的,在五年学习期间,任何一种资金只要他有机会申请就绝对没有旁人的份儿。他先当了住院内科医生,后来又当了住院外科医生。没有人不承认他的才华过人。最后他被选进领导机构中,他的前程已经胡子可靠的保证。按照世情推论,他在自己这门事业上肯定会飞黄腾达、名利双收的。
3、阿伯拉罕在亚历山大港的生活:
衣履寒酸、身体肥硕,头发已经完全秃了。他现在的职务相当低微,他给人的印象也很寒酸。
4、布吕诺船长在小岛上的生活:
开始一段日子工作非常艰苦。我们两个人拼死拼活地干活儿。每天天一亮我就起来,除草、种树、盖房子,晚上一倒在床上,我总是像死狗似地一觉睡到天亮。我的妻子同我一样亳不吝惜自己的力气。后来我们有了孩子,先是一个男孩儿,后来又生了个女儿。我和我的妻子教他们读书。他们知道的一点儿知识都是我俩教的。我们托人从国内运来一架钢琴。我妻子教他们弹琴、说英语,我教他们拉丁文和数学;我们一起读历史。两个孩子还学会了驾船,游泳的本领也一点儿不比土人差。岛上的事儿他们样样都很精通。
将来有一天,等我女儿结了婚,我儿子娶了妻子能够把我在岛上的一番事业接过去以后,我就和妻子回去,在我出生的那所老房子里度过我们的残年。
书中对这几种生活是如何评价的呢:
1、思特里克兰德从前的生活:
这一定是世间无数对夫妻的故事。这种生活模式给人以安详亲切之感。它使人想到一条平静的小河,蜿蜒流过绿茸茸的牧场,与郁郁的树荫交相掩映,直到最后泻入烟波浩渺的大海中。但是大海却总是那么平静,问题沉默无言、声色不动,你会突然感到一种莫名的不安。也许这只是我自己的一种怪想法(就是在那些日子这咱想法也常在我心头作祟),我总觉得大多数人这样度过一生好像欠缺一点什么。我承认这种生活的社会价值,我也看到了它的井然有序的幸福,但是我的血液里却有一种强烈的愿望,渴望一咱更狂放不羁的旅途。这种安详宁静的快乐好像有一种叫我惊惧不安的东西。我的心渴望一种更加惊险的生活。只要在我的生活中能有变迁——变迁和无法预见的刺激,我是准备踏上怪石默默确认山崖,奔向暗礁满布的海滩的。
2、阿伯拉罕的生活:
我很怀疑,阿伯拉罕是否真的糟蹋了自己。做自己最想做的事,生活在自己喜爱的环境里,淡泊宁静、与世无争,这难道是糟蹋自己吗?与此相反,做一个著名的外科医生,年薪一万镑,娶一位美丽的妻子,就是成功吗?我想,这一切都取决于一个人如何看待生活的意义,取决于他认为对社会应尽什么义务,对自己有什么要求。
3、布吕诺船长的生活:
世界上只有少数人能够最终达到自己的理想。我们的生活很单纯、很简朴。我们并不野心勃勃,如果说我们也有骄傲的话,那是因为在想到通过双手获得的劳动成果时的骄傲。我们对别人既不嫉妒,更不怀恨。有人认为劳动的幸福是句空话,对我说来可不是这样。我深深感到这句话的重要意义。我是个很幸福的人。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