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祁门遍问祁门香,所得到的几种答案。
那年在祁门的一个月里,以及后来公司制作祁门期的几个月里,我广喝祁门百家红茶,广问祁门香为何味。从各位传承人,到各公司,各类型的个体制茶者,我对什么是祁门香展开了广泛的问询。发现这是个在当地没有人说得清,也没人能达成共识的一个问题。
传承人上至泰斗,中至正是祁红制作中流砥柱的中年一辈,都众口一词,一副极其难以名状的样子,将祁门香形容为一种“似花似果似蜜”的香气。听上去是全能型的茶香了。这一形容不知从什么开始,成了本地人对祁门香描述中流传最为广泛的说法。说得让不知其味的人,听上去一头雾水,可又好奇感倍增。在祁门投个票的话,这个说法估计得票最高。
排第二的形容则是兰花香,多么普遍适用的形容。全国的茶,从红茶、绿茶、白茶、普洱茶到乌龙茶,哪个产地不把自己的最佳风味形容为兰花香。不管这个兰花香到底是具体香气像兰花,还是抽象表意地形容成兰花。总之,这个形容毫无识别度,都说兰花香,可这些茶的味道千差万别。
排第三的形容是花蜜甜香吧。持有这种形容的人,不少以为高火烘烤逼出的焦糖香,也就是那种烤红薯般的甜香,也就是把任何产地的红茶烤急火些都能出来的那股子先声夺人,却其实以高温将茶叶发酵产生的芳香物质挥发亏空了的香,当作了祁门香。这些人的认识是糊涂的,做的也都是糊涂茶。这种香甜,一两道水,茶就没味了。
另一种比较理性有所思考的说法是,祁门香是一种花果复合香,是综合复杂的香,是难以用什么具体的东西形容的。
甚至还有人认为,所谓的祁门香,是当年国营厂有条件搜罗到祁门各个角落大量的茶,从而有条件甄选拼配出来的,如今公司、个体制茶,都无法掌握有那么多那么全的资源,所以那个风味是出不来了。
而祁门之外,广为流传的所谓祁门香就是玫瑰香,在祁门本地是不大听得到的,似乎本地压根没人认同这点。
我试着把这个说法抛出去。除了泰斗闵宣文老先生表示,的确有日本茶叶专家研究后表示祁门香是玫瑰香之外,其他人几乎丝毫不接受这一说法——花香可以,除了兰花香,拒绝接受任何其他花香。
我接触到的祁门人都个个老实耿直,没有人会“好,你说玫瑰,那就玫瑰好了”那套。而是个个都“我就不觉得,没法认同啊”。
而我自己,最初也是听闻了玫瑰香,喝了百家茶,抓住了滋味共性之后,依旧无法认同玫瑰香的一员。所以,也无比理解他们。可我最终认同了玫瑰香,还颇有些周折故事可讲。
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