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的眼中都有一团火——简述个人运动员情结
我知道你怎么想:想拥有希望。
在印尼雅加达举办的第18届亚运会不久前落下了帷幕,中国代表团最终获得了100余枚金牌,以金牌榜及奖牌榜的首位的成绩完美收官。自从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后,我国似乎已经跻身世界体育强国的行列中:国际综合赛事名列前茅,洲际综合赛事更是长期雄踞第一。
老百姓已经习惯了中国队在优势项目上“无惊喜”夺冠以及弱势项目中不时的“惊喜”成绩,但这一切从来不是偶然,等待和耕耘同样辛苦。无论是梦之队的未雨绸缪,足篮排、田径等核心项目的破釜沉舟,还是冷门项目的不断探索,运动员们用汗水浇灌脚下的土壤,才得以砌筑一块块基石,成就自己的同时也承载着无上的荣耀。
随着《偶像练习生》、《创造101》等选秀类节目的迅速崛起,不同风格的偶像团体在今年如井喷的速度被“生产”着,练习生群体心酸的生活常态被广泛讨论。在我看来,运动员与练习生们在某些地方十分相似,同样的孤注一掷,同样的未知与不确定性,“就像在坐不知什么时候才会停下来的电梯”,天赋、勤奋与运气的比例因人而异,汗水与泪水是成长的调味料。但运动员们更值得被关注,他们中的大多数在最初都不是以追梦者的姿态加入的,不拥有富足的家庭环境,甚至有些人是为了克服幼时恐高、怕水等等的缺陷才被强制的推入这个世界。在训练中,他们承受着异于同龄人的痛苦与疲惫,有人很幸运爱上自己的项目,有人碌碌终日只为生存,坚持是那样的无路可退。
尽管成长的道路充满心酸,但体育事业的先锋一定是能够带给公众正面影响的人,最终能够突出重围,取得卓越的赛绩的同时,又能被大家记住的选手,一定拥有着对于项目的热爱,“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执着的付出在他们身上验证着回报,这正是当代正能量的缩影。他们不仅拥有一颗渴望冠军的心,更需要具有一份推广体育事业、引领社会正向风气的积极态度。姚明、刘翔、孙杨、李娜在中国是完成了惊人体育突破的运动员,他们是天才吗?我觉得是的,运动时的良好感觉与提升空间必定是与生俱来的,那意味着他们付出了与别人少的汗水吗?不是的。他们一定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时间来钻研与练习,甚至遭遇了异于常人的过去,才能最终取得如此成绩。爱迪生说“成功是99%的汗水加上1%的天赋”,1%的天赋比99%的汗水扮演着更重要的角色,但勤奋一定留下了姓名,这毋庸置疑。那个坐在父母身边听闻视频结果的第一位nba选秀状元,为休斯敦火箭队立下赫赫战功的是姚明,那个初来乍到曾被美国人质疑、在异国他乡孤独落寞、赛场表现陷入瓶颈的少年也是他;那个第一位取得110米栏奥运会冠军、打破世界纪录,身披国旗跳上第一名领奖台的黄种人是刘翔,幼时在田径队被人排挤,牙刷被丢进马桶的男孩也是他;那个第一位获得奥运会冠军,纵横泳坛,将从短至长自由泳距离金牌收入囊中的中国男运动员是孙杨,曾经差点被逐出国家队,日复一日高负荷训练以至额前头发被泳池里消毒水漂白的人也是他;那个第一位获得大满贯,收获国际运动员一致赞许的亚洲运动员是李娜,被小时候的教练骂是猪,忍受父亲过早离世的痛苦的女生也是她。无论是成名前的砥砺与坎坷或是成名后的变化与波折都不断丰富着看似单调的运动员们的生活,让他们拥有更大的胸怀,为自己而战,为团队而战,为国家而战。
像我一样不具备大心脏的体育迷们喜欢看胜负明了、中国队具有绝对优势的比赛,如乒乓球、跳水等等。冠军是铁打的,冠军获得者却走马般难以猜测,今天还活跃在公众视野的选手,一两年后可能就不见了踪影,也有些运动员一旦错失了一次站上最高领奖台的机会,可能从此就渐行渐远,难以重塑巅峰。
2004年王皓在雅典奥运会男单乒乓球决赛中输给韩国选手柳承敏,刘指导和王皓本人难掩失落,在2008年北京和2012年伦敦我们又在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决赛场上见到了王皓的身影,但结局却是有些悲壮的相似——12年,3块银牌。多么遗憾,又多么幸运,在强者如林的国乒队他始终拥有着实现梦想的机会与实力却没能最终实现所盼。
2012年伦敦奥运会,10米跳台跳水运动员邱波以0.1分之差输给了美国选手布迪亚,收获亚军。我难以忘记那是一个北京的深夜,公布最终排名后收获金牌的布迪亚被紧紧围住庆祝这历史性的胜利,收获铜牌的英国选手戴利被队友抛入泳池,为难得的国家突破欢呼,只有邱波将毛巾捂在脸上,失望的靠在墙上,躲避摄像机此时的捕捉。赛后平静的他扬言四年后再战,在2012-2016的四年里他拿遍了国际各大赛事的冠军,当年的对手布迪亚和戴利已经实力下滑,慢慢在男子跳台的国际格局中退居次席,关注他的朋友都认为这次里约稳了,结果在里约奥运会决赛中他过度紧张发挥失常,被挤出奖牌争夺行列,更年轻的队友后来居上取得了冠军。千万不甘与无奈只能被打碎吞进肚子里化为来日努力的动力,我不知道2022年在东京还是否能够看到29岁的邱波奋战在跳台上,但我始终期待着。
在这样的项目中,国家队的每位队员都具有夺取冠军的实力或潜力,但作为一支团队,他们中的每个人最需要做的是守好自己的位置,不逞一时之能,舍小我而为大我,这样的做法是多么的令人敬佩,而能够将这些有个性、有想法的运动员们的心凝聚起来的教练员们又是多么的了不起。多少优秀的乒乓球运动员实力不俗却没有展现的机会,但他们仍然心怀感激去对待每一场出场的比赛。
在十余年前费德勒在网坛叱咤风云,不可一世的时候,其他选手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冲进决赛,然后输给一个叫罗杰·费德勒的人。”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时代是那么困难,又是那么具有吸引力的一件事。每一个项目都有不同时代的引领者,同样一定也有这样一批运动员成就了他们——那是他们伟大的对手,竞技体育也因此变得有趣。“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观念该改一改了,每一位努力过的人都值得被尊敬,正如我们像尊敬林丹一般尊敬李宗伟。
有的时候想到那些赫赫战绩曾经轰动一时,现在却杳无音讯的运动员们,心里会不自觉想要关心:他们还好吗?那个曾经一战成名、瞩目世界的泳池天才少女正经历些什么呢,是不是一边努力挣扎着寻求改变与突破,一边掩盖着失落的情绪默默的考虑着退役?曾经代表了亚洲速度的中国飞鱼又过得好吗,他还热爱自己的事业吗,他会从争议中走出来证明自己吗,又或许他早已身不由己想要从此抽身了吧。他们每个人都是宝藏,希望国家能够好好爱护他们,他们比某些靠脸硬撑却还热度不断的“小鲜肉”“小花”们更需要公众的关心,请你们给他们能够向阳而生的希望吧。
正因为略知他们的胜利背后饱含的不易,颁奖仪式升国旗、奏国歌时我总是忍不住热泪盈眶。前几天看《幸福三重奏》里汤媛媛在和福原爱聊天的时候说“一个运动员无论能否取得成绩,能取得多大的成绩,受的苦都是一样的”。没能取得出色的成绩便选择退役的运动员比比皆是,但他们没有理由承受恶意的指责,能够实现梦想的人不只需要努力,还需要天赋与一点点运气。网上广泛流传的胖球队的段子也只是段子而已,他们紧绷的那根弦从不会松下来,每一块金牌无论谁拿,背后都有一段令人鼻酸的故事。
最后,希望每一位真诚努力过的运动员都能突破自己的极限,取得满意的成绩。
2018/09/06
豆