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爱上动漫·之三:不可自拔 无可救药
不久前参与了一个话题,我的日本TV动画十佳,我一点击发布,立马就后悔了,因为脑子里一个个剧名翻滚着,一个个都是我有理由写进列表的剧名。从那以后,每当遇到“十佳”的话题,我都选择仅仅做一个观众,“十”这个数字,要么太多,要么太少。
选择恐惧症,我无可救药的症状之一。
我身上有许多毛病,大大小小的问题,就不一一列举了,有些可能会疯狂拉低我的形象。就举一个不那么严重的症状做例子吧,我偶尔会尝试借一部AV,点击播放,本想细细观看,却总是匆匆拉完,两小时的作品只花了五分钟,关闭播放器后,叹气,犹豫一下,在硬盘里找一部R18Galgame,玩上几个小时……
当然,这只是很少的情况,我是个健康向上的人(ಡωಡ) 。我只是想说,我还是觉得,真人没纸片人可爱!
为什么我会变成这样?这些都是我在大学时染上的。
我刚上大学时没买电脑,所以经常去校门口小吃街的网吧上网,由于大学和之前截然不同的氛围,我很快成了一个“网瘾青年”,寝室——教学楼——网吧,成了我最常见的转移方向,而且经常包通宵,用室友的话来说,我不在博浪(网吧名),就是在去博浪的路上。
一开始去网吧是为了打游戏,打游戏累了,就打开PPTV看电影,那时对的动画的兴趣有些回温,有一次就点开了《Clannad》。
我的入宅作。
我看完了第一季和第二季,不知道哭了有多少次。在人头攒动的网吧里,我一个男大学生对着动画小人哭成泪人,这实在是太羞耻了,但我当时只顾着哭了根本没心思去羞耻。
好在大家都忙着打游戏,根本没人注意到我……
那之后,我的行为模式就渐渐向宅男靠齐,除了在买电脑前行动地点仍然是网吧这点。
《Clannad》是我流泪流得最多的动漫,从某个角度来说简直是人生阴影,以至于我没敢看三大催泪神作的另外两部。我的泪点比较低,所以看动漫看到哭的事情时有发生,《东京地震8.0》《狼的孩子雨和雪》《声之形》《紫罗兰永恒花园》都曾令我失声。
入宅之初所看的动画印象都很深刻,其中之一就是《我的女神》,你有过对动漫角色怦然心动的经历吗?
贝露丹蒂,我的初恋。
她是最美丽最理想最浪漫的恋人。提到“女神”,作为文科生的我最先想到的不是郭沫若,不是雅典娜,不是阿芙洛狄忒,而是一个原型取自北欧神话中知名度不高的时间女神的动漫角色。
那时“女神”一词还不像后来怎么泛滥,也许是偏执的缘故,看到现在一条条资讯中出现的“女神”,我觉得这个词开始掉价了。
贝露丹蒂的CV是“女神之音”井上喜久子,声优可以赋予动画角色灵魂,贝露丹迪无疑是有灵魂的。那么井上喜久子的声音不就是我初恋的声音吗?虽然井上只比我老妈小一岁……
口胡!人家才十七岁好不好(ಡωಡ)
细数我入宅初期看的一些作品,和井上喜久子有关的除了《Clannad》,还有《拜托了老师》《欢乐课程》。
《尸姬》系列,豆瓣评分普普通通的作品,但我看动漫时都不和理性在一个节拍上。
这是我无法绕开的。
我自己也无法确定喜欢《尸姬》的理由,有情感的不死族的设定?尸姬们的人物形象?满是苦逼的故事情节?Angela的歌?
说不清说不清!
大学时看了许多与丧尸相关的电影和动漫,《群尸玩过界》、罗梅罗的丧尸片、《散华礼弥》、《学园默示录》,这些都值得推荐,但在这些之前,我先看了《尸姬》。
类型片的入门作,你会不会倾向她呢?
总之,大学时我越来越宅,上课吃饭睡觉外主要就是看动画、打游戏、看电影,后来也开始看漫画、看轻小说。
回忆我越走越回不了头的阿宅之路,可以提出来说的动漫有很多,让我怀疑自己是萝莉控的《要听爸爸的话》,令我心服口服膜拜女装大佬的《少女爱上姐姐》,我心中的打戏巅峰《异邦人无皇刃谭》,选择恐惧症的源头《圣诞之吻》,让我首次三观碎一地的《日在学院》,让我被唯美风彻底俘虏的《秒速五厘米》,缭乱无比的《KILL la KILL》……最后说一下——
天下第一!《少女与战车》
对于我来说,这个系列就是天下第一!又萌又硬核,我第一次体会到何为“周指活”。
大学时我是狂热的坦克世界玩家,当时看了少战的第一话立马就迷上了,2015年的时候我爬出了坦克世界的坑,又滚进了战争雷霆的坑,在里面打滚至今。但少战一直是天下第一,时不时要找出来看一遍,就像一种仪式。
总之,少战天下第一!你可以提出异议,反正我根本不听。
直到今天,即使每天被工作拉扯得浑身每一个关节都要脱臼,我也还会自称为一个动漫宅。作为阿宅的时间,大学入宅时我没有想过会持续多久,今天我也不知道会持续多久。如果可以,请一直持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